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良好的工作意识(3)

时间:2022-05-1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峰 点击:
好习惯伴你健康一生(全文在线阅读)   >   良好的工作意识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在其父司马谈死后的第三年被任命为太史令。司马迁立志要写一部史书,通过网罗天下的旧闻轶事,考察事情的起始终末,“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如饥似渴地读国家珍藏的书籍。同时整理各种历史资料,目的只有一个,完成这部著作。有一天,上大夫壶遂来拜访司马迁。他看到司马迁埋头看书,孜孜不倦的样子,有点不明白,就问:“子长!听说你想写部史书,很好啊!可那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你没日没夜苦读,不觉得太辛苦了吗?”司马迁说:“先父在世的时候说过,周公死后五百年,出了个孔子,写了《春秋》。孔子死后到现在又有五百年了,应该有人能写出像《春秋》那样的书。先父去世了,这件事我应该承担,我要当仁不让,也不敢谦让啊!”壶遂理解了司马迁的写作意图,了解他的心思后,高兴地点头说:“子长,我明白了。你是要把这盛世的美德发扬光大,真是在做件大好事。我祝你早日成功。”不久,司马迁开始写作了。他反复研究和比较历代的史料,认真整理了自己亲手调查来的资料。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部史料详实全面、叙述生动感人的《史记》诞生了。它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至汉武帝几千年的历史全部记录下来,气魄宏大,比起《春秋》有过之而无不及,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由于勤奋,司马迁写出了《史记》,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同样也是因勤而写成的。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并不是很好,他和他的兄弟们一起上学的时候,对于学过的功课,兄弟们很快都能背会,纷纷跑出去玩,而司马光往往还不能背诵。但是,他一点也不着急,对同伴的游戏打闹也不羡慕。到了晚上,他一个人钻到帐子里,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直到完全学会了才休息。就这样,他背诵文章的习惯一直坚持到晚年。每当他骑马走路或是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他都会重复这一习惯,默默地背诵。

    两部历史著作,都出自勤劳者之手。历史是勤劳者的历史,由勤劳者来执笔。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以至将来,勤奋都会带来收获,因此,每个人都要养成“勤”的良好习惯。

    (3)勤是传家宝

    千金唾手得,一勤最难求。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农,临死的时候,把他的三个儿子召集到床前,对他们说:“我老了,我很快就要离开你们了。我不知道你们能否在我去世之后比现在过得更好?我担心将来你们会受苦。因此,在我们家的那块地里,我埋下了一坛金子,这是我一辈子积攒得来的,我死后,你们就把它挖出来分了吧。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便一齐在老人所说的土地里挖金子,然而,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翻遍了每一寸土地,却始终没有找到那坛金子,儿子们失望了。这个时候,恰逢播种的季节,带着失落的心情,儿子们在那块地上播了种。

    几个月过去了,收获的季节来临了。由于儿子们深翻了土地,地里的庄稼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儿子们此时才恍然明白了老人的用意。

    勤奋是一笔价值远远超过金子的财富,金子虽然珍贵,但金子是不会失而复得的。纵然你有黄金万两,但坐吃山空,你总会有穷困的一天。惟有勤劳才是永不枯竭的财源。勤能使人走向成功,聪明的人,勤而努力就能成就大事业;而比较愚笨的人,如果能以勤为本,笨鸟先飞,同样是获得成功的赢家。记得《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就要给你打开一扇窗。你应该记住,勤奋实际上只是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缺陷的良药。

    (4)勤能补拙

    古希腊有位演讲家,他的口才很好,每次演讲都能吸引众多的听众。但他年轻的时候却有口吃的毛病,经常受到大家的嘲笑。为了改正这一缺点,他坚持天天练习说话。有时候他就跑到山顶上,嘴里含着小石子,训练自己的口型,摸索发音的规律。正是勤奋不懈的努力使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同时说出了一口流畅的语言,从而实现了做演讲家的梦想。

    自身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勤奋的精神。自身之拙,可能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障碍。但伟人、名人就是在克服障碍后得到桂冠的。即使是太行、王屋二山那么大的障碍也会被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用勤奋一点点地挖掉。勤奋面前,再艰巨的任务都可以完成,再高大的山也都会被“移走”;凡事只有踏实勤劳,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5)成事在勤,谋事忌惰

    每个人要勤,就要忌“懒”,忌“惰”。懒惰是人的本性之一,稍不留神就会流露出来。所以青年人要时刻提醒自己:“成事在勤,谋事忌惰”。因为人生短暂,懒惰就如自杀。

    勤奋的人瞧不起懒惰的人,心灵的恬静是勤奋的人始终追求的,而懒惰的人却是始终沉湎于肢体的舒适之中。怕吃苦怕受累是懒惰者的症状,一无所得,受人嘲笑是懒惰者的下场。

    清朝有位姓王的青年,是个大户人家的子弟,在家排行第七。他从小就爱慕道术,听人说崂山上有很多得道的仙人,就背上书籍前去学道。

    王生登上一座道士庙,在清幽静寂的庙宇中,一位老道正在蒲团上打坐。只见这位老道满头白发垂挂到衣领处,精神矍铄,气度不凡。王生连忙上前磕头行礼,并且和他交谈起来。交谈中,王生觉得老道讲的道理深奥奇妙,便一定要拜他为师。道士说:“只怕你娇生惯养,性情懒惰,不能吃苦。”王生连忙说:“我能吃苦。”老道的弟子很多,傍晚时他们都来到老道这里,王生一个个作揖见过,便留在了庙中。第二天,王生拿着老道交给自己的斧头在师父的吩咐下随众人上山砍柴。过了一个多月,王生的手和脚都磨出了很厚的茧子,他忍受不了这种艰苦的生活,暗暗产生了回家的念头。

    终于,又过了一个月后,王生吃不消了,可是老道却不向他传授任何道术。他等不下去了,便去向老道告辞:“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投拜你,我这一片苦心不指望学到什么长生不老的仙术,但您不能传些一般的技术给我吗?现在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每天不过是早出晚归在山里砍柴,我在家里,从来没吃过这样的苦。”老道听了大笑说:“我开始就说你不能吃苦,现在果然如此,明天早上就送你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