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父老乡亲(4)

时间:2023-05-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巨才 点击:


    屈指算来,曹老已是91岁高龄。最近见到延安来的同志,问到曹老,都说那老汉哪,畅快着呢,欢实着呢,成天挺着腰板,乐乐呵呵,忙着到干部学院讲课,到中小学做报告,为失学儿童救助,给受灾地区募捐,都一大把年纪了,真不知哪来那么大劲头!

    我与曹老算得上是脾胃相投的忘年交,知他身心健朗,乐观如昔,自是十分高兴。他曾说过,这人啊,就是活一口气,一股劲,一种念想和追求。他参加革命70多年,全部的喜怒忧乐,浮沉进退,全都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当今时势,景和清明,事业方殷,曹老目睹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给社会带来的进步,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其欢欣慰藉之情自能想来。他的健康长寿,也正自在情理之中。

    二妮

    中午11点半,正准备开饭,接到延安来的电话:

    打开电视!央视三套。

    咋啦?

    快打吧,打开就知道了。

    噢,是二妮,王二妮。

    宽敞的演播大厅,“王二妮民歌演唱音乐会”看似进入高潮,观众席欢呼迭起,气氛兴奋热烈。

    舞台上的二妮,漂亮多了。一对坦荡的大眼睛,经过化妆,睫毛显得长了,顾盼之际平添几分妩媚。那条粗壮的大辫子从右肩绾过,随随便便搭在胸前,散披的刘海漫不经意垂到额头。加上一身绿底红花式样时尚的短袖裤褂,使这丫头一下子变得更俊俏,更大方,更显成熟了。

    自然,那微微上翘略显调皮的鼻头,那轻轻咧开憨态可掬的嘴巴,那脸上总不消失的天真笑意不会改变。朴实的乡音、清晰的口齿以及与主持人机敏得体的应答也一如从前,而纯朴自然的演唱则明显比以往老练得多也自信得多。《赶牲灵》《走西口》《绣荷包》《东方红》《翻身道情》……十几个曲子唱下来,没一处闪失,每一曲都引爆全场轰动。歌是老的,清亮甜润的嗓音和娴熟自如的发挥,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握和充沛丰饶的情感投入,凸显的则完全是她的风格。她和京剧名家孟广禄合演的《白毛女》选段,肥厚的棉袄棉裤,地道的村姑模样,却活灵活现地把喜儿漫天风雪中“等待爹爹快回来”的着急、“见到爹爹心欢喜”的亲昵、扎上红头绳的欢欣娇羞表现得细腻入微,惟妙惟肖。在观众如痴如醉的喝彩声中,我看见王昆老师——这位70年前最早饰演喜儿的著名艺术家,始终专注地审度着舞台上的一招一式,目光满含由衷的赞许和亲切的爱意。

    这女子亮格哇哇一副好嗓子,天生唱歌的料!在陕北,常能听到老乡们这样夸奖二妮。我自然是赞同的。但有时一想,又觉得并不尽然,似乎还少点什么。

    最早见到二妮,是十多年以前,我刚到北京的时候。一次,几位老乡在亮马河附近的五洲火锅城小聚,酒酣耳热,有人提议应由哪位吼几声信天游,给大家助兴。推来推去,没人应承,有的勉强来几句,不是忘词,就是跑调,终不成欢。一旁的饭店老板李天北于是走过来说,要听陕北民歌,有两位安塞来的歌手,蛮专业的,要不给咱请来?众人立即叫好。

    二十分钟后,歌手如约而至。一位是小伙子,姓李,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伴奏,也能唱。另一位便是二妮,半袖的蓝花粉衫,衣服质地不高,但很合身。这女孩看去也就十来岁,性格活泼,举止得体,她向大家问过好,寒暄了几句乡情,便随着电子琴的伴奏亮开歌喉。一曲如泣如诉的《兰花花》,一曲如怨如慕的《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立刻把大家镇住了,周围的嘈杂戛然而止。人们纷纷离开饭桌围拢过来,偌大的餐厅变成了临时演播厅,四面八方回响的尽是二妮甜美的歌声。

    真不知道如何形容那歌声。“响遏行云”太滥,“余音绕梁”过俗,“凤鸣高冈”嫌虚,搜索枯肠,唯“天籁”二字差可近之。陕北是民歌的海洋,一年四季,满山遍洼,随时随地能听到“不断头”的信天游,而像这样清脆悠扬、荡气回肠、有巨大穿透力震撼力的演唱,还真不多见。听她的歌,嘹亮处,你会想到塞北大漠平沙莽莽的开阔,高原晴空白云悠悠的辽远;婉转处,你会想到山间溪流跌入涧底的清响,雨中燕子穿飞柳荫的欢快;深沉处,你会想到嘉岭山头千年宝塔的雄浑,清凉寺里万古钟罄的苍凉;轻盈处,你会想到微风摇动树梢的羞怯,月光铺洒大地的温柔。那声音的确是快活的,灵动的,有生命、有色彩、有滋味的。有荞麦花盛开的灿烂,有红高粱熟透的热烈,有土窑洞里天长日久的宁馨,有母亲衣襟上梦中犹在的乳香。有鸡叫狗咬的生动,烟熏火燎的踏实,要死要活的浪漫。有自然的精魂,生活的原色,人性的本真,命运的斑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