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保密到“家”

时间:2022-11-1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何中华 巩勇 点击:

  周裕常,1932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二七二厂中央实验室副主任、主任、科技处处长等职务。主持二七二厂科研工作时,对许多重大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与改进,特别是经过长达十六年的不懈研究和试验,他提出了一项新的重大理论见解,由此创新了一项新工艺,并成功应用于核工业生产,成为二七二科技创新的典范之作。1987年退休,多次被评为厂“优秀党员”,荣获核工业部“先进科技工作者”。

保密到“家”

  赵秀云,1929年11月出生,辽宁铁岭人,***党员,工程师,二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工厂科技创新。198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85年退休,现居住于二七二社区。你在哪里

  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周裕常,女主人公叫赵秀云,1958年,这两个年轻人都被调到了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

  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巧的是,这两个年轻人又被分配在同一个实验小组。周裕常这个出生于北京的帅小伙,给清秀脱俗的东北姑娘赵秀云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一个周六下午,赵秀云买了两张电影票,临下班时,她悄悄地将一张电影票塞到周裕常手中。周裕常开始有点惊讶,但很快便醒悟了过来,他又羞怯,又激动。

  一来二往,日久生情,两个年轻人彼此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60年11月29日,同事们为他们在研究所里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大家聚在一起,嗑点瓜子,吃点糖果,所领导来讲个话,两人的被褥搬到一起,赵秀云便成了周裕常的妻子。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赵秀云刚好比周裕常大三周岁。

  1960年12月,周裕常蜜月还没度完,便奉命调到千里之外的湖南衡阳,参加二七二厂建设。二七二厂,是***中央批准选址的核工业第一批“五厂三矿”之一,是生产铀原料的“龙头企业”。那时,凡是与核工业有关的工作都是国家机密,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组织上要求严守机密,绝不能透露此行的目的地。

  临出发前,周裕常装作若無其事地对妻子说,自己马上要出一趟差,得去一段时间,还得带上行李。新娘赵秀云感到有些意外,但是纵有万般不舍,也只能听从组织上的安排。

  再说周裕常辗转来到衡阳,在这里,聚集了一支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6000余人的核工业大军,这支队伍中有专家、工人、军人、民工。初来乍到,大家只能住在过去劳改农场留下的松树盖的破房子里。

  稍稍安顿下来之后,周裕常就给妻子写信,倾吐衷肠。按照纪律,不准谈工作,不准说地点,只留了如部队番号一样的神秘信箱号码。

  当时,二七二厂建设工地上的生活用水,要靠拉水车从很远的地方运来。两人分别三个月后,一天早晨,周裕常照例拎着水桶去取水点接水。在一丛灌木前,他猛然看见了一位女同志,哇,好熟悉的身影,他一下子就愣住了,莫不是自己眼睛看花了?她……她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新婚妻子赵秀云呀!

  此时此刻,赵秀云也认出了丈夫周裕常,“哐当”一声,她手中的水壶掉在地上,喊了一声“裕常”,泪水顿时夺眶而出,两人不约而同地向对方扑过去……

  前不久,赵秀云在一封回信中告诉周裕常,组织上决定让她出差,不过去哪里、干什么,还一无所知。当时,周裕常没有太在意,以为不过是正常的出差而已,没想到妻子也和自己一样,“出差”到这里来了!

  这意外的邂逅,简直就跟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一样。两个人就像孩子一般,一会儿流着泪,一会儿又笑了。很快,组织上知道了情况,特批他们夫妻住在一起,互相照顾。面对父母

  那个时候的苦呀,是今天的人想象不出的:在一间四面透风的土房里,他们没有饭锅就用瓦盆煮饭,冬天自己动手做个泥火盆烤火取暖,没有粮食的时候就去挖野菜熬汤充饥。1960年,中苏交恶,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带走图纸,许多关键技术一时难以掌握。厂领导决定,由周裕常带队,到北京六所参加技术攻关实验。

  通过一年半的艰苦努力,周裕常他们完成了攻关实验。回厂前夕,周裕常抽空回了一趟家,看望父母。母亲见他又瘦又黑,心疼地说:“儿啊,你在京一年多,也不回家,你在做什么工作呢?”

  周裕常望着父母,话到嘴边,欲言又止,心想,自己从事的工作能说吗?

  父亲很聪明,见儿子不说话,便把话岔开了,对老伴说:“你问这些干啥呢?儿子干的工作很重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