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孙振耀—“改变”是永不变化的职场进化法则(4)

时间:2022-10-1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武敬敏 点击:


    孙振耀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做一个有完整经验的管理者,即在运营、管理、策略、投资四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但他清楚,要真正参与制定一项策略和某个投资,即使做到全球副总裁也没戏。

    与其空想,不如首先改变自身的环境。孙振耀选择了离开,他去了美国,给自己一段充分思考的时间。孙振耀开玩笑地说,从惠普离开的人平均要换2.5个工作才会稳定下来,因为“他们太急于找下一份工作”。

    “待岗”期间,各种机会找上门来,如何从职业经理人转向企业家,这个过程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孙振耀首先选择了做联发科的管理顾问,在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联发科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他也因此成为公司决策小组的成员。

    策略和投资是孙振耀的短板,借此他可以深入一家公司内部,学习和思考如何制定战略、投资计划,如何运营一家企业。同时,他希望在自己长期从事的IT业外选择一个从未涉及的行业,将二者进行比较,最终他选择了半导体业,成为扬智科技的董事长。

    身边有很多企业家朋友,孙振耀以前也常和他们聊天,但因为彼此角色不同,自己像是听故事一样一笑了之,现在因为身处类似的位置,也更能理解每句话背后的深义。

    他发现,做职业经理人需要精确和掌握,而做企业家需要勇气和深思。两种角色背后最根本的是思维的差异。“公司给100元钱,我就要把它发挥到极致。可是为什么投100元,而不是90元,那是资源分配的问题,是企业家思考的事情。”

    一位企业家和他说,为什么产品的规模很重要,因为你同样花一小时考察一个产品,其规模越大,这一小时的价值越高。这样的观念对企业家来说很自然的,而对拿固定工资的职业经理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有太多的思维惯性需要去改变。过去做判断的时候,需要很多的数据,但企业家很多时候没有任何的参考,主要靠直觉判断;遇到困难,以前首先想到如何解决,而企业家第一反应是找谁来解决。

    第二,做好的出题者。因为“管理的事情可以找人来做”,商业直觉对企业家来说更重要。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好点子,过去孙振耀的第一反应是:总部会不会批准?现在他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自己手中拥有哪些资源。

    作为一个执行者和一个决策者,他所需要调控的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在地上开车和在天上开飞机”的差别。面对更多纬度、更为纷繁的事务,如何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这也成为孙振耀的一大挑战。

    一直在跨国公司里做,孙振耀将管理看做自己的专业,他也早已驾轻就熟。忽然有一天,他发现成功的公司没有一家是靠管理赢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能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都有独特的商业模式。

    如今,孙振耀几乎不读管理类的书籍,兴趣转向了软件外包等行业内的书。因为“管理的事情可以找人来做”,商业直觉对企业家来说更重要。做了几十年的解题者,孙振耀正在学会做一个好的出题者。

    好在孙振耀不是一个安于完成老板交代任务的人。十几年前,孙振耀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数码相机不离身。每当看到有趣、新鲜、奇怪的事物,他就会用相机拍下来,作为一种记录,“这种思考的方式告诉自己,不要有任何框架的限制,每种机会都有可能”。

    这两年,外包行业的并购越来越多,规模化成为明显的趋势。作为首批并购国外同行业公司的海辉软件,同样时刻关注着并购的可能。用孙振耀的话说,天天都在看有没有合适的并购对象。

    但风险也随之而来,在一个个充满诱惑的机会背后,也常常隐藏着许多潜在的不利因素。与身经百战的创业家相比,孙振耀没有过多的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成功铺垫道路,但他希望以职业经理人从执行层面的视角,将风险降到最低。

    孙振耀因此提出“全面管理,系统决策”的理论。所谓系统决策,就是要将公司的使命、价值观、核心能力、商业模式、资源分配等一套体系全部过滤一遍,看这个对象与之是否匹配,剩下就是靠直觉与勇气来决定。

    一位企业家朋友说过一句话,“经营企业,百分之两百的付出都不够”,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万丈深渊。管理的技能可以通过训练逐渐提升,但商业的直觉更多靠天赋。“我有做企业家的想法,但并不太确定是否能做好,我愿意用另外的十年来实践。”孙振耀说。

    在外企中,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是两种不同的角色,由于角色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迥异。尽管职业经理人是一个“金牌演员”,但是充其量只是一个配角,能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四处漂泊”的身份。而自己当东家却能发挥另外一部分自身的潜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如果你正在外企闯荡,不妨像孙振耀一样,学习外企中的管理和用人精髓,将来为实现自身价值,为自己当东家储备更多知识和财富。

    完美的表演来自充分的准备

    孙振耀任惠普大中华区总裁期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高管在给孙振耀演示工作总结的PPT时,在一处不重要的位置使用了一个专业词汇的英文缩写,孙振耀看到后,突然询问该缩写的详细意思。由于资料是助手帮助完成的,而且不是什么关键问题,这位高管并没有留意。

    当被问到时,这位高管的脸红了。

    于是孙振耀温和地对他说:“哦,那你赶快去查一下,我等着你。”

    自那以后,任何人与孙振耀沟通或向他汇报时,都不敢再掉以轻心,事前都会精心地准备。这正是孙振耀以温和的态度传达给下属的一个做事态度,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这样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凤凰财经网》曾有这样一个报道:

    1991年,孙振耀被派往大陆,出任惠普中国计算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经过一年的摸索之后,孙振耀发现如果按“手头有多少钱,就给多大的发展速度,绝对不要想跟别人借钱”的惠普原则,惠普中国获得资源的速度肯定无法与市场成长的速度匹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