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长河飞沫(4)

时间:2023-07-1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潘旭澜 点击: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联系到以前的《行路难》、《咏三良》、《商山临路有孤松》、《读书》、《江雪》、《笼鹰词》、《哭连州凌员外司马》等作品,他多么悲愤愁思,多么孤苦压抑,就可想见大概。用世与放逐的矛盾,处处触景生情。有许多话要说,却又无处可说。勇于为别人尽心尽力,却无“有气力得位者推挽”于困厄。痛苦太多太深,而又未能排遣。在精神上、感情上,他都活得太累、太沉重,而物质条件又不好,自己也不注意养护。夫人早死,更是雪上加霜。于是,仅仅四十七岁,就走完了人生道路,虽然太快,却易理解。

    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说:“虽然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指文学词章),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不是“为将相于一时”所可比拟。当然,这是文学家、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从历史上来看,是有道理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还是愿意选取“为将相于一时”的。

    刘柳寿命长短,主要是性格决定的。

    刘禹锡活得比较潇洒自在,终于得以被召回“再游玄都观”,颐养天年;柳宗元在困厄中沉重煎熬,让生命迅速燃烧,“卒死于穷裔”,才会有罗池庙——柳侯祠,才会有那么多杜鹃啼血之作。

    刘禹锡的作品,以意境动人,以清新吸引人,艺术上达到当时的最高层次;柳宗元的作品,以人格力量感人,以思想闪光照人,除了他自己谁也写不出。

    孰得孰失?

    他们生前,未必会想它。只是按照各自的性格,走完人生的路。让得失交给时间评说。

    朱元璋难懂

    在《海瑞罢官》被祭刀之前,我就知道吴晗的名字,主要是由于读了他四十年代出版的《朱元璋传》。

    只记得,那个本子以生动、有激情、深入浅出的文字,为朱元璋画了一幅令人难忘的御像。到了山雨欲来的时候,看到了他重写的书,那《自序》一上来,就郑重其事地检讨了几个“严重错误”,我傻了眼。粗粗翻翻,觉得就像明朝那个聪明的画工为朱元璋画的,使他龙心大悦的标准像,兴味索然。加之,那时我日子已十分艰难,放屁都有人记账,没有那个闲心思细读了。

    近日偶得新印的旧本子,竟不由自主地重读了一遍。全书包括:小流氓——红军大帅——从吴国公到吴王——大皇帝的统治术——恐怖政治——家庭生活,共六章加一个年表。将投奔郭子兴之前的朱元璋,用小流氓来概括,不免有些偏激,但确实写出了这个一心想出人头地、泼辣阴狠的人,怎样抓住了时代提供的机遇。第二三章写传主怎样处心积虑抓军权,一步步往上窜,坐第三把交椅而实际上是主帅,将小明王韩林儿害死以取而代之,勾画出了一个野心家发迹的历程。最精彩的是第四五章。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依靠武力,用特务网、文字狱,实行大屠杀。到他晚年,“桀骜不驯的元勋宿将杀光了,主意多端的文臣杀绝了,不归顺的地方巨室杀得差不多了。连光会掉书袋搬弄文字的文人也大杀特杀,杀得无人敢说话,无人敢出一口大气”。通过奴化教育所造就的新士大夫,成了朱元璋的奴才、恶狗。他除了法典之外,在大诰里还有许多死罪和酷刑,反正他就在法律之上、法律之外,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于是,皇权就达到了顶点,与嬴政前后相映,成为专制统治的两个极端。虽然,“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天下臣民,莫之适从”,可是,他却一贯“圣神钦明”。

    对于传主的心理、性格,书中也有很多出色的描述。朱元璋小时穷苦失学,当过和尚,早年又被元朝称为红贼。当了皇帝,禁忌特多,这也不许说,那也不许写,动不动说人家影射攻击。他那没有根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自卑心理,经常表现为极度的自尊,谁不小心误入禁区,便是刀下冤鬼。“圣德作则”,则念成贼;“取法象魏”,取法读作去发;“天下有道”,成了有盗;“遥瞻帝扉”,成了帝非。诸如此类,杀了不知多少。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是,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读了,竟大怒说:“‘生’者僧也,骂我当过和尚。‘光’是剃发,说我是秃子。‘则’音近贼,骂我做过贼!”立即逮来杀掉。这种心理,真是阿Q望尘莫及。而拥有无限权力,便可用捕风捉影的罪名随意杀人。不涉及这些禁忌的,如有人诗中云:“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他认为影响军心,捉来丢进水里淹死。有老婆子与人谈话,称他为“老头子”,正好被他微服察访听见了,将那一带民家都抄没了。他大权独揽,高高在上,而生性多疑,处处觉得有人会谋害他,要暗算他,或者可能危及皇权。于是,老是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惧之中,什么是非、恩德、仁义、情谊都全然不顾的。真像他遗嘱所说的,在位期间,“忧危积心”。于是长年累月都在琢磨统治术,达到很高的水准。每一次大屠杀,都要讲一通杀得好的道理。他又时常手令面谕,要官吏为农民着想。一方面为自己制造爱民圣主形象,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老是民不聊生会危及朱家王朝。晚年还颁布《皇明祖训》,想以此让朱允炆顺利继承皇位,大明王朝永远巩固,永远照他设计的轨道运行。只是朱允炆登基不久,就被其叔燕王朱棣取而代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