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读浮生,悟浮生

时间:2022-11-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笑君 点击:

  早些年,总梦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去享受一下别样的生活情趣。

  其实,根本就不知道这“浮生”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表达着什么样的一种境界。只是人云亦云,胡乱地这么一说而已。

读浮生,悟浮生

  送太太去合肥长江一号的一个地方办事,是办女人的事。我呢,属“闲人免进”者,便是真正的闲人了。

  闲着,只能闲着嘴巴,却不能闲着眼睛,更不能闲着心。于是,便信步走进了“博学阁”。

  “博学阁”,是一家书店。所经营的书,跟新华书店是一样的,却便宜了许多。因此,“博学阁”是我常去光顾的“老店”了。

  一间屋子,也就三四十个平方米吧。四周,靠着墙的全是塞满了书的橱柜。中央一溜,几张桌子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很大的平台,也都摆满了书。

  每次去,都是沿着橱柜,一层一层地看,有合适的,就随手拿上一本、两本。没有看中的,就向下一橱走去。一圈转完,正好回到原点。反身过来,再看平台上的书。

  搜索、转悠了一遍,没有心仪的,拟出门了。就在抬腿欲迈出门的那一刹那,看到一本粉红色的封面,中间有“浮生”二字。感觉很好奇,便迅速地转回身,低头看去。下面还有两个字:六记。呵呵,原来是《浮生六记》。

  这本书,我听人说过,却没有读过。作者沈复,是大清朝乾隆年间的人,出生于江南苏州。且世代书香,家学渊源。其父,终生为官僚做幕宾,也算是富裕之家。沈复,步父后尘,也做幕宾,却经常失业。因此,写字卖画也是他的职业。

  看得出,工作不太顺利。经济拮据,生活不稳定。十八岁娶芸娘为妻,琴瑟和谐。却不知道为了什么,父子反目,几成陌路。偏偏,屋漏又逢连阴雨,三十多岁时,正值人生辉煌,妻子却离他而去。四十多岁了,还不能算是老年,又折了儿子,顿时,生活迷失了方向。即便,有朋友出手相助,终是度日如年。四十六岁那年,可能是心中淤积的东西太多了吧,写下了《浮生六记》。然后,便外出谋生。据说,闯荡过大江南北的很多地方,还去了琉球。直至,无人知晓其落脚在何方,失踪了。

  他留给世人的《浮生六记》,也只有前四记。后两记,因多次辗转、颠簸,早已淹没在时光的尘埃之中,无从觅得了。

  我在长江路边的人行漫道上,找到一处可以坐下来歇息的“休闲之地”。任这夏日的一丝清风,撩起我那还能撩得起来的几根毛发。也不管来往穿梭的行人,怎么看我这个无所事事的“呆子”。我打开了《浮生六记》,要探究一下,沈复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要“六记”呢?

  沈复是用文言文写的,原文自然不易读。好在有译文,译者是关熙潮,媒体人、畅销书作家。当然,我不关注译者是什么样的人,只读他译过来的鲜活文字。

  倒也没什么障碍,匆匆浏览,走马观花,一个多小时吧,囫囵吞枣地读完了“四记”。

  掩卷沉思。既佩服文字的简洁,更佩服语言的流畅,还要佩服词句的绝美。既感叹沈复的才华,更感叹沈复的际遇,尤其感叹沈复的人生。

  古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才华左右人生,取向关乎生命。

  沈复生长在“康乾盛世”,国家是稳定的,百姓的生活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动荡。可是,沈复为什么就成了那个时代的另类,有了那么多的反复与波折呢。捋一捋他的生活轨迹,好像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经历。要说性格,不过一般文人的品质。要论才华,应该在其父亲之上。要是看取向的话,似乎有点迷茫,走父亲的老路,虽有父亲的牵引,却没有父亲的运气。或许,还缺少了父亲凡事能隐忍、能吃亏的功夫,以及宽厚、负责任的生活态度。难道,这些也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妻子芸娘,也是文墨世家出身,懂诗书,善女红,会持家,更会做人,偏偏不受公婆的待见。没有财产家私,也缺乏艰难度日的本领,那都不是她的错呀。何况,是婆婆看重了,才娶进了门的。即便,沈复的工作不稳定,缺了家里的支援。但是,维持一家几张嘴的收入也还是有的。为什么,就生生的弄成了悲怆的境遇,凄惨的人生呢。说不清,道不明,只能令人扼腕叹息。

  古人又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似乎是有指向的,就是沈复家事、人事的最好注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