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送读

时间:2022-09-1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橄榄叶 点击:

  母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从未接触过文化教育,就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传统的家庭主妇。一生养育4个儿女,因为地方封建思想极其严重,两个姐姐也和母亲一样,也从未学过文化就在父母的包办下嫁人成家了,只有我和弟弟进学校读书。

  说下来也不怪父母,只怪时代弄人吧,我和弟弟出生的晚一些,才有机会上学的。

  记得我小时候身体不好,面黄肌瘦,跟比我小四岁的弟弟一般高矮,所以,父母总是很担心的。小学需要到离家步行半小时开外的地方去读,因体弱个小,别人半小时走到的我通常要走四十分钟左右。

  好不容易读完了小学5年,我考上初中了,记得当时我们二十几个同学一起毕业,只有4个考上初中,我就是其中之一。那年代不像现在一样的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乡300多小学毕业生,才录取60人进初中,想想考个初中比现在考重点高中还难。

  那时候家庭十分困难,读书的条件十分简陋,学校连一块床板都没有,无论寒冬还是暑夏,就在用木棒铺的床上睡觉,还得自己生火做饭,现在想起来,也不知道那几年是怎么过来的!

  在初中,我依然是班里个头最小的,身体素质依然不是很好,从家到学校需要走路3个小时左右,每星期回家一次,需要带足一个星期的口粮。上学路上沿途要穿过好多树林,所以我们经常结伴而行,父母才会放心。

  记得有一个周末回家,恰逢天降大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直到星期天傍晚还是门也出不了,一直呆在家里等待雨停,母亲告诉我:“雨太大了,等小一些再走吧!”尽管心急如焚,但雨一样在下,感觉就像故意捉弄我的一样。

  那时候没有手表,几点钟也不知道。

  星期一早上感觉还在深夜就朦朦胧胧听见母亲起来了。老早的就给我煮饭、收拾那星期的口粮,然后去把我从梦里摇醒,“快起来了,鸡已经叫第二遍了!再不起来去读书会迟到的!”估计那时候是凌晨四点左右。在上学念头的驱使下,我翻身起床,草草的麻了把脸,母亲已经为我摆好饭菜,在微弱的煤油灯光下,母亲只坐在一旁等着我吃。

  那碗筷的格局、那饭菜的味道,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我吃好饭,大约凌晨五点左右,外面还下着小雨,地面是有点点月光,俯身才可以看见走路,母亲背上我一个星期的盘缠,带着一把土伞,我空着手,披着一张课桌大小的塑料布就出门了。一路上都是小雨,也没有电筒,我们走的很慢,我好几次险些摔倒都被母亲拉住了,大约走了两小时才走到将近半程,天才开始蒙蒙亮,路上没有遇到一个人,只听见雨滴敲打树叶的声音,还有山洪的吼声,真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母亲依然不放心,继续送着我走,直到爬完最后一道坡,天也亮明了,可以看见学校所在的小镇了才停下。她说:“再走小截就看见学校了,你自己去了吧,到学校跟老师说说,昨天下大雨没来成,家里活路(农活)忙,我回去了,星期六下课早点回来(那时候星期六也上课半天)。”就这样,母亲把用布袋装好的、我一个星期的盘缠交给我,背着空背篼转身就走了。

  走了几十米远又回头叮嘱“路滑!小心别跌倒!到学校好好读书!”

  我那时候十几岁,懂得的东西太少,但也没顾得上迟到不迟到的,站在原地,看着母亲裹满泥浆的土布鞋、看着母亲背上的背篼慢慢离去,一直消失在树林里我才离开与母亲分手的地方。

  天亮了,雨也小了,母亲回去了,我带上母亲为我准备的盘缠往学校方向走去,感觉胆子壮多了,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三十多年过去了,母亲那一次送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每个细节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总会鼻酸泪落。

  母亲是一个极为传统的、没有文化的农家妇女,说真的,同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妇女,都和母亲一样,根本不知道读书能改变什么,所以,我的同龄人中,大部分读完小学甚至小学半途就回家务农了,村里只有母亲一如既往的支持着我读初中,直到师范毕业。

  岁月在不停的流逝,我已经中年,母亲年过八旬依然健在。看见母亲我就会油然想起那一次情真意重的送读。那一次送读,让我感受到了母亲更加伟大。

  想起那一次送读,我便全身都是力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