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做个不骂孩子的妈妈

时间:2010-02-2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席新 点击:

    每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都有一颗温柔、纯洁的心。
  呵护这颗心,勿使受伤,是上天赋予为人父母者的圣职。
  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是严肃的告诫、喋喋的训导;也不是成套的理论、成体系的教程。家庭教育的成效,就在我们不经意的、点点滴滴的话语和口气中;在看似随意却传递着丰富意涵和情感的表达中。
父母一定不能说的话
你的孩子可能在一个方面比不上别人的孩子,但是在另一方面却远远强于别人的孩子。而你,发现了孩子比别人强的这个方面了吗?比如,你的孩子虽然爱玩一点,但是天性善良,富有爱心,懂礼貌;也许脑子没那么灵活,但是很上进,很努力,很正直;也许不善于交际,但是很细心,很独立。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不对他的优点加以赞扬和鼓励呢?
别动不动就向孩子缴械投降
算了,算了,不过,就只有今天,下不为例。
  好了,别哭了,妈妈给你买去就是。
  好吧,好吧,这次爸爸带你去玩,以后不许再这样耍赖哦。
  必须拒绝孩子时绝不“心慈手软”
  童童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做母亲的,总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所以他有什么要求,也尽量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童童一直被妈妈这样宠着,也慢慢有了小脾气。有的事妈妈不答应,他就耍无赖,使小性子。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水果。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去买水果?母亲为难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现在外面没有卖水果的。咱们再睡一会,天一亮,妈妈就给你去买,啊。”童童仍然不依不饶,哇哇大哭起来。做母亲的最后也火了,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顿。她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溺爱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很多的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制造负担的。
  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甚至变本加厉。
  “下不为例”的话千万不要说。你给他破例一次,他还会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说不定又一句“下不为例”就过去了,而忘记孩子已经无理要求两回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让孩子尝到了一次甜头,学到了乖,后面就没有罢休的时候。人的欲望也是无限扩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还不够,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长能满足孩子到什么时候呢?一时的心软,带来的是无穷的“后患”。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难道你也替他摘下来?
  一些原则性的事情,不能答应,就是不能答应。比如孩子深更半夜要起来玩耍,要吃家里没有的东西,你必须让他明白,无论他怎么闹,这个无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应。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赖也没有用,那么下次他也不会再如此了。对于过分的要求,没有“下不为例”可言。
  曾经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样一番情景:
  一位老爷爷抱着两三岁的孙子,开心地说着话。说着说着,孩子用小手打了爷爷一巴掌,快活地笑了。大概是觉得这样好玩吧,他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啪啪声不断响起。爷爷的脸都被打红了。可是他竟半点阻止孩子的意思也没有。车厢里很多人都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孩子能这样宠吗?做爷爷的再疼爱孙子,也用不着如此牺牲自己的脸,让孩子对自己使用“暴力”吧?家长如果都这样做孩子的“奴隶”,让孩子随便打,让他怎么高兴就怎么着,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暴君”啊!
  不要做“好好家长”“好好家长”
  的确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兴。说一句“算了算了”“下不为例”,落得轻松。不必费很多口舌跟孩子讲道理,也不必费尽心思让他停止哭泣。“暂时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着他性子就行了。”不少父母总是这么想,可事到临头,还是犯同样的毛病。
  碰到一些会撒娇或者平时比较听话的孩子,父母更是经不得一磨。“妈妈,只有这一次,你就答应我吧。”“爸爸,下次我再也不要了,我保证!”一听到这样的话,父母的心立马就软下来了。“好好家长”容易做,但是孩子可不是这么教育的。
  父母的妥协与放任,也往往让孩子做事半途而废。比如孩子练钢琴练到一半,就央求妈妈让他玩一会。本来妈妈不许的,但是经不住孩子软磨硬泡,只好说:“好吧,好吧,去玩一会,下次不许这样。”可是有了一次,下次他又故伎重演。最后父母也懒得去管。孩子也许就从此干脆不练琴了。
  事事顺孩子的意,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会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甚至认为父母是在怕自己。于是,他想怎样便怎样,父母也半推半就,更让他有恃无恐。恶性循环下去,你就等着有一天他真正无视你的存在,不把你当一回事吧。趾高气扬惯了的他,处身社会的时候,如此自私和无理,又怎么去与人合作?
  小时候在家里有父母宠爱,长大了,旁人不再给予他这样的“关心”,孩子会变得消极、绝望和无助。也可能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任何一种结果,都不是父母所期望的吧。
语带嘲讽会寒了孩子的心
老是心不在焉,说不定哪天脑袋也会忘了带回家!
  真是猪脑袋,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记不清楚。
  哎呀,竟然主动念起书来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哟,得了满分,可真是让人吃惊啊。
  嘲讽是恶毒的武器
  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平时口才不怎么样的父母,一旦挖苦起孩子来,可真像是有非常好的天赋。
  “今天主动来帮忙啊,是吹的什么风啊!”
  “同一件事你到底要我重复多少次才能做得好?你是聋了吗?”
  “你可真聪明呀,十道算术题就有九道算错了!”
  听听这些话吧。本来只需说声“谢谢你的帮忙”、“我只说一次,你要听好”和“算错了没关系,重新来”就可以了,可是做母亲的偏偏要语带讥讽,把话说得酸溜溜的。
  这么做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话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人身攻击。用这样尖酸刻薄甚至冷酷无情的语言来伤害孩子,它不是一种“恶毒的武器”是什么?它传达出的信息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对他取得的成绩的蔑视,对他的人格的侮辱。它就像一把利剑深深扎进孩子幼小的心灵里。
  家长或许不知道这种由语言带来的伤害,比起皮肉上的痛楚,造成的后果要更为严重。因为无法一眼看到内在的伤痕,所以我们往往忽视语言带来的伤害,尤其是用嘲讽这样“恶毒的武器”带来的精神上的创伤。哪怕这种语言“攻击”停止了,伤害仍会在孩子内心继续存在,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孩子一生。
  你打算伤害孩子到什么程度?
  父母说出酸溜溜的话,也许本意并非是想挖苦孩子,但是一开口就忍不住把话说成讽刺意味的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父母往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觉得自己有资格说任何话,孩子只有听的份儿;无论说什么,都是为孩子好。这种自以为是,完全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尊和感情。
  孩子也是一个人,他也有自己的感情和尊严。被人揶揄,小孩子也会心情沮丧。作为父母,应该以温和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有的父母特别喜欢故意嘲笑孩子幼稚,以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比如,四、五年级的孩子把简单的算术题算错了,做母亲的就马上说:“你是个一年级的学生吧,这样的题都不会做。”这么说话的母亲应该想想,如果别人批评她做事像个小孩子一样幼稚,她是什么心情?由己及人呀,在同样性质的事情上,你做父母的都不能忍受,更何况孩子?你自己既已知道这样的羞辱伤人的心,为什么还要将它加之于孩子?
  一个小孩子,与大人和大孩子相比,本来就有个子小、力量弱、知识少等不可避免的劣势。他内心里有着想成为大人或者想跟大人一样威风的愿望。倘若大人经常嘲笑孩子幼稚,把他看成他恰恰不想成为的那类人,那么孩子内心的这种“不如大人”的意识会变得强烈,很可能使他真的无法摆脱幼稚。明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你说他像一年级的学生,那就是说他在退步,孩子的理解往往就是这么简单。如果孩子天性敏感,这样的话更是无形的刀,会深深刺伤他的心。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孩子的心理很可能处在幼稚阶段徘徊不前。
  孩子犯了他这个年龄不应犯的错,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给予引导和鼓励。比如说做错了简单的算术题,你可以对他说:“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自己找找是什么原因,下次不要再错。”你要对他的错报以平淡的态度,其实,这也的确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要是一开始就否定孩子,那么他哪里还会有继续努力的热情?父母教给孩子的,应该是一种为人或者处事的方法,让孩子能够举一反三。
  要是你想让孩子的潜力得到展现,想让孩子的才能得以尽情发挥,那么,如果孩子有错,就请你用坦率的态度帮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取得进步,就请你用坦率的赞美言辞鼓励他继续努力。把嘲讽一类的字眼统统扔掉吧!
不信任就是不尊重孩子
就你那破锣嗓子,还想当歌星?做梦吧!
  别逞能了,你哪会做这个。
  这么简单的都不会,看你将来怎么办!
  小孩子懂什么,一边玩去。
  你怎么知道孩子不行?
  “奇奇,你将来想去做什么呀?”爸爸问。
  “我要当中国最好的大学校长!”奇奇很认真地回答。
  一旁的妈妈冷笑一声插话了:“切!你那五门有三门不及格的成绩还想当校长?”
  奇奇想起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不禁低下了头。
  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世上的事,只要肯努力,就有做到的可能。重要的是,首先你要有这样的理想。
  你能想象的到上面的事例中,妈妈的话会怎样打击奇奇的自信心吗?孩子要当大学的校长,跟他现在的成绩有必然的联系吗?理想和现实,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倘若连个理想也没有,又何来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呢?本来应该受到鼓励的孩子,却遭到妈妈的一顿抢白,他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用静止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是很不科学的。作为父母,哪怕你了解孩子的性格、能力、天赋,也无法断定孩子将来一定能做什么,一定不能做什么。
  与其打击孩子的自信,不如给他一份希望。
  你就那么吝啬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吗?
  通常地,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嘲讽孩子的幼稚。经常对孩子说:“小孩子不懂事,瞎掺和什么?”
  二是嘲笑孩子相貌、能力等缺点。如对孩子说:“你个子小,就别做篮球明星的梦了。”
  三是打击孩子对未来所萌生的希望。如开头举到的例子。
  想想,父母对孩子连这种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还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呢?经常被父母如此“打击”的孩子,又怎么能够健康成长?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被父母否定未来,都会感到难过、沮丧,严重的,还可能从此消极下去。
  如果父母换一种完全相反的态度,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了。
  信任,是一种很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潜能,克服重重阻力,到达成功的顶点。获得信任的人,会觉得身后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精神上的莫大安慰。
  同时,信任也是一种尊重。如果你对孩子说“你当然可以的,妈妈相信你”,那么这就是对他的价值和能力的肯定。虽然他可能还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肯定明白自己是受到了“重视”。而这,往往可以激励孩子为他的目标付诸努力。一旦孩子有了“今后总会有成就”这种希望,他就会产生主动做事情的积极性。
  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充满自信,信任的力量正在于让孩子觉得“我能行”。你每天早上总是不忘提醒孩子带这带那,结果他反倒丢三落四。孩子本来有能力自理,你的唠叨却使他失去了自信。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一句话,好与坏,都会成为他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话。所以,即使开玩笑,也要避免说具有负面影响的话。
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
你真的很没用,你到底能做什么啊?
  天天都把衣服弄这么脏,看看你,跟个叫花子似的。
  你将来就配给人家刷盘子吧!
  你是猪吧?
  即便是父母,也无权侮辱孩子的人格
  “笨得跟猪一样!”
  “你简直一点用都没有!”
  家长气极的时候这样的话容易脱口而出。孩子是自己的,大人觉得有权骂,而且口不择言,有时故意说恶毒的话来解气。
  做父母做到这个份儿上,真得好好反省一下。
  孩子再怎么错,也不至于否定和侮辱他的人格。是的,也许孩子还没有人格意识,但是他会为这样的话感到屈辱,会觉得自己的心灵被刺伤了。这样的伤痕也许一留就是一辈子。
  孩子做了错事,就事论事已经能够教育他,为何要牵扯到人格尊严上去?难道你骂孩子“跟猪一样笨”,他以后就可以变聪明了?既然对孩子有害无益,又何必说些不中听的话来伤他的心?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孩子虽小,他也是人,有自尊心,希望获得肯定与赞扬,不喜欢被骂。难听的话他未必听不出来。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就表明他是个独立的个体,他的人格神圣不可侵犯。
  别让一句话毁掉了你的孩子
  别人侮辱他,取笑他,也许孩子不会当一回事,可是,连自己最依赖的父母都这么骂,他还能对自己有什么信心?
  有的孩子生性敏感,哪怕是父母说的玩笑话,也当成了真。父母说一句“你笨得跟猪一样”或“一点用也没有”,他可能就会在心里想:“我真是太笨了,这点事都做不好。”“唉,我怎么这么没用呢?”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父母的话会对孩子起到强烈的暗示作用。
  说“笨得跟猪一样”,就相当于告诉孩子“你已经笨到极点”,暗含有“无药可救”的意思。而“你一点用也没有”这样的话更是把孩子所有的能力都否定了。经常说类似的话,孩子会逐渐地对自己失去信心,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这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机遇的时候,他可能因为不自信,还没开始尝试,就主动退缩了。
  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强,老是被父母这样骂,他会因为人格的伤害而记恨父母。发展下去,可能出现性格缺陷。等他长大了,对自尊与人格的过分敏感,很容易让他发怒而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要是你真那么爱自己的孩子,就把这些带侮辱性的字眼从自己的话语里清除干净。
唠唠叨叨只会令人厌
去学习,听到没有!今天你已经玩了很久了,从上午开始玩到现在,总该花点心思在学习上吧。还坐在那里不动,我说的话你到底听到没有啊?你到底去不去?还不去是吧?……
  妈妈说的话你总是不听,现在吃到苦头了吧?以后看你还不听话!喂,我说的你到底听进去没有?你要是再不听,下次只会吃更大的苦头。到时候可别怪妈妈没提醒你……
  老调重弹不起作用
  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随时可听可看的东西,常常缺乏热情的关注,并逐渐把它忽略掉了。也就是说,对于不是惟一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重视和珍惜。
  那么你可以想想,如果在孩子的耳边老是重复同样一句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物以稀为贵,相信说话也是这个道理。
  常有母亲抱怨:“我家孩子老是不听人说,真让人操心。同样的事要说几遍才听得进去。”究竟是孩子不听话,“同样的事要说几遍”,还是“同样的事要说几遍”,孩子才不听话?既然那些话随时都能听到父母讲,今天没注意,明天还可以再听,当然也就心不在焉了。
  还有的母亲发牢骚说:“我那孩子,不管你说多少遍,他根本理都不理,跟没听见似的。”做母亲的不觉得自己很多时候是说过了头吗?天天跟个破录音机似的在孩子耳边唠叨同一个问题,他不烦才怪呢。任谁也受不了呀!
  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只怪孩子不听话,也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
  重要的话只说一次
  老调重弹到最后就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父母太唠叨,孩子不愿意听;因为孩子不听,父母就不停地说。而说得越多,孩子越讨厌。
  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孩子看起来好像是在认真地听,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他根本什么都没听进去;有时听进去了,但是很快就忘了;就算没有忘,也懒得按照吩咐去做。因为不重视嘛,就不当一回事。
  说起来,这事也的确够恼人的。但是,既然已经发现唠叨不奏效,就应该及时改变“策略”。把要唠叨的事郑重严肃地告诉孩子,也许会取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如果要嘱咐或提醒孩子做什么,与其这样唠唠叨叨,累己累人,不如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妈妈只说一遍。”首先在心理上让孩子有一种必须重视的意识,那么他就会集中注意力来听父母后面要说的话。
  比如,你要提醒孩子“吃饭前一定要先洗手”,只需要预先声明“听好了,妈妈不说第二遍”,孩子肯定不会心不在焉地听。
  要是你有一些很重要的事需要向孩子交代,那么最好是找个合适的时机,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心平气和,严肃认真地告诉孩子。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这件事非同寻常,是必须重视,必须做好的。
  还有,尽量避免自己在工作或者特别忙碌的时候交代孩子什么事情。你自己对吩咐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态度,孩子怎么可能重视它呢?
  小贴士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
  一项对60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这样的父母:
  ★不但是长辈,而且是朋友;
  ★能够容忍孩子的小毛病,少发脾气;
  ★多留一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平等与孩子交流;
  ★不擅自替孩子做决定,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
别把孩子比来比去
你看隔壁的小明,一直都那么听话,你怎么跟人家比啊。
  你怎么不学学你姐姐,整天就知道玩啊玩的。
  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复习功课,你就知道玩游戏!
  你就不能像……
  为什么非要把孩子比来比去
  明明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打开电视,因为待会有他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正在准备晚餐的妈妈见孩子回来就顾着看电视,有点生气,忍不住数落起来:“你就知道看电视!作业做了没有啊?你看弟弟多听话,一回来就做功课,做完了还帮我出去买东西。你跟他比比,还像个哥哥的样子吗?”“是啊,是啊,什么都是弟弟好,那当初你干吗要生我?”明明生气地喊起来。他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妈妈的孩子,弟弟老是受到表扬,而自己总是挨骂呢?难道自己就真的一无是处,真的这么多余吗?妈妈的话真的很伤他的心。
  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如果你是一位母亲,你能理解孩子遭到这种数落时的心情吗?
  家长们骂孩子的时候,最容易拿孩子同其他的孩子做比较。
  “你弟弟比你听话多了。”
  “人家怎么能考满分,不是一样在听课吗?”
  当孩子被这样骂的时候,他也知道父母说的是事实,无力反驳和辩解,所以往往会感到气馁,对自己丧失信心。尤其是在一个家庭中,当一个孩子被作为另一个孩子的标准时,时间一长,被比下去的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排除在这个家庭之外,认为自己是“多余的”,是“没用的”,甚至认为父母不爱自己了。他们很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心理:
  “唉,反正我不管做什么都比不上弟弟。”
  “看来,我在这个家里完全是多余的,妈妈根本不喜欢我。”
  孩子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自卑感会越来越重,会越来越没有斗志和热情。也许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因为这种自卑,长大后自暴自弃,一无所成。我们说,父母一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并不是危言耸听啊。
  孩子犯了错,父母批评可以,但是千万慎用言语,千万不要把一个孩子作为衡量另一个孩子的标准。家长自己也有过童年,难道你们小时候就喜欢听这种话吗?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如果他完全像另外一个孩子,他就不是他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
  不管你是父亲还是母亲,不要老是羡慕别的孩子怎么怎么听话,怎么怎么聪明。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性。而这块玉是放出光芒,还是失去光彩,就得看父母如何教育了。一句话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人与人是不一样,哪怕是亲兄弟姐妹,也会存在性格、能力、天赋等许多方面的差异。你的孩子可能在一个方面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却远远强于别人的孩子。而你,发现了孩子比别人强的这个方面了吗?比如,你的孩子虽然爱玩一点,但是天性善良,富有爱心,懂礼貌;也许脑子没那么灵活,但是很上进,很努力,很正直;也许不善于交际,但是很细心,很独立。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不对他的优点加以赞扬和鼓励呢?
  而且,大人眼中的好与坏,是比较主观和简单的。孩子的能力会以很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做父母的可否明白这之间的差别呢?对孩子没有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就下结论,这是非常愚蠢的。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不公正的。
  许多父母都喜欢光凭学习成绩来评价和比较孩子。成绩优异的,给以赞扬和奖励;成绩差点的,不是责骂,就是嘲笑。要知道,成绩往往只能代表智力,而不能证明孩子的品格、性情及其他潜在的能力。它只能当作评价孩子的一项指标而已。如果你的孩子成绩没别的孩子好,你可以对他说:“虽然你现在成绩没他好,但是你很努力,努力了就会取得好成绩。”你的侧重点在鼓励,而不是比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这样的话伤孩子自尊
 给我滚!就当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你以为你是谁,你可是我养大的!
  妈妈不要你这种不听话的孩子,现在马上给我滚出去!
  你简直一无是处!
  你很讨厌!
  爱你的孩子,首先给他尊严
  “养个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你可是我养大的,有本事别让你老子养着你呀!”
  ……
  父母动怒的时候,往往口无遮拦。因为是对自己的孩子,觉得有资格骂,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里想到,许多话是有严重后果的,绝对不能说出口。上面列出的,可是禁语中的禁语啊。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尊严!如果连自尊也随便被践踏,他还算一个独立的人么?孩子虽小,但一样有生存的权利、做人的尊严。忽略孩子的基本权利,这样的父母是不合格的。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我怎么不能说他?”没错,是你给了孩子生命,给了他生存的保障,但是生他是你自愿的,养他是你的责任。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也不是你的奴隶,你有什么权利剥夺孩子的尊严呢?
  静下心来想一下,如果你在父母的辱骂中成长,你会是什么心情?如果你曾经有过被践踏自尊的痛苦,那么不要再把这种痛苦加在你的孩子身上。
  自信、自立的基础是自尊。一个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自尊是残缺的,他的内心是自卑的,将来,他如何有信心面对生活和事业?一个从小失去尊严的孩子,长大后会堂堂正正做人,抬起头来走路吗?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将来像奴隶一样,那么就把自尊还给他!
  他是你的孩子,但是你无权伤害
  话说回来,孩子犯再大的错,也不必用恶毒和刻薄的言语去责备,好像要一句话置孩子于死地一样。况且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不过是做父母的自己心情不好,迁怒于孩子。
  “你不想想是谁给你饭吃!”
  “给我记着,你是老子养大的!”
  听听这话吧,简直就是一种“威胁”。孩子听到,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还没有关于“自尊”意识,可是这话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是个累赘,可又无力改变这个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孩子惶恐和无所适从。这样的情绪压抑得太久,必定会化为愤怒,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那时,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了
  有些孩子太小,也许就乖乖顺从了父母,但并不表示他认同了父母的话,而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害怕被父母抛弃。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很难健康成长。
  事实上,未成年的孩子被父母抚养,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却把它当作是一种负担,当作一种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借口。这种行为很可耻!想想,谁不是由自己的父母抚养成人的?
  “滚吧,滚吧,滚得越远越好!”
  这句话也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一不顺心,就让孩子“滚”。当自己的孩子是什么东西呀?如此简单一个字,你想想,有多少侮辱、蔑视和嘲讽的成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责骂不是太过分了吗?
  还有的孩子比较黏人一点,有时喜欢赖着父母。这个时候家长不耐烦了,就会一把推开孩子说:“你知不知道,你很讨厌!”你不愿意陪着孩子玩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话来伤害他的自尊心?这会令孩子因为父母厌恶自己而忧虑。他未必知道父母讨厌自己什么,也不懂分析父母只是不喜欢他黏人这个行为,而非讨厌他本人。如果父母不加以解释,就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小孩子往往依靠父母来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父母那里获得关于人和人生的认识,所以父母给予孩子信心和信赖,非常重要。可是父母们却经常说许多贬损和否定的话,而从来意识不到它的伤害和严重后果,这是多么让人担忧啊!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有出息,那就谨慎自己的言辞吧。贬损的话,一句也别说。时刻记住:孩子是你的,但是你无权伤害。
知识比分数重要
 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排第几名?
  怎么又只考了这么点儿分?
  除了分数就不能问点别的?
  做学生的,都知道流传甚久的一句话:“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学校里,老师看重的是分数;回到家里,父母问得最多的也是分数;亲朋好友来了,问的还是分数。成绩好的孩子,倒觉得没什么;成绩差一点的,简直就无处藏身。
  是啊,孩子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从来只问分数?
  “最近考试了没有?得了多少分?”
  “这次考试在班上第几名啊?”
  有的父母也许并不是在意分数,而是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孩子的关心。谁知倒弄巧成拙了。在孩子听来,它只是让人感到厌烦的一句话罢了。张口考试,闭口分数,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就不能例外一下,换点别的东西问?
  你大可以换个角度,问问他这次考试的题目难不难,有些什么题目。要是考语文,可以和孩子讨论讨论作文;要是考英语,可以让他讲讲试卷上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打听一下他最近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班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学习有没有碰到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甚至可以跟他讨论学习中的某个问题,既帮助他思考,又能从侧面了解他的学习情况。
  如果你实在想知道孩子的成绩,可以直接对孩子说:“让妈妈看看你的试卷,可以吗?”你的温和平静的语气,会消除孩子的顾虑。只是,不管你看到孩子的成绩如何,都不要毫不客气地责骂他。你陪着他,帮他找出错误,分析原因,这才是一位好家长应该做的。
  仅仅问分数和名次,就好像是例行公事,这样的语气和态度只会让孩子觉得你除了看重表面的分数以外,对分数背后的学习过程和艰苦努力漠不关心。
  根据教育专家的理论,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两个方面的教育很重要:一个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一个是教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做到这两点,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
  分数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惟一标准
  考试是检验孩子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它是一项比较单一的检测。这基本上是对孩子学到的书本知识的抽查。
  分数永远只是个形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它不能证明孩子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能证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所有才能如何。它不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惟一标准。
  分数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个孩子的能力。有很多孩子平时学习特别好,各方面能力也不错,但是一考试就考砸了。还有一些孩子,平时小测验没问题,但是到了升学考试这样的关键时刻,就发挥失常。这就是一个心理素质问题,考试怯场,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另外,随着大家对分数的越来越重视,许多学生学会了弄虚作假,并且“发明”了无数种手段在考试时作弊。这样的招数有时连老师都瞒过去了,更别说家长。对于这样有水分的分数和名次,父母们又作何感想呢?你还打算两只眼睛只盯着分数吗?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并没有很高的文凭,但是他们一样有所成就。不是说文化知识不重要,而是说,我们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除了分数,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品德修养,他的性情习惯,都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东西。
  仅仅凭一个分数就来判断孩子是否聪明,那只能说你是个目光短浅的家长。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地把分数抛在一边。父母要学会通过分数判断孩子学习的情况。如果他考得特别不好,你要和他一起分析原因,而不是一见分数太低就加以责骂。如果他考得好,也应拿出试卷,就某些问题和他讨论,以巩固他所学的东西。
让孩子把话说完
住口!
  不用解释了!
  不要再说了!
  为什么不让孩子把话说完
  这里先来看一段资料:
  “父母让我们住口,而他们却整天喋喋不休。”
  “父母太小瞧我们了,一点也不给我们讲话的机会。”
  “为什么让我们闭嘴?我们心里有许多话要说给父母听呀!”
  不久前,一所社会咨询机构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住口”是孩子们最不愿意听到的父母说的话之一。
  是啊,为什么父母自己老是唠叨不停,而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把孩子的嘴巴封起来,然后自己说个不停,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父母决定了一件事,孩子持有反对意见,刚说了一两句,父母就听不顺耳了,喝令他“住口”。父母老是觉得孩子不懂事,轮不到他们说话。其实,孩子从他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哪怕孩子气一点,也的确可以启发父母,弥补父母的决定或认识的不足。
  有时是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而孩子据理力争地申辩。这时做父母的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一声断喝:“不用解释了!”你能想象的到孩子这个时候有多委屈吗?哪怕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已经造成。法庭审问犯罪嫌疑人还给其申诉的机会呢,怎么做父母的就不能容忍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辩解?
  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往往是出于这样几种心理:
  第一,孩子的话说到自己的痛处,让自己觉得没面子。所谓童言无忌,孩子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没什么忌讳。父母不妨抱着轻松的心态听听孩子怎么说,或许自己也能受到启发。
  第二,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这样的父母属于顽固型,不听解释,不听辩解,老认为孩子是在找借口。长期如此,孩子就会慢慢习惯了沉默,哪怕是面对冤屈,也缄默不语。一个不会据理力争的孩子,很难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第三,觉得小孩子不懂事,没有耐心听孩子说。其实,孩子的思维比大人简单得多,往往能从复杂的事情中看到本质的东西。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
  孩子也有话语权,他想说话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机会表达。
  你会发现,老是被“住口”二字打断话头的孩子,慢慢就变得沉默了,他也就懒得跟父母说话交流了。这是因为父母的“禁令”让他觉得自己的意见根本不受重视,说了也是白说。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便会逐渐降低。这对于他的成长和人生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老是听到“你不用解释”的孩子,会渐渐习惯了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会背着很多的冤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重负很可能让他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所以,你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也就是在避免上面提到的种种不良后果。其实,听孩子把话说完,又能浪费你多少时间?而你又多了一个了解孩子的机会。你可以根据孩子说的话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他理解有偏差的地方,你可以纠正;他看法片面的时候,你予以补充。这样,孩子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当然,除了在他想说话的时候,让他尽情地说,还要在他沉默的时候鼓励他说。因为有的孩子根本没有为自己辩解的意识或者胆量。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不满或者委屈,会让他变得善于思考,也会使他的自主意识和表达能力得以增强。
恐吓威胁孩子是愚蠢的做法
要是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再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
  还敢撒谎,我撕烂你的嘴巴!
  走不走?不走我走了!
  孩子更需要安全感
  记得曾经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位母亲在路边哄孩子。小孩子不听劝,拼命地哭。母亲说好话,给他东西,都不管用。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并做出要走的样子。孩子哭得更凶了。母亲二话不说,扭头就走。孩子见妈妈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这样的场面看着是很令人心疼的。这位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这样对孩子不可吗?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心理学上管它叫“基础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里,都经常有“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这样的担忧。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还对孩子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他的潜在不安会加剧,易于受到大人无法想象的打击。这种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会让孩子做出极端的举动,比如自杀。到这个时候,父母后悔就太迟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而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作为父母,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是一种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让孩子变得听话,而且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的环境,包括身边的和心灵的。
  如果不想毁掉孩子,就不要恐吓他
  每个人都会有恐惧的心理。这种恐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本能反应,即对于危险的恐惧。另一种就是神经性的忧虑,即一个人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无端的害怕,可能说不出理由,也可能说出了,在常人看来不足以引起恐惧。小孩子最容易产生这种神经性的恐惧。所以,家长不仅不能恐吓孩子,以免加深孩子的恐惧,还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使他不致于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孩子不听话时,如果你对他说:“你不听妈妈的话,就让妖怪来捉你!”这的确比费心地向他解释为什么要听话、怎么才算听话容易得多,可是,它产生的后果却是许多家长始料未及的。
  千万不要用医生、警察、老师及其他让孩子害怕的人去恐吓他。一个怕医生的孩子,生病的时候是不会跟医生合作的;一个怕警察的孩子,即使他迷路了,他也不会去问警察;一个怕老师的孩子,怎么可能安心听老师的课?
  所以,易于造成孩子精神不安的话,千万说不得。
  孩子的心里有不安的土壤,重则会萌发出许多的恐惧,并可能最终演绎为不幸;轻则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性格压抑。而这,就相当于毁掉了一个好好的孩子。
父母应该经常说的话
你是否在心里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比较过,遗憾于孩子的短处,而对他们的长处却视而不见?你是否在嘴上说着“你能行”的时候,心里却还是很不情愿让孩子尝试去做他想做的事?你是否在孩子尝试做一件事的时候,一边说“你能做好”,一边忍不住地伸手帮忙?如果是,那么只能说,这种赏识是你讨好孩子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真心实意地要让孩子学到什么东西。
别哭,告诉妈妈是什么原因
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好说给我听听。
  先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哭泣时,最好的安慰就是听他倾诉。
  做父母的,最怕的就是孩子哭。孩子一哭,赶紧安慰:“别哭了,乖。”如果他根本不听,哭得更厉害,家长立即就不耐烦地呵斥:“哭什么!不许哭!”很少有家长肯耐心地听孩子倾诉。
  一个朋友讲起自己的小时候时,总是会提到一件事。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他和哥哥在房间里去玩。本来玩得好好的,但是因为抢着看一本漫画书,两个人打起来。他被哥哥推到地上,漫画书也给抢走了,忍不住大哭起来。母亲进来把他带到客厅,拉到自己身边,温和地问他:“怎么回事呀?说给妈妈听听。”于是他边哭边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母亲耐心地听他讲完,然后替他擦干眼泪说:“兄弟俩应该互相谦让,漫画书让哥哥看完你再看吧。他有不对,妈妈再找他谈。”
  “你不知道,当时我还以为母亲要大骂我们一顿呢。因为我看到父亲在一边已经要发火了。之后很多年我都记得这件事,觉得母亲很宽容、很理解我们,允许我们诉说委屈。现在我也这样教育我的孩子。”说起当年的事,朋友仍然感慨不已。
  孩子哭闹,多半是受了委屈或者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作为家长,只说一句“不许哭”、“哭也没用”来强行禁止孩子哭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是没有效果的。他既已心里不满,你却还要不问缘由地斥责,不是让他更难过更委屈吗?
  无论如何,你必须得先弄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听他慢慢诉说。并不需要很多附加的安慰,做父母的只要用一双耳朵去听就够了。
  心理学上,有一种“净化”原理,很值得借鉴到家庭教育中来。当一个人受到委屈或者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无法发泄时,心中的怨气和不满会越积越多,一旦爆发,不定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但是,如果给他机会倾吐不快,他便能委屈尽释,也不再坚持满足原来的要求。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分析和判断,而仅仅是做一个听众,帮助孩子敞开心灵,发出怨气。
  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直至从令他难过的事情中走出来。他在讲述事情经过的过程中,也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对错。太小的孩子也许对自身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但是能让他说出心里话,就是替他解了心结,哪怕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也不会一直记在心里。
  孩子哭是很经常的事,如果你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就请在这个时候对他说一句:“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
  孩子哭泣只是撒娇时另当别论
  与一见孩子哭就呵斥的父母相反,还有一些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心疼得不得了,赶紧把孩子抱在怀里,百般哄劝、安慰,甚至为了止住孩子哭泣而满足他的一些无理要求。似乎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只有如此才可以补偿。当然了,疼爱孩子是值得肯定的,但也不能不分情况、不讲原则地宠爱。孩子一哭就去哄,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性。
  有时,孩子哭,也并不一定就是受到委屈或者某种伤害,而不过是为引起父母注意,撒撒娇,装可怜,以此获取父母的爱抚、疼爱罢了。也许孩子起先并没有这种意识,只是偶尔发现只要一哭,父母必定会来哄,于是在以后他就学会了使用这种“伎俩”。
  遇到这种情况,办法还是那一个,不要禁止孩子哭泣,也不要马上去哄,而是很平静地让孩子把哭的原因告诉你。哪怕孩子什么也不说,他也可能因为家长的这种郑重而停止哭泣。至少,他“骗”不到同情,自己也会觉得没意思,哭一会就不会再哭了。
  说起来,不管孩子是因为什么哭,家长都要有“倾听孩子心声”的意识。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这个问题自己解决
这个问题你可以自己解决。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各种类型的人,见识简单或者复杂的事情,他自己也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一些麻烦。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把孩子的事都揽过来,应该学会留空间给孩子。
  张先生当爸爸许多年了。别人提到他上初中的儿子总是赞不绝口。但是他自认为,孩子的成长,自己其实并没有费太多的心,因为很多的事情都是孩子自己处理了。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他就很少主动替孩子做什么。孩子摔倒了,他只是不慌不忙地说:“自己爬起来。”孩子玩玩具拼图,怎么也拼不好,他在一边稍加指点,然后告诉孩子:“爸爸可不帮你,你能拼好的。”在他认为儿子能够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从不主动帮忙。有一天,孩子放学回家对他说:“爸爸,我们老师说要组织一次野炊活动,可是经费得自己想办法,不能向家里要。可是我到哪里去挣钱呢?”做父亲的说:“自己的问题可要自己解决。爸爸只能提个建议,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挣钱。”后来,儿子就和几个同学约好,替报社卖报纸,辛苦了一个周末,也挣了不少钱。孩子也慢慢被调教出来了,遇事不再找父母,而是先自己想办法,实在解决不了,才要求父母帮忙。事实也证明,孩子在能力所及的范围,是可以自己去解决很多问题的。
  张先生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借鉴。父母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适时放手,培养的是孩子独立自立的能力。家长应该对自己孩子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知道他可以做什么。当你意识到孩子完全能够应付他遇到的问题时,就让他自己去解决问题好了。父母可以充当顾问,但是最好“袖手旁观”。
  孩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判断、决定、行动,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锻炼。父母也能够从孩子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看出孩子各方面的素质,也好在今后实施相应的教育。对孩子说“这个问题自己解决”,也是在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处理,不能依赖他人。而且你做了什么事,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让孩子明白这些,对于他将来的独立非常重要。
  孩子可以解决的事父母不要插手父母们总是以为爱孩子,就等于事事要替孩子去做,不让他操半点心。不仅将孩子生活打理妥帖,而且孩子一遇到什么问题,就主动替孩子做了。孩子未必就乐意让父母这样一手操办。因为往往父母还没有了解真相和实情,就自以为是地替孩子做了决定,结果将事情弄得更糟糕。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有时遇到的问题是不需要大人的干预。比如和朋友闹了点矛盾,比如老师给他布置了课外实践的任务。这些问题他自己能够解决,父母就不要都替他做了。
  有些父母缺乏耐性。比如孩子在家里做一件老师要求做的模型,一些细致的活他做起来显得很笨拙,或者整个地就慢吞吞的。这时家长就看不过眼了,赶紧替孩子帮忙。孩子都不急,你急什么呢?他做他的模型,你做你的事,为什么要操这么多无用的心?孩子实在碰到困难,他会来找你的。再说了,孩子就是孩子,他做事慢一点,笨拙一点,都是很很正常的,不要对他高要求。
  还有的母亲总觉得孩子太小。所以,有时过于心疼,宁愿自己为孩子都做了。孩子:“妈妈,我衣服上的扣子掉了。”妈妈:“这可是你自己的事呀,自己缝上去。”孩子:“我不会呀……”妈妈:“妈妈先教你,然后你自己缝,好吗?”这样的妈妈才是聪明的妈妈。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也给了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
  家长在一边指导,教给孩子的只是方法和技巧,具体的实践,必须让他自己去做。这样孩子才能学到真本事。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
我们吃进嘴里的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感激那些让我们有米吃的人。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才对,你看,正是他们每天辛苦劳动,我们才能住上美丽的房子呀。
  父母和孩子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看到这个题目,也许做父母的会有不同的想法。是啊,我们都是靠自己的双手,靠劳动来获取报酬,为什么要对别人心存感激?我自己挣钱养活我自己,难道还要对别人说谢谢?听起来,的确有道理。但是,事实真的那么简单吗?谁能说自己活在世上,不需要他人呢?我们时刻都不能脱离了他人而生存。哪怕你整天一个人待着,你住的房子,你吃的米,你穿的衣服,你用的家具等等,哪一样不是由别人提供给你的?是的,你为使用这些东西而支付了报酬,但是,请想一想,假如它们不被制造出来,你即便有钱也买不来呀。
  每个人的生活都渗透了他人的劳动,这一点无庸置疑。而我们,正是要对这样的劳动表示出我们的感激与敬佩。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我们的心底才会产生爱,才会对于我们享受到的一切予以尊重和珍惜,才能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才会明白,之所以有好的生活,正是拜许多人所赐。没有爱的世界是可怕的。
  无视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可耻的。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心存感激,才会心中有爱,心中有爱,才会真诚地去关心别人。而社会的和平、美好恰恰需要每个人都付出一点自己的爱心。父母必须把这样的思想传达给孩子。美好的品德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当然了,父母要求孩子如此,他们自己首先得有这样的认识。
  如果你的孩子嘲笑那些灰头土脸的建筑工人,请你一定要对他说:“孩子,我们应该感激他们才对。”品格的教育一样很重要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兴趣等方面,家长很重视,也花了不少心思。品格的教育却成了一个缺口。这种无形的东西最重要,却往往被忽略了。父母关心最多的,是孩子考试得了多少分,有些什么特长,能做什么事情,至于他是否正直,是否善良,是否自私,是否虚伪,是否有一颗爱心,都无所谓。大人总觉得这是一个很虚的东西,不实在,孩子将来在社会上也用不到。
  一个人的人品与才能,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才能,而忽视他的品格培养,将来孩子由着性子,乱用才能,那一定会闯出祸来。拥有爱心,是良好品格的一个方面。爱是很神奇的一种情感,它能够衍生出许多美好的事物和现象,能够让一个人感染另一个人。当一个社会遍布着爱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无边的幸福与快乐。
  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应该不失时机地将良好的品格传递给孩子。这往往也取决于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什么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所以,如果你想教育出一个德才兼备的孩子,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老师说过,歌德的书跟砖头一样厚!
你的心情我也理解
爸爸也是这样,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有很多的不安和焦虑。
  很不服气?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现在不是气的时候。
  妈妈明白老师说的话,但是更了解你的心情。
  理解孩子,是沟通的第一步
  生活中有很多蛮不讲理的霸道父母,不了解孩子,也不愿意去了解孩子。更可悲的一种是明明不了解孩子,却自以为了解。一个父母与孩子不做沟通的家庭,往往是危机四伏的。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了,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父母,不再把什么事都讲给爸爸妈妈听。在他们眼里,父母就只是大人,而没有意识到父母也是从孩提时代过来的,也有过他们这样的青春年华,也跟他们一样有过不安、焦躁和烦恼。他们把父母放在大人的世界里,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世界里,所以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情绪波动也大。也许一点点的小事,都能让他大喜或者大悲。也许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跟你发牢骚:
  “真气愤,那家伙有什么资格那样说我?”
  “可恶!他比我差呢,居然数落我!”
  “我肯定不会输给他的,走着瞧吧!”
  也许他针对的是老师,或者朋友,甚至是一个陌生的人,也许只是芝麻大点的事。但是他的确牢骚满腹,愤愤不平。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别急于劝解,最好是先对他的不满表示出理解和共鸣,然后不动声色,让孩子把事情经过细细说给你听,弄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比如,你可以说:“是这样啊?你觉得很不服气,对吧?妈妈非常理解你那种不甘的心情。”
  也许孩子并不能立刻接受你的态度,但是至少在心理上,会获得暂时的安慰。这是你进入到他的心灵世界的第一步,需要耐心和平静。孩子认同了你对他的共鸣,那么后面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有一位母亲很善于和孩子沟通。在她读初二的女儿为一段感情而难过时,她对女儿说了这么一番话:“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妈妈跟你一样,也有过青春期,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还比你烦恼得多,甚至因为不安和焦虑,都快要崩溃了。但是最后还是挺过来了呀。只要一步一步向前,没有什么障碍是跨越不了的。现在想起那时候,尽管有很多苦恼,但是那的确是一个令人留恋值得回忆的时代。可能现在的你比妈妈当初更累,但是没关系呀,你可以把这当作成长的一种体验。”
  也许做女儿的并不会因为母亲这么说就把自己所有的心里话都说出来,然而在她心里,母亲跟她之间那种大人和孩子的差距已经消除了。这,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理解和沟通,都是需要时间的。父母对孩子要多些耐心。
  总之,经常表现出对孩子的理解,父母与子女间的信任和尊重的和谐关系也就能慢慢建立起来了。
  理解孩子,应是一种事实而不仅仅是愿望
  当然了,理解孩子,不能只是一种心愿或口头上的表达。你必须切实地做到这一点。这很关键!
  对孩子的愿望上的理解和事实上的理解,是绝然不同的。一个孩子逐渐懂事,他的心理也会复杂起来。作为父母,你是否了解孩子的性格、喜好、品德、才能、天赋?是否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是否明白你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你都不清楚,那么就不要对孩子说:“我理解你……”否则,你表示出的错误的理解会让孩子反感和不屑。
  对孩子事实上的了解,实际是对他的心情的一种感同身受,想象你处在他的位置,想象你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是什么样。你能做到这一点,那才说明你进入到了孩子的世界。
自己管好自己的事
自己管好自己的事。
  管好自己的事,不要指望别人。
  没有自律,就不会有成功“自己管好自己的事”,这样的话父母基本是不会对孩子说的。因为他们往往把许多事都替孩子“管”了。或者担心孩子太小了做不了,或者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总之,能做的,都替孩子做好了,不用他操心。
  从享受的角度来讲,孩子有这样的父母,可真是幸福呀。换个角度看,父母这又是在害孩子。提醒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是为了让孩子逐渐培养自律的习惯,学会打理自己,约束自己,克服懒散、没有时间观念等毛病,规范自己的生活。比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说“待会儿”。你要他做件什么事,比如让他收拾桌子或者帮个忙,他可能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就敷衍说:“待会儿。”而你相信他,便说:“那待会儿要记得啦……”可是,结果如何呢?过了好久,父母看到他丝毫没有要自己动手的意思,就干脆替孩子收拾桌子,或者想办法把需要帮忙的事一个人做了。
  孩子这样敷衍惯了,就会逐渐养成懒散的毛病,没有一点时间观念。正确的方法是,“待会儿要记得”这样的话不要说,“马上去!”这样强制命令的话也不要说,你让他明确说出“待会儿”到底是多久,到了那个时间,一定要开始做那件事不可。并告诉他,说到的事就要做到。
  一个孩子从小养成自律的习惯,不仅能让生活规范化、条理化,而且能克服许多不良的爱好,比如无节制地玩游戏。当他懂得约束和克制自己的时候,他就能够把握玩的分寸,既让自己获得乐趣,又不沉迷其中。
  自律不仅是个人获得成长的前提,也是超越自己的先决条件。孩子小时候就养成自律的习惯,长大了,为人处世也有了自己的原则。他会懂得如何为了一个目标而尽心努力,如何在众多的诱惑面前把持自己,如何取舍选择……
  帮助孩子培养自律性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性,父母首先就应该做出榜样。学会约束自己——不要太宠孩子。家长的过分宠爱,是造成孩子缺乏自律性的主要原因。想想看,如果小时候在家里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样就怎样,父母不对他加以约束,那么他上了学,也可能还是不知道如何管束自己了。很可能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作业不好好写;无节制地玩游戏。
  总之,父母的纵容,会让孩子变得任性、蛮横、固执、懒惰、刁钻,反正是令人讨厌。哪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变成这个样子呢?父母在让孩子负责自己的事情这一前提下,帮助孩子制订他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长期的和短期的都要有,这是让孩子学会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第一步。
  在生活中,对于孩子能够管好的事,家长提一些建议,教一些方法,具体操作就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慢慢他也就懂得如何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而且,一旦他感受到自律的好处,会自然而然地就把这当作一种习惯。
  记得了,随时提醒你的孩子“自己管好自己的事”。当老爸不容易,当个好老爸更不容易啊!
我应该向你学习
你做得很好,妈妈应该向你学习!爸爸要向你学习呀!
  放下做父母的架子要做父母的向孩子学习,也许很多家长都觉得难以接受。他们会问:小孩子懂多少东西?还要我们向他学习吗?这就是一个观念问题了。父母永远居高临下,以高高在上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当然不会发现孩子有什么地方值得大人来学习了。
  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倡导父母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吗?相信每一个做到这一点的家长都会有跟以前截然不同的想法。中国有句古话: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都有他独特的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自然,孩子也不例外。父母之所以看不到,是他们首先就在心理上对孩子产生了轻视。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孩子的做法或者想法都足以让大人感到汗颜。比如,在公车上,孩子主动给老人让座,而旁边的家长却骂孩子蠢。比如,孩子有好吃的好玩的,会拿去和爷爷奶奶分享,而自己的母亲却未必做得到。难道在这些方面,大人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吗?
  我们要求父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向孩子学习,并不是说什么都要听孩子的,而是说应该随时地发现孩子身上良好的品行和值得肯定的想法,同时纠正大人在生活中的一些偏失。孩子眼中的世界,比大人的要单纯得多,所以往往他们能够看到最本质的东西,能够真诚地去对人对物。大人要学习的,就是孩子的这些真纯,这些我们看起来似乎很幼稚的东西。
  真正做到向孩子学习你对孩子说句“我应该向你学习才对”,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受到了肯定,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连父母都说要向自己学习,他心里该是多么开心!因为他从这样的语言中看到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这句话很适合用来对自卑的孩子说。在他老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的时候,你这么一句话说出来,他会突然醒悟:“哦,原来我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原来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没用!”如果他能明白这一点,那么恢复自信也就不是很困难的事了。
  你说要向孩子学习,这不应该只是一句空洞的话,更要有具体的内容。你向他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他?如果不说出来,这句话便没有意义了,孩子也会觉得家长不过是随便说说。只有说具体明白了,孩子才能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该有的。这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教育你的孩子。比如,你特意给孩子炖了一些补品,而他却把这些都送给平时你照顾不周的奶奶。这时,不但不应批评他,还应表扬他做得好:“孩子,你做得很对,很尊敬老人。妈妈向你学习,以后好好照顾奶奶。”那么,孩子就能明白,尊敬老人是值得肯定的好行为,这种想法会一直留在他的心里。
  如果在处理一件事情时,你的做法和孩子的做法有矛盾,而孩子的确做得比你好,那么就应该对他说一句“应该向你学习”,孩子这时看到的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家长形象,他会更敬重你,也会以你为榜样。当然了,只说一句“向你学习”是很简单的事,是否能真正做到,才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只是当时说说,根本做不到真正向孩子学习,这不就等于是在欺骗孩子吗?孩子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很虚伪。哈,蒙混过关!
有没有新发现
书看完了,有没什么有趣的发现呀?你又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
  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王女士有个4岁多的儿子。孩子特别好动,而且好奇心很强。她发现孩子有“改造”玩具的天赋。比如买回来的积木,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堆出奇形怪状的东西来,而不是玩具制造商所设计的本来玩法。刚开始她总是先教孩子怎样玩,后来,买回积木后,她索性把自主权交给孩子,随便他怎么玩。每当孩子让她欣赏自己的“杰作”时,她都会给以称赞:“哇,又有了新玩法,真不错!”并且鼓励孩子:“还有更好玩的玩法吗?”这时孩子又一个人开始了新的尝试。张女士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脑子越来越灵活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发现的能力,只是大人往往忽略了,或者并未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所以,建议父母不论在家里,还是带孩子出去玩,都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去发现。不用费多大的劲儿,只要问问他:“有没什么新发现?”孩子就会动脑筋去想,动手去做了。
  孩子看完一本小人书,随手一丢,家长也不问一句。或许他看过了也就看过了,没有什么收获,也懒得去思考什么。要是你问他看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趣的事,他就会去回忆自己看过的内容,及看书的过程中曾一闪而过的想法。通过回忆,他也许有了新的看法,新的疑问。许多知识,就是这样无形中增加的。孩子有时会主动向父母要求做某件事。这个时候,父母不但要给机会让孩子去尝试,还应该及时询问孩子:“发现什么问题没有啊?”“有新发现吗?”这其实是在提醒孩子,不光是做事,还要观察和思考。孩子的探索的兴趣也会因此慢慢被调动起来。
  有的父母带着孩子出门去玩的时候,最喜欢警告孩子:“不许到那个地方去!”“别跑远了。”“不要到处乱跑。”看到孩子盯着一群蚂蚁,赶紧呵斥:“一群蚂蚁有什么好看的。爬到你身上就有你受的。”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往往就这样被扼杀了。可是,如果你问一句:“看什么呢?发现了什么好玩的?”孩子也许真能说出他的“高见”。经常这样,孩子会形成一种习惯,看到新鲜有趣的事,他都会留心观察,有什么疑问,他自己去找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当然了,你不能强迫孩子去探索和发现。父母提供的,只是一个契机,一条线索,一种启发。适时表扬孩子的发现不要说提醒孩子去发现,有时就是孩子有了发现,父母通常也就随便打发了。孩子:“妈妈,我发现树上有个奇怪的洞。”妈妈:“一个洞有什么好奇怪的。”孩子:“爸爸,我终于发现那只鸟为什么老不愿意离开了。”爸爸:“哦。你去玩吧,爸爸很忙。”这是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父母们要么对孩子的一个小小发现不以为然,要么因工作繁忙而对孩子敷衍了事。简单一句话,就把孩子因为有了发现而产生的勃勃兴致全浇灭了。如果父母老是对孩子这样,他以后再也没兴趣去探索什么东西了,或者有什么发现,也懒得跟父母说。
  孩子是需要有人回应他的。要是他做了一件事,而没有任何人来关注,他会觉得失落和无趣。特别是孩子有某个发现的时候,他心里是很惊喜和得意的,迫切需要与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尤其需要获得父母的重视和肯定。父母的冷淡,会让一团兴趣的火花瞬间熄灭。对孩子的发现给予一点关注,有那么难吗?能耽误多少时间呢?除非你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成长。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而这两者又是需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父母就是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助手”。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有适当的机会就提醒他一句,在他有发现的时候,表示出兴趣,并给予赞扬,孩子就会得到非常大的鼓舞了
剩下的时间给你了
好了,现在没事了,剩下的时间都给你了。
  做完了作业,剩下的时间你自己安排吧。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什么父母应该经常对孩子说这句话?因为孩子也应该有他应有的自由,包括对时间的一定支配权。同时,这也是教育孩子有效利用时间的好方法。
  这里可以先看一则媒体报道:在上海市第四次少先队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组委会收到了小代表提出的各类提案两千多件,其中一份尤其引人注目。提出这份提案的是一位四年级小学生,她说,她和她的小伙伴们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本想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搞手工制作开展小队员们假日活动,却因为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而难以实现。她希望学校能作出明确规定,每月的某一天为学生无作业日,以使他们在这一天能松一口气,办点自己想办的事情。这则材料涉及的是教育体制的问题,用在这里,是希望各位父母能从中听到孩子们的心声。
  其实,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多,许多孩子没有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还因为父母把他们的时间强行剥夺掉了。其实现在的孩子挺可怜的,上了一天的学,回到家了,还要做永远做不完的家庭作业。就算哪天幸运地没有作业,父母也会搬出一大堆的练习题出来。想要自己支配的时间?到哪里去找?说起来,还是家长的观念转变不过来,总认为学习是孩子一切生活的轴心,什么时候都把它排在第一位。其实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孩子是应该全面发展的,他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应该有自己的兴趣和娱乐,有自己的休闲和交际。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书本学习只不过是他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却不知什么时候逐渐扩大为他全部的生活。
  训练孩子有效利用时间为着孩子考虑,我们必须把属于他的时间还给他。同时,父母还要教导他如何利用好时间。这种“干涉”是有必要的。当然了,如果你的孩子能够自己把时间利用得很好,很有效率,那么,你倒是要向孩子学习学习了。
  比如周末了,孩子没有作业了,你可以以提醒的方式问他:“今天的时间你有什么好的安排?”孩子如果没有约定好的事,他一般只是随性地玩耍,他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也很好,可是长期下去,也是一种浪费,家长可以从旁做个提醒,让他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做些更有收获、更有意义的事情。并不需要他每次都如此,但是他必须有这样的意识。
  一个很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对自己的时间做个计划和安排,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帮他列一个时间表出来,让他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一些东西。小孩子可以要求得松一点,但是对于已经上了中学的孩子,必须让他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剩下的时间给你了”,我们在念书的时候,最喜欢听老师说这样的话。现在的孩子也应该喜欢听到父母常说这样的话吧!看吧,我没说错……
你真棒,孩子
你真能干,孩子,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干净!
  这只小猫画得真可爱,孩子,你真棒!
  适时给予孩子客观评价
  “妈妈,我比赛得了第一名。”欢欢放学一回家,就高兴地拿出获得的奖状和奖品给妈妈看。但是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哦,很好。”拿着奖状瞄了一眼,就放在一边了。本来开开心心的欢欢觉得非常失望,一个人闷闷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们的父母常常在不需要的时候,给孩子过分的呵护,却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对他们表示出冷淡。孩子在比赛中得了冠军,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父母应该替他高兴,应该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而这位妈妈却如此平淡地打发了孩子高兴的心情。孩子会怎么想呢?他会觉得很失落,觉得妈妈原来这样地不关心自己。以后再有什么,他也不会去跟妈妈说了。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希望在某个时刻去获得别人的认同。这是通过别人来认识和肯定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也一样。他甚至更希望别人多关注自己,尤其希望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和赞扬。
  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在家里,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甚至不闻不问,都会让孩子产生孤独感。他画了一幅画,没人来看;他考了好成绩,没人来理;他洗了一大堆衣服,没人来夸;他比赛获奖,没人祝贺……好像他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父母根本不注意他。长期下去,他会把自己隐藏起来,与父母离得远远的。
  适时地给予孩子客观评价,并不需要费多少时间,也不需要花多少心思。当你看到孩子主动把房间打扫干净时,称赞一句:“真能干,家里看起来舒服多了。”当你看到孩子画了一幅画的时候,评价一句:“真棒,想象力不错!”当孩子兴高采烈地拿着比原来有进步的试卷让你看,你仔细看一遍,然后对他说:“做得不错,字写得也漂亮!”孩子要的,也许并不是一句赞扬的话,他要的只是你的一份重视。在他看来,这就是表明你很关心他。
  其实孩子最害怕的是孤独,是没人理他,没人重视他。父母的一份赏识,会让他觉得很安慰,很受鼓舞。
  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你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吗?
  看待某一样事物,用不同的眼光,就会得到不同的认识。
  对待孩子也如此。经常嘲笑孩子的母亲和懂得欣赏孩子的母亲,看到的孩子是截然不同的。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故事:
  有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雨衣的,二儿子是卖遮阳帽的。每到下雨天的时候,她就替二儿子担忧,怕他的帽子卖不出去。可一到艳阳高照的日子,她又为大儿子担忧,怕他的雨衣卖不出去。她整天发愁,后来终于病倒了。有天,有个邻居对她说:“下雨天的时候,你大儿子雨衣肯定卖得好;出太阳的时候,你二儿子的帽子肯定抢手。不管天气怎样,他们都能赚钱,你还愁什么呢?”老太太一听,觉着挺有道理,再也不犯愁了,这病也就慢慢好了。
  仅仅是转换一个角度,对事物的认识就大大不同了。看待孩子,也同此理。当你用赏识的眼光去看他的时候,会发现他的许多不一般的优点。孩子也许贪玩一点,但是头脑灵活,能说会道;也许寡言少语,但是成绩非常好,而且心地善良;也许有点任性,但是做事很有主见……只要你善于去发现,就一定能看到他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
  不会有哪一个孩子一无是处,也不会有哪一个孩子毫无缺点。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善于去发掘孩子闪光的一面,并且给予真诚的赞扬。肯定他的优点,就等于告诉他什么行为值得保持下去。这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有时哪怕孩子做事并不是那么理想,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孩子动脑筋做了一件事,可能在你看来,这事太小,不值一提,但是他毕竟付出了努力,你可以夸他一句“你真聪明”。这样的话有一种暗示作用,是一种间接的鼓励。他得到了鼓舞,会更加努力,真的变得聪明起来。
假如是你会怎么做
妈妈是这样认为的,你呢?
  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
  “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不要小看了这简单的一句话,也许他能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生。
  下面的三个观点,都是从这一句话里延伸出来的。
  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慢慢培养
  善于思考的大脑才是能够进步的大脑。一般来说,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即便父母不做提示,他也会主动去思考令他感到好奇的事物。但是,这种自主性毕竟是有局限的,因为孩子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体会,他的思考往往很单一,不具有发散性。
  做父母的完全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思考的线索或者思路,引导他的思维扩散开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常常在特定情景下问孩子:“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举个例子。你的孩子很喜欢看电视。与其强迫孩子不看电视,惹他不高兴,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就某一个情节,问孩子换了是他,他会怎么做。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把故事当作一个现实的问题来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思考的过程中,孩子能在心里经历现实中不能经历的体验,获得一种认识或者感悟。这个时候,他已不再是单纯地在看电视了,而是在以独特方式培养思维能力。
  很可能你随意的一句“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会让孩子的脑子里翻腾无数的奇思妙想。
  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
  小孩子犯了错,往往喜欢把责任往别的孩子身上推,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这么小就不为自己的过错负责任,长大了还会有责任感吗?
  当然,孩子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不过是因为害怕挨打挨骂而撒谎,而让别人代自己受过。对于推卸责任的孩子,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他的做法的利害关系。也不必费太多的口舌,你用上这句“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就可以了。
  这就是一种换位思考,把孩子置于他人的位置,让他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当孩子想到自己被人这样冤枉,甚至“陷害”是多么地气愤和委屈时,他一定会明白自己的做法是多么得不对,甚至可耻。
  孩子从小就学会冷静分析别人的立场,将来长大了,他思考问题也就不会片面化和偏激了。
  锻炼孩子表达自我的能力
  有些小孩子经常不能完整或者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因为他们天生笨拙吗?还有些人到了中学,成为大孩子了,仍然一说话就紧张,结结巴巴,这也是他们生来愚钝吗?
  不是的,只不过是锻炼得少了而已。
  你可以发现,那些表达能力差的孩子,要么是从来就没有向别人陈述意见的念头;要么就是对自己缺乏足够信心,有想法却不敢表达,更愿意附和别人;要么就是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缄口不语;再要么就是心理素质差,人一多就紧张,临时怯场。
  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平时的锻炼慢慢克服的。对于平时不爱表达意见的孩子,父母随时都可以就某件事提问:“妈妈是这么看的,你觉得呢?”提醒他思考,引导他表达。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可以问他:“换了是你,你怎么办?”不论孩子的表达多么幼稚可笑,父母都要严肃对待,千万不能取笑,都要对他的表达予以评价,有时不妨称赞一二,给他一些鼓励。相信他的自信会逐渐培养起来,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一句话的学问,你参透了,真的能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来
谢谢你,孩子
帮我拿一下报纸,谢谢你,孩子。
  孩子,谢谢你送妈妈礼物。
  父母对子女说“谢谢”并非客套
  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里,并没有说“谢谢”的习惯。不光是家庭,就是朋友之间、亲戚之间,也总觉得道谢是很见外的事。大家都觉得,既然如此亲密,用得着那么客套吗?
  没错,我们不习惯说“谢谢”,就是因为我们把它仅仅当作一种客套。尤其在家庭里,父母不会这么说,也不会教育孩子这么说。他们都把互相之间的给予当作理所当然。
  做父母的,还有这么一种心理:“孩子是我抚养长大的,我给他吃,给他住,给他穿,供他上学,难道在家里让他帮我做点事,我还要对他说‘谢谢’?”照这个意思,父母养了孩子,那么孩子为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父母的回报。那这跟交易有什么区别?
  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互相体谅,互相存有感激之心的。哪怕是父母和孩子,也不例外。父母给予孩子生命和好的生活,抚养孩子成长,这是孩子应该感激他们的。即使父母不说,他的内心里也一定潜在着这种感情。那么,父母也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所作所为。孩子帮了你的忙,做了一件令你开心的事,你都有理由对他真诚地说声“谢谢”!这个时候,你是在无形中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感激的心,要对别人的给予表示谢意。有一天,他一定会以同样深厚的感情,来回报你为他付出的一切。
  该说“谢谢”的时候,就应该切实做到。比如你要孩子帮你拿鞋子、递东西,他的确是帮助了你,你当然得道谢,这是最基本的礼仪。对孩子而言,这也是对他的努力的一种肯定。
  父母的感激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与作用,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经营一个会说“谢谢”的家庭
  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当然是有爱的家庭。
  那么有爱的家庭又是什么样子?
  无疑,应该就是一个人人都充满了感激之情的家庭。
  可以想象,当一个人从另外一个人那里获得了应当的感谢之后,他的心情是愉快的、充实的,他会不自觉地对别人也给予应该的感激。一个家庭不正需要这种互相感激的氛围吗?孩子帮了忙,你对他说声“谢谢”,不仅让他觉得很开心,而且也会让他产生“下次有机会再帮忙”的意愿。
  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谢谢”,孩子自然也明白感激父母。
  也许有人会反驳:“心里知道就行了,干吗非要说出来?”可是许多事情,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的确,重要的是有一颗感激的心,但是惟有我们时时把这种感激当作习惯,才能培养出如此一颗心啊。
  我们要把“谢谢”说出口,不是为着一种形式,而是需要把它当作我们生活的习惯,当作一种习以为常的东西。
  说“谢谢”源于我们心中真诚而美好的爱,让我们随时都知道,有幸福的生活,是拜很多人所赐。哦,这是老爸的杰作吗?真是让人激动的惊喜!
勇敢一点
勇敢一点,你能唱得很好的!勇敢地说出来,你的看法很不错!
  你给了孩子勇气吗?你是否在孩子跌倒时让他学会自己站起来?你是否在孩子有新想法时给他机会去“冒险”?你是否常常对孩子说“勇敢一点”?
  父母常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胆小怕事,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胆量是慢慢锻炼出来的。而父母,正是培养他们的好“老师”啊。
  有的孩子胆小,怕黑,也怕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要是恰好父母有什么事要出去,必须留孩子一人在家,孩子死也不肯一个人待着。没有办法,父母只好说:“这么害怕呀,那算了,你跟着我们吧!”要知道,一个人对于黑暗的恐惧很可能是会持续一辈子的,并不一定成人之后就能消除。所以,你的孩子要是这样,就应该慢慢让他适应黑暗,而不是逃避。
  还有的时候,孩子有一些新想法。比如,本来一直是家长送他上学的,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说以后不要家长送了,愿意自己一个人去。这很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还让父母送,会让同学们笑话;也可能是因为他体谅父母,怕他们太辛苦,总之这个想法对他来说,是个不错的改变。可是父母能够理解吗?他们也许立即表示反对:“不行!你一个人不安全!”孩子自己已经有胆量去尝试他能做的事了,为什么父母不对他的勇气给予鼓励?
  实际上,你把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如过马路要看看红绿灯,注意车辆,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等等,都告诉他,孩子的表现不会让你失望的。也有的孩子天生聪明,他们善于思考,脑子里老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也许有一天他产生了打破常规的想法,比如他用报纸做了一顶古怪的帽子,想戴出去给小朋友“欣赏”,可是又怕给人家笑话。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也来打击他的积极性,说出“这个帽子这么难看!”、“别人肯定会取笑你的!”这样的话来。不如给他打打气:“勇敢一点嘛,小朋友也许会抢着戴呢。”要知道,这是孩子创造力的体现,他有这样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勇气,为什么不支持呢?
  勇敢不等于冒险生活中,孩子因为第一次做某事,或接触某件东西,很可能产生畏惧感,在应该给予“勇敢一点”这样的鼓励时,家长不能吝啬这几个字。可是,家长也必须明白,鼓励孩子勇敢并不等于是让他去冒险。孩子跟别的小朋友闹了矛盾,厮打了起来,你不去劝架,反而鼓励他说:“别怕,勇敢一点,你打得过他的。”这就是在怂恿他使用暴力了,是万万不可的。勇敢必须是正当的行为。做父母的怎么能给孩子做坏事的勇气呢?这迟早要害了他。
  对于一些冒险的尝试,比如游泳,在之前也先告诉孩子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并且大人要从旁指导。不赞成无意义的冒险,比如孩子说他要爬到一棵大树的树顶上,这样的勇敢不是勇敢,而是逞能了。这一点必须让孩子明白。除了行为上的勇敢,还有心理上的勇敢。比如勇敢地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勇敢地对待自己的过错。这更需要父母的悉心指导。早知如此,我就逃学了。
你自己选择
你喜欢什么,自己选吧。
  爸爸不干涉你的选择,但是你自己要慎重。
  你自己选,妈妈当参考。
  你来决定这件事。
  选择是一种能力
  许多的父母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从生活到学习,甚至到将来的人生方向、婚姻家庭,都要去干涉,该做的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传统。
  一个人,从小到大,会面临无数的选择。可是怎样去做一个决断,怎样做出最好的选择,需要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选择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做出一项正确的抉择,需要考虑与之相关的一切因素:有利的、不利的、眼前的、长远的。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眼光、智慧、魄力与胆量。一个事事都由父母拿主意的孩子,长大后会有这样的能力吗?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太多的父母习惯于把“选择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为孩子“规划”生活和学习。不是逼着孩子练钢琴,就是命令孩子学美术,不准这样,必须那样,根本不去管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说得严重点,这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天赋,毁坏孩子的前途。可是家长们往往早早地就为自己的英明决断而沾沾自喜,以为给孩子选了一条将来可以飞黄腾达的道路。
  父母的这种“主动”,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是很不利的。如果你的选择是对的,那么孩子只是坐享其成,他无法从中获取有益的体验,无法享受到实现自我价值带来的愉悦感。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孩子就失掉了好的机遇,他就会怪你。家长们何苦还要吃力不讨好呢?
  奉劝这些过于积极的父母一句:如果真想你的孩子有出息,那么就把选择的权利逐步交给孩子自己吧。
  父母一味替孩子拿主意,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让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决断力,变得没有主见。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都会显得胆小畏缩,只会顺从别人的意思,甚至任人摆布。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啊。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孩子,是不会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的,结果只会是什么目标也达不成。而且父母的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让他产生逆反心理。
  好的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就应慢慢从他的生活中退出来,让他做主角,学会自己去做决定,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力量。
  如果真的一时难以完全放手,可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在和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些不会出错的选择项,让他做最终决定。比如,你要孩子培养一种兴趣,可以问他:“你是想学画画、弹琴,还是书法?”在你允许的范围内,让他去选择。孩子会很高兴父母对他的信任、理解与尊重,也会慎重地对待自己的选择。一次两次,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慢慢放手,给孩子越来越大的选择空间。
  当孩子做选择的时候,希望父母在陈述完自己的意见后,真诚地对孩子说一句“你自己来决定”。
孩子,你能行
总有一天你能学好的,妈妈相信你。
  只要去做,你一定能行!
  好吧,你来试试看,爸爸知道你能行。
  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做父母的,在内心里都有一个潜在的意识,就是觉得孩子小,做事不放心,对孩子的能力缺乏足够的信任。也有的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不让孩子去尝试做他没做过的事。一旦孩子提出要做什么,家长就说“你怎么行”之类的话。
  “妈妈,让我来切菜吧。”
  “爸爸,我出去买东西吧。”
  有时,孩子会向父母提出类似的这些要求。但是,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表示反对,开口就说:“你太小了,做不了。”因为孩子初次做的事通常难以做好,父母要花许多时间来指导,还要替他们收拾烂摊子。同时,也担心孩子的安全。这样想,的确没错,但是经常如此,对孩子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父母又想过吗?
  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他们的话能造就一个孩子,也能毁掉一个孩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道理了。试想,当孩子想做一件事的时候,父母总是说“你不行的”、“你做不好”这类的话,孩子本来潜在的能力或许就从此被遏制了,永远无法发挥出来。到最后,孩子自己很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觉:“我真没用,什么都做不了。”长期下去,他会慢慢对事物失去兴趣,那个时候,也许就真的“什么也不会做”了。
  还要注意,孩子的好奇心永远都是难以捉摸的。有时,他得不到父母的允许,会自己偷偷地去做想做的事,这比在父母的指导下去尝试更危险。
  你希望你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什么事都不敢做,甚至畏手畏脚的人吗?
  如果不,那么就别吝啬你的鼓励和赏识。
  教育理论上,有一种赏识教育。父母可以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这样的话应该经常说:
  “孩子,你能行的,妈妈相信你。”
  “好吧,爸爸让你来,你可以做好的。”
  在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时候,不妨给他机会去尝试。当然了,也许某些事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只要父母事先告诉孩子做事的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并在一旁静静观察,不会有事的。这个过程中,父母最好是保持冷静,并且做个绝对的“局外人”。一切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这是个锻炼孩子的好机会,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所以,你也不要在孩子没做好事情时,给他泼冷水,说“我就说过你做不了”这样的话。明智的做法是帮他找原因,鼓励他重做一遍。
  你可以看到,孩子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努力中,的确能学到不少东西,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便是你对孩子不吝鼓励的结果。
  赏识和信任,是激发孩子兴趣的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也是让孩子潜能得到发挥的契机。你试试就知道,这不是一句空话。
  对孩子的赏识要发自内心
  很显然,并不只是对孩子说句“你能行”就算是对孩子的赏识。赏识是一种建立在对孩子的性格、能力完全了解的基础之上的看法。说得简单些,它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
  你是否在心里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比较过,遗憾于孩子的短处,而对他的长处却视而不见?
  你是否在嘴上说着“你能行”的时候,心里却还是很不情愿让孩子尝试去做他想做的事?
  你是否在孩子尝试做一件事的时候,一边说“你能做好”,一边忍不住地伸手帮忙?
  如果是,那么只能说,这种赏识是你讨好孩子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真心实意地要让孩子学到什么东西。
  怎么才叫发自内心的赏识?就是你对孩子说“你能行”的时候。
  永远学不会对孩子放手的父母,不仅自己累,还让孩子失去了很多的锻炼机会。
孩子,妈妈爱你
孩子,妈妈爱你!
  你这么可爱,看着你慢慢长大,妈妈好高兴。
  经常表达爱意能让孩子觉得舒心和安全
  毫无疑问,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并且以各种方式实实在在地关爱着孩子。中国的父母一向习惯于默默地为孩子做很多事,不将爱挂在嘴边。这除了跟传统的思想观念有关,也是因为父母们认识不到把“爱”字说出口的重要性。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为孩子做了什么,孩子都能体会得到,就算不说,孩子也能明白父母的一片苦心和爱心。
  有人说,爱并不一定要说出口。在情人之间,或许行得通,可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必须很明确地表达出来。
  就只是这么一个字,说出口和藏在心里,是有很大区别的。情感是很微妙的东西,如果仅仅把它藏在心里,对方就不能真正准确地感受得到,尤其是孩子,有时他甚至不确定你是否有这样的情感。这时,就需要你明白地告诉孩子,你是如此地爱他。
  “我的孩子,妈妈好爱你哦!”
  “宝贝,妈妈非常爱你!”
  “小家伙,爸爸爱你!”
  这样的话往往让一些父母羞于启齿,他们还不习惯这样与孩子对话。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话显得矫情、肉麻、做作,甚至多余。都是一家人,还老说爱不爱的,有必要吗?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错了。正因为是一家人,才要互相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爱。这是家人相处的基调,有它才有生活的和谐。
  孩子在幼年的时候是特别依赖于父母的,只有待在父母身边,他们才觉得舒心和安全。但是,生活中,父母难免照顾不周,难免责骂孩子。一旦孩子处在这种境地,他就可能怀疑并且害怕爸爸妈妈再也不爱自己了。没错,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也看得见;但是,父母也有责骂孩子的时候啊。如果你从来不对孩子表达你爱他的心意,他真的会搞不明白你到底爱不爱他,是真爱他,还是假爱他。
  难道一句“孩子,我爱你”就能解除他的担忧吗?父母往往对这句话的作用表示怀疑。不用怀疑了。对于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往往是最可信的。何况,当一个母亲真的对孩子说这种话的时候,她的内心也确实充满了爱子的柔情。就跟婴儿听到母亲的声音就安静下来一样,孩子听到父母爱的表达,会全身放松下来,并且心情愉悦。
  还有些父母平时面对孩子是比较严肃的,你不能说他们就不爱孩子。他们有可能比别的父母更爱孩子,只是不喜欢跟孩子嘻嘻哈哈,总觉得应该保持家长的威严。这样的父母,除了让孩子觉得畏惧,还给了他一种错觉:你们根本不爱他。
  所以对孩子说句“妈妈(爸爸)非常爱你”,会让他感到心安。
  爱是世上最美的语言
  有人说,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它的美就在于,它让人感到一种精神的安慰与依靠。人都是害怕孤独的,只有爱,才让我们觉得身边有人在陪伴,才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全。孩子的心单纯无瑕,他更需要来自于他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爱给他的是安全感和满足感,让他感到自信。
  你真诚地告诉孩子,他是最可爱的,是你最喜欢的孩子,你特别爱他,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他会努力去做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经常对孩子说“我很爱你”的父母会知道,当对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总是会回应一句:“妈妈,我也爱你!”也许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爱的含义,但他肯定懂得,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感,是喜欢一个人的表示。这句话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也能让他懂得回赠别人以爱。
  一个心中充满了爱的孩子,将来定会有丰富美好的心灵和自信宽广的人生
孩子,对不起
刚才的事是妈妈不对,妈妈向你道歉。
  爸爸误会你了,真对不起!
  向孩子道歉不是件丢脸的事
  “什么?让我们做父母的向孩子道歉?那置家长的威严于何处?”
  也许看到这个题目,家长们会感到无法接受。
  的确,向来我们就没有长辈向晚辈道歉的传统。在孩子面前,父母总有不可侵犯的威严。可是这种传统未必就真的那么理直气壮。
  孩子犯了错,家长要求他说对不起,为什么父母错了,就不能向孩子说对不起呢?这对孩子来说太不公平了!
  说起来,根本就是做父母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心理在作祟,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教育孩子更重要,拉不下脸来跟孩子说对不起。“做错了事要道歉”,小孩子经常这样被大人教导着。为什么家长就不能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呢?
  何况,向孩子道歉,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在孩子面前,父母并不需要做个十全十美的人,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犯了错立即道歉,这是一个人有良好教养的体现。在孩子眼里,勇于说“对不起”的父母是亲近的,他只会更加信任和尊重父母,而不会看轻他们。
  反而是那些有了错还拼命掩饰的父母,会令孩子觉得反感。不要把孩子当傻瓜,是非对错,孩子心里明白得很。如果你想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信”,那么最好不要这样不讲道理。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
  你希望孩子怎么做,首先你自己就得那么做。
  某天,你因为心情不好而责骂了孩子,事后觉得很后悔,但是又拿不下面子来道歉,并心存幻想:“孩子那么小,事情又过去几天了,也许他早就忘了吧。”这里可要奉劝你,最好不要把孩子当傻瓜。他也许一辈子都记得父母曾经怎样错怪了他,而且是那样蛮不讲理。你愿意留给孩子这样的记忆吗?特别是在错误非常明显的时候,你的掩饰、搪塞或者置之不理,会让孩子觉得你很虚伪。那么他今后还会信任和尊重你吗?
  其实孩子的心非常宽容,父母错怪了他,只要说一句“对不起”,他还是一样敬重和爱着父母的。说一句“对不起”,该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只要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甚至都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道歉,这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相信孩子自己能体会的到。
  做个光明磊落的父亲或母亲,不是非常好吗?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错了,那么就请及时向孩子说声“对不起”吧!
多交几个朋友
不要老是待在家里,出去跟小朋友玩吧。多交几个朋友,别总是一个人玩儿。孩子最需要的是玩伴而不是玩具如果你给孩子买了玩具手枪,而只许他待在家里,相信孩子宁愿不要玩具手枪。没有人跟他一起玩,他没有机会展示他手枪的“威力”,没法获得乐趣,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孩子怕的就是孤独,就是没人跟他玩。你给孩子买一堆的玩具,不如让他去交一个好朋友。玩具玩久了,会生厌。而跟一个好朋友在一起,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每个人都不可能离群索居。也许有时向往安静,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希望有个人陪伴着。这样才不会觉得孤独。孩子也是,他的世界本来就比大人的要窄,如果连朋友也没有了,他该是多么地孤独和无助。你会发现,多子女的家庭里,孩子们虽然难免吵架,但是都很快活。而独生子女家庭里的孩子往往最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因为他也希望有人陪他玩。
  当一个孩子经常独处时,他会显得很无聊,很孤单。长期下去,就会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内向。也很可能患自闭症。做父母的,应该通情达理,别把孩子老是关在家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带着他到处串门,让他认识别的孩子,与同龄人相互沟通。也可以与邻里各位家长取得共识,让孩子们多多来往,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玩耍空间。孩子稍大一点的时候,给他时间出去玩。“去找你的朋友玩一会,别老闷在家里。”不要小看这么一句话,它也许会带给孩子莫大的惊喜和收获。一个有很多朋友的孩子,性格会变得开朗,而且比孤独的孩子更具有独立性。因为当大家在一起玩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可以撒娇,也不可以任性,谁也不能迁就谁,没有人希望自己被嘲笑。你可以发现,一个在家里爱撒娇、惯会耍赖的孩子,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却极其谦让和勇敢。帮助孩子交朋友“怎么可以让孩子随便交朋友呢?交到坏朋友怎么办?”家长们很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也是他们平常限制孩子交朋友的理由。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保护,担心孩子受伤害,因此而不让孩子交朋友,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把孩子关在家里,他就永远不受伤害了吗?做家长的,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孩子身边。在你管不到的时候,他一样要和别的人打交道。除非你永远不让孩子出门,除非你每一分钟都跟在他身边,这可能吗?
  有些母亲虽然允许孩子交朋友,但是规矩很多,而且过分干涉。孩子有了新朋友,就横竖打听,稍不称心,就不准孩子跟人家来往。孩子选择朋友,当然是依自己的标准和喜好,母亲怎么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孩子呢?还有的家长限制不了孩子,就给他们脸色看。当孩子带着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的时候,就显出非常不耐烦的样子,甚至当着别人的面,朝孩子发火,说些不中听的话。这么做不仅会使你的孩子从此失去一个好朋友,而且也深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连交朋友的自由都没有,孩子在伙伴面前是会很没面子的。聪明的母亲,不是不许孩子交朋友,而是帮助孩子交朋友。如果你担心孩子交朋友受到不良影响,事先可以提醒他,在外面交朋友,应该注意些什么,告诉他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母亲只作善意的提醒和建议,而不加以干涉。平常也可以引导孩子谈谈他的朋友,这也是侧面了解他交友情况的一种方式。比如聊天的时候,你给孩子讲自己的朋友,孩子也许就来了兴致,跟你讲他的生活圈子。了解的情况中,好的现象予以鼓励和支持,不好的现象给以提醒和建议。有一点,母亲需要明白,朋友之间应该是能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如果你的孩子沉默内向,你可以让他和性格开朗、外向一点的孩子玩;如果孩子在家里比较娇惯,就建议他跟独立性强一点的孩子玩;如果孩子很胆小,就多让他和大胆勇敢的孩子在一起。有很多的快乐,是家长不能给予孩子的;有很多的东西,也是只有朋友才可以给孩子的。
跟妈妈说说话
来,跟妈妈说说话。跟我说说话,谈谈你的想法。
  主动找机会和孩子交流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集体。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如果不经常地沟通和交流,就会渐渐疏远和隔膜起来,既而产生矛盾。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间。这样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他是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的。可是一旦孩子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个人的世界逐步成型,他就不再事无巨细地跟父母说了。这也就是父母和孩子产生“代沟”的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最好主动找孩子说话。如果你看到孩子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着看电视,或者一回家就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你可以主动跟他说:“要是你有空,跟我说说话吧。”或者说:“一个人待着多没意思,跟妈妈说说话。”如果孩子默许了,你就试着找些他感兴趣的话题来谈,他聊着聊着,也许就眉飞色舞起来。只要话匣子打开了,他很可能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其实孩子们也并不希望和父母有隔阂与矛盾。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不了解他们,而他们对父母产生了恐惧感和厌倦感。如果父母能够主动消除这些感觉,孩子是非常愿意以真心回应的。毕竟,谁不希望和自己的父母和睦快乐相处呢?孩子们内心的许多想法,实际是非常愿意告诉父母的。当然,这个前提是父母能够像一个朋友一样理解他。他之所以不说,是害怕父母听了不高兴,把他一顿数落。家长有意识地要求孩子“说说话”,主动一点,给予诱导,就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他的倾诉欲望得到满足,让他有机会发泄心中的不满,诉说内心的苦恼,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很有好处的。
  让孩子能持久感受到你的关心如果父母从不主动过问孩子,孩子如何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呢?他可能在想:爸爸妈妈对我在想什么不闻不问,他们一点也不关心我。时不时用轻松平和的语气邀请孩子跟你说说话,孩子便能常常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他知道父母有了解他的欲望和兴趣,就不会再和父母保持着距离了。时间久了,哪怕你不再说这样的话,他也知道,你的心也是向他敞开着的,只要他想说,你都会听他说。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孩子能够生活得更快乐,成长得更健康。
  主动找孩子交谈,也是你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孩子的好机会。教育孩子并非一定要正襟危坐,完全可以在轻松活泼的聊天中,把你对孩子的要求、期待,把应该注意的事项,不经意地告诉他。当你不再是家长式地教导时,孩子反而更容易认同和接受你的想法与观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孩子和你“说说话”,一定不要强迫他。而是先征求他的意见,如果他实在不愿意说,比如心情实在不好,不想理任何人时,比如有其他要紧的事要做时,你都要表示理解,把机会留到下一次。强迫带来的只是孩子更大的反感。老爸今天也尝到了被人冤枉的滋味。
错了没关系
孩子,没关系,这只是一件小事,妈妈知道你是无心的。
  错了没关系,下次别再犯就行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你这个做爸爸的在工作上出了一点差错,领导对你大发脾气,把你臭骂一顿,你会是什么心情?要是领导并没有过于指责,而是给你机会去改正错误,挽回损失,你又会是什么心情?如果你对此有切身的体会,那么,请不要为难你的孩子,请你也给孩子一次机会,请你学会对孩子说:“错了没关系。”
  人一生,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古人早就总结出了这个道理。然而,大人们往往用它来安慰自己,而不肯借它来原谅孩子。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也有共通的“法则”,为什么大人们常常偏袒自己,而对孩子那么苛刻呢?这太不公平了吧?
  “我早就说过你做不来的,看看吧,现在吃到苦头了吧?”
  “你为什么老是犯错误?就不能聪明一回吗?”
  看看,父母们最会这样责骂孩子了。一旦孩子犯错,也不管是什么原因,具体怎么回事,斥责的话就说出口了。孩子难道就愿意犯错误了?其实,父母也知道,在生活中,犯错误是件多么平常的事。只是,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
  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事稳妥,不犯错,可是他们又不能接受孩子通过试错法去积累经验,锻炼能力,而是在一边泼冷水,甚至说风凉话,使孩子没有机会获得新的体验。
  以宽容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当然了,凡事肯定有利也有弊。过分的宽容是不可取的,但是在该宽容的时候,我们决不能过于苛刻。
  孩子做错了事,你一句“错了没关系”,会让他心里轻松很多。父母的宽容会让孩子心生感激,他会努力去改正错误来作为对这种宽容的回报。此时,你也是给了他改过并获取成功的勇气。孩子不是木头啊,他懂得感情的回报。
  不过,仅仅是一句“错了没关系”还是不够的。宽容也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它也有个度。在你谅解了孩子的错误时,也不要忘了告诉孩子,他为什么错了,该如何去改正。你必须让孩子明白,做错了事没有关系,但必须了解犯错的原因,并且及时改正。
  也许有的父母会担心这种宽容会让孩子无所顾忌而犯更多的错误。其实,一个孩子怎么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父母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应该逐渐地告诉孩子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而不是等孩子犯了错再来告诉他是非。如果你的孩子在宽容之下犯了更多的错误,那就要问你自己是不是教育不当了。
你尽情地玩吧
父母之所以严格限制孩子玩,是因为他们总认为,孩子玩的时候根本不动脑筋,就只是纯粹地在浪费时间。这可真是冤枉了孩子。孩子的好奇心可比大人强得多,而且他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玩的时候,他的小脑瓜可是一刻也没停止过思考呀。脑子越用越灵活,家长们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孩子玩耍正是锻炼大脑的最好方法之一呢?
  在孩子学习了一天之后,让他自由地去玩,这不仅是给他放松的机会,也是让去接触书本之外的知识。其实,父母也能够发现,孩子在玩的时候才会发现问题,才会特别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这种自主性也可以由玩而慢慢转移到学习上来。也有的父母不许孩子玩,是觉得他们通常会弄得一身脏兮兮的回家。每天为他洗一堆的脏衣服就够累的了。但是,母亲能因此就不给孩子玩的机会吗?到底是孩子玩得开心尽兴重要,还是一身衣服重要?如果母亲仅仅是忍受不了洗衣服,那么这样的妈妈也太懒了,太吝于付出亲情了。
  要是一个孩子在天真烂漫的年龄里却整天乖乖待在家里,死气沉沉,这个时候倒真值得担心了。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的权利。如果你曾经有个美好的童年,为什么不让你的孩子也享受那样的乐趣呢?塑造一个神采奕奕的孩子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神采奕奕、朝气蓬勃。那么就放心地把玩的权利交给孩子吧。父母的支持是最好的精神动力。孩子在父母的允许下去玩,心情会完全放松。不要对孩子的玩进行限制或者监视。
  如果可以,你不妨跟孩子一起玩,找机会略微点拨他,让孩子在玩乐中发现不同的趣味,启发他的好奇心。孩子的主动性并非生来就有,父母应多给孩子创造机会,把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习的时间用功学习,在玩的时间尽情玩,对孩子来说,这是有效的劳逸结合。玩耍的时候,孩子身心放松,多半是身体运动,这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些整天埋头于学习的孩子,到最后,往往就会成为一个书呆子,不了解外部的世界,没有玩伴,缺少快乐。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个样子。孩子本来就该是活力充沛的。让孩子尽情地享受孩提时代的乐趣,他的天性才会得以舒展,才可以健康地成长
不要紧,试试看
别害怕,孩子,试试看,说不定你能做得很出色呢。试一试嘛,失败了不要紧。
  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现代的父母,习惯了对孩子说“不许……”和“一定要……”,而不善于用“试试看”三个字。也就是说,家长们习惯了用命令的口气,而不是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非但不鼓励,而且在孩子主动要求做某事的时候想也不想就一口回绝。只能说,这样的父母非常愚蠢,把孩子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白白给毁掉了,还严重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第一次做某件事情,难免因为担心失败而有许多犹豫,这个时候,是最需要父母给予鼓励的。你一句“试试看嘛”,会让他轻松不少。至少他明白了,结果好坏并不很重要。那种过于严肃与正式的气氛也因这句话而被打破,孩子的紧张心理也能够慢慢消除。鼓励孩子去尝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孩子要求做某事的时候,只要没有重大危险,都应该鼓励孩子“试试看”。比如,他要求做切菜、煮饭这样的家务活;他主动要求上街买东西;他要学骑自行车。二是孩子没有主动要求的时候,家长要适时地鼓励孩子做某事。例如,对胆小的孩子,你可以让他试着一个人睡一晚上;一个不爱跟人说话的孩子,你可以让他帮你打电话;带着孩子在超市买东西,你可以让孩子来付款结账。
  时时给孩子机会做他没有做过的事,他的经验和阅历就会慢慢丰富起来,对自己也逐渐产生了信心。同时也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苛求结果。你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一次尝试获得经验,锻炼能力,培养自信。结果只是一个形式,最实质的内容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否真正受益。所以,在你鼓励孩子的时候,不要强调他一定得成功。第二,不论孩子失败与否,都要对他的勇敢尝试给予赞扬。孩子在你的鼓励下做了某件事,不论他做得好不好,都付出了努力,并且战胜了自己的怯懦。这一点是必须给以肯定的。那么,做父母的,也不要吝啬你的称赞。它对于孩子的意义,是让孩子明白他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有这样的父母,是他的幸运!
  不知你的孩子幸运与否。你的鼓让孩子离成功更近自信的孩子也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只有自信,才敢于去做。孩子的自信来源于什么呢?当然缺不了家长的鼓励。有最亲爱最信赖的人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打气、加油,孩子怎能不满怀自信?
  “试试看”三个字暗含了“你能行”、“我相信你”和“失败了也没关系”三层意思,孩子是能够从父母的话语和眼神中感觉出来的。这三层意思,一个肯定了孩子的能力,一个表示了父母的信任,一个表明了结果并不重要。在这样的暗示下,孩子毫无心理压力,而且兴致被调动起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也就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经常这样鼓励孩子,孩子也就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他在不断的尝试中,建立了自信心,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再遇到什么事情,不用父母说,他都会主动去尝试。
  这是一个很有益的循环。你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成熟。父母从来不鼓励孩子自己动手,亲身实践,甚至根本不给他这样的机会,那么孩子永远都只能原地踏步,能力得不到丝毫的锻炼和提高。将来步入社会,也会像只无头苍蝇,面对很多事情束手无策,还谈什么成功,谈什么作为?
孩子,我们想跟你商量件事
这件事爸爸妈妈想听听你的意思。孩子,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咱们商量一下看怎么解决好。
  孩子也是家庭的重要一员“你们为什么都不问问我愿意不愿意?”当娟子听说要把自己送到外婆家寄养一年的时候,大哭着质问爸爸妈妈。“大人决定的事,还要问你同不同意?”爸爸非常生气。“是啊,孩子,这事也由不得你,我和你爸爸明年会很忙,没有时间照顾你。”妈妈也发话了。“可我也是这个家的人,为什么你们决定之前都不跟我说一声?”娟子还是觉得很委屈。“好了,这事已定了。以后再有什么事,我们都先跟你商量好吗?”妈妈打圆场了。娟子也没办法,只得听从了父母的安排。不知道这位妈妈说话是否算数,是否等到真有下次的时候,又把孩子完全撇在一边。
  一个家庭,除了父母,还有孩子。可是,父母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尤其是决定一些重要的事情时。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没错,生活中纯粹的大人之间的事可以暂时不让孩子知道,可是还有很多事是完全应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的,尤其是大人做出关于孩子的某项决定时。不要以为孩子是你的,你就可以随便对他做出决定。他年龄虽小,总归是一个人,他有权知道关于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只要是家庭的成员,都有权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与决定。它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哪怕是婴幼儿,你们讨论某件事的时候,也可以让他待在一边,就算是个形式也非常重要。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孩子,就更不可忽视他在家中的地位了。
  孩子和父母在家庭里地位是平等的,都一样地重要。举个例子。好不容易有个假期了,父母商量着去哪儿玩好。这个时候请叫上你的孩子吧:“来,孩子,咱们商量一下该去哪儿玩好。”相信受到这样的“邀请”,孩子会非常开心。他在家中的地位得到了体现,他从父母的重视中感受到了一份尊重,也不再觉得父母高高在上,反而有种亲近感。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比如家里经济紧张了,需要商量如何节约开支;比如要添置一样家具,需要商量买什么式样和价位的;比如想在家里搞个小聚会,商量怎么办才有创意……这些事情完全可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让他也贡献一份“才智”。别说,有的孩子还真能贡献出一个大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好点子来呢。哪怕他真的说不出有价值的建议,这种讨论本身,对家庭、对孩子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尊重孩子的父母,也会受到孩子的尊重。时常被家长请去商量某件事情的孩子,到了他要做一项决定的时候,也会主动地去跟父母商量,而不是一意孤行。时刻记得,孩子是家庭重要的一分子。许多事情,要和孩子商量着办。学会与孩子商量,是两代人沟通的好方法人和人之间,如果互相不沟通,不交流,是无法相互了解的。而不了解,就会产生隔膜与误会。父母与孩子也是如此。
  代沟问题一直是令孩子与父母都深感头疼的问题。两代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一条无法逾越的沟壑?固然有时代观念的影响,但是也往往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造成的。父母有父母的一套价值观念,孩子有孩子的一套价值观念,而且互相不了解,如何能不产生冲突和矛盾呢?及时而有效的交流,是避免两代人产生代沟的有效方法。而实现两代人的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时常与孩子商量。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某件事,大人和孩子各自的观点都被摆出来讨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不断修正个人的偏见,最后达成共识。孩子得到了大人的尊重,大人也了解了孩子的思想观念,和谐的家庭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长此以往,父母与子女就会了解得越来越多,而且能够互相约束,剔除不和谐的成分,逐渐形成一致的看法。就算不能达到亲密无间的地步,至少两代人都学会了互相谅解、宽容、认同和尊重,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还在抱怨孩子不理解你,老跟你作对,那么就先想想自己是否理解和尊重了孩子吧。
父母应该这样说的话
孩子拿回了成绩单,你的眼光不要只盯着他考得不好的科目,还要看他考得优秀的科目。把“数学考得这么差,还有脸回来见我”这样的数落改为“语文考得不错嘛,数学得加把劲哦”,应该不会太难吧。当他本以为要挨骂的时候,你给他称赞与鼓励,孩子会为你的理解而感到惊喜,为不让你失望而加倍努力。
不能妥协于孩子的撒泼耍赖
您不应该说:好吧,别哭了,改天妈妈给你买。
  您应这样说:你这个要求很过分,妈妈不能答应你。
  您不应该说:今天不行,明天好吗?
  您应这样说:等你用得着的时候,再买不迟。
  孩子撒泼耍赖时,不要随便满足他
  也许你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
  商店里,卖玩具的柜台前,小孩子看上了某个玩具,说他的小伙伴们都有,缠着妈妈要买。妈妈好言哄他:“这个玩具不好,我们去别的地方买。”或者说:“今天妈妈没带够钱,明天再来买好吗?”孩子不依不饶的,非要买。妈妈这时来气了:“今天说不买就不买,跟我回家去!”好了,孩子倔脾气上来了,哇哇大哭起来,甚至赖在地上,乱踢乱闹,死活不肯起来。最后,妈妈实在没办法了,为了哄住孩子,只得把玩具买下来。
  没错,孩子是暂时给哄住了。但是下次呢?
  尝到了“甜头”的孩子,找到了对付家长的最有效的“武器”,他在下次还会继续使用,甚至会使用得登峰造极。孩子学会了耍这种小聪明,他的要求会越来越离谱,那时,家长更拿他没有办法了。所以,要在一开始,就让他知道:无理的要求,即便是撒泼耍赖也不能得到满足。
  不要给孩子开空头支票
  有的孩子好哄一些,爸爸妈妈说一句“回头再说”“过几天再买”,就立即破涕为笑。他们相信父母不会骗自己,期待过几天,玩具就真的给买回来了。事实上,父母也不过是为了暂时摆脱尴尬局面,向孩子扯了个谎,开了一张不兑现的“空头支票”。
  可是,在孩子心里,父母的话是值得信赖的,他对这个承诺充满了期待。倘若父母真的不兑现,可以想见,他会是多么难过和气愤。父母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许会瞬间坍塌。这种欺骗的“战术”,除了伤孩子的心、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还有什么好处呢?况且,这种手段也只能糊弄孩子一两次罢了。
  同时,还应注意,父母以“回头再说”这样的话回避与孩子的对立,想借时间让孩子忘记自己说的话,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不与孩子产生矛盾的目的,这么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父母敷衍了事,不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孩子也没有思考的机会。
  给孩子一个拒绝他的理由
  孩子虽小,但也不是不可理喻的。在他无理取闹的时候给他一个可以相信的理由,他会听进去的。
  对于脾气实在很倔的孩子,家长大可把他带到一个人少的地方,给他时间,让他闹够闹累了,再郑重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一般来说,孩子都是懂道理的,只要父母给的理由充足、有说服力,他肯定会乖乖听话。比如,孩子耍赖皮,硬是要买玩具,你可以告诉他:“这个玩具太贵了,我们回去和爸爸商量一下,再来一起买,好吗?”或者说:“这个玩具要等你大一点才可以玩,明年你过生日的时候买给你。”在充分说明理由的同时,也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个玩具不适合你玩,咱们去买小人书看怎么样?”
  总之,你得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同意的事,总是有其道理的,而不是刻意跟他过不去。
  小贴士
  如何增强孩子的满足感
  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等待实现的心理过程是成正比的。梦寐以求而终于得到时的喜悦,和想要的当时就得到时的喜悦,是有天壤之别的。给孩子买玩具也一样。当他想要火车、布娃娃时,父母立即答应,孩子获得满足的程度就会降低,也不会产生视如珍宝的惜物之情。同时,也难以培养“忍耐”这种十分重要的素质。
严厉管教孩子要说明理由
您不应该说:说了不能去,就是不能去,没有为什么。
  您应这样说:不是妈妈偏不让你去,是因为那个地方正在装修,太危险了。
  您不应该说:这件事你就得听我的,问那么多做什么!
  您应这样说:你还太小,不明白这些原因,等你长大了,就知道妈妈为什么这么做了。
  强词夺理没有说服力
  “大人说的话你还敢不听?”
  “妈的话你也不听吗?”
  “我是你老子,我说怎样就怎样!”
  不少家长还不知道或不习惯以平等的身份说服孩子。孩子反驳或辩解几句,大人、父母的身份就被当作一种打压孩子的王牌。这是典型的强词夺理。以看似权威的身份来威压孩子。
  没错,这一手段很见效。孩子什么也不说,乖乖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了。那也不过是他无力反驳和反抗而已,并未心悦诚服。他仍会在内心里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且还多了一份对这种“霸道”的反感。
  向来强词夺理都是不能服人的。好比两个人吵架,往往理亏的人叫声最高,希望借声势压人。父母在说服不了孩子的时候,以权威身份来压服孩子,实际就表明自己已经到了“理屈词穷”的境地。稍微懂事一点的孩子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可不要把他们当傻瓜。
  何况孩子天生就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越是强制他做什么,他越不愿意做。你越是不讲道理,他越不会信服你。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不管你要求做什么,他都想和你对着干。
  再说了,孩子又不是无赖。你跟他讲道理,他不会不听。能说服他,他一定会乖乖地听你的话。比如孩子提出某个要求,而你又有难言之隐,大可不必沉下脸来呵斥“不行就是不行”,只要说一句“你还小,不明白这些原因,等你长大一点,妈妈再告诉你”,孩子自然就能理解。如果他仍然对那个要求恋恋不舍,你也可以提出新的主意,转移他的注意力。
  聪明的家长会让孩子心服口服,相信你也不希望给孩子一个蛮横无理的印象。
  不要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权利
  父母强词夺理,以个人威严来压服孩子,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后果。有的孩子天性软弱一点,平时惧怕父母。所以父母说什么都乖乖听从,而自己从不考虑对错好坏。
  “妈妈的话你也不听吗?”这样的话,就是说“妈妈的话必须绝对服从,没有道理可讲”,暗含的意思是“除了听我的,不要再想这想那”。好吧,有的孩子就真的惟父母之命是从,为了不惹父母发怒,就一切照办。
  父母可以用这种手段把孩子培养为“听话的孩子”,但同时也是培养了一个没有主见、没有判断能力,甚至唯唯诺诺的人。
  面对父母的这种不讲道理,孩子有时会忍不住加以反驳,因为他有他的想法。这是好事。父母明智的做法是认真听听孩子的意见,给予适当的评价,然后再耐心地讲明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理由加以对比,能领悟到一些是非对错,这是非常重要的。
  何况,父母往往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处境。有时也许是误会了孩子,一句“你就得听我的”这样的话,会特别伤孩子的心。因为他不仅得不到理解,而且还被强迫遵从父母的意思
指出孩子的错误要心平气和
您不应该说:叫你不要到处乱扔垃圾,你长耳朵没有!
  您应这样说:孩子,要是每个人都像你这么把垃圾到处扔,那我们生活的地方会多么脏啊。您不应该说:那些东西家里又不是没有,你还去跟小孩子抢,丢不丢脸啊。
  您应这样说:跟别人借来玩一下可以,但是不可以去抢呀。
  孩子犯错误是件很平常的事
  先来看一个例子。
  孩子在院子里踢球,一不小心,球被踢飞了,砸到窗户上,玻璃全碎了。这时正在做家务的妈妈火冒三丈:“早就说了叫你不要在院子里踢球,你就是不长耳朵,现在也不长眼睛,以后你再在院子里踢球,看我怎么揍你。”本来准备向妈妈道歉的孩子,被妈妈这么一顿数落,觉得挺委屈的,也对妈妈感到失望。从此后,不论妈妈说什么,他根本听都不听了,更别说放在心上。这就是失败的教育。
  在生活中,谁不犯错呢?大人难免,何况孩子。而且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哪些是应该的,哪些是不该的。他们有时候犯错误甚至都是无心的。很多时候,是大人夸大了孩子的错误,把不严重的事弄得非常严重,自己生不必要的气不说,还让孩子无辜地受责骂。
  父母教育孩子,首先就应该把孩子犯错误当平常事来对待,对他们犯错误表示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孩子因犯错误带来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对孩子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指出孩子的错误要心平气和
  过分的或者不问缘由的指责,会使孩子畏畏缩缩,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乖僻的性情。想想,犯了错的孩子,他内心里本来就很害怕,担心挨骂、挨打,有时可能不是他故意的,想对父母解释,而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数落,他在对父母产生恐惧感的同时,还会感到失望,觉得父母并不理解和宽容自己。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只会越来越疏远。
  父母的责任就是在孩子犯错误时,及时给予提醒,制止他们的这种行为,引导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家长自己首先要冷静。所以不论有多气,都必须压住怒火,先弄明白整件事的经过,了解孩子是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犯错,错到了什么程度;然后再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他怎么不对了,应该怎么改正。
  就像开头举的例子,孩子踢球打碎玻璃,完全是因为不小心,并不是他故意要这么做的。就算砸碎了玻璃,也不用对孩子侮辱加威胁的。
  如果妈妈能平心静气地对孩子说:“院子不是踢球的地方,妈妈以前就告诉过你的,你看,现在砸到玻璃事小,要是砸到人了,多危险呀。以后要到球场去踢球,记得要注意自己和别人的安全。这话妈妈只说一遍,你要记住哦。”那么孩子不仅能知道怎么错了,还会把妈妈的教导记在心上,以后也不会再犯了。
告诉孩子:你可以失败
您不应该说:这次期末考试你一定要考好,再考砸了,你就别想上学了。
  您应这样说:孩子,放松些,考试考得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你尽了力。
  您不应该说:儿子,明天的比赛一定要拿第一!
  您应这样说:孩子,勇敢一点,失败了也没关系,不就是一次比赛嘛。
  把失败的权利还给孩子
  做父母的,往往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天天在孩子耳边念叨:成绩要好呀,要努力呀,不能掉队呀。一到考试的时候,更是比孩子还着急,不厌其烦地嘱咐孩子一定要考好,不许失败。
  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真的对孩子有害无益。
  没有谁能事事成功的。也不是任何事一次就能做好的。
  孩子只是孩子,他没有生活的阅历与应验,他还处在人生中最初摸索的阶段。他有权利失败。
  哪个做父母的不是在磕磕绊绊中走过来的?那么,也请宽容孩子吧,把失败的权利还给他们。允许孩子失败,就等于是给了他锻炼自己意志力的机会,也给了他增加自己阅历的机会。
  其实,在生活中,让孩子适当地承受一些失败是很必要的。作为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失败的可能,失败并不可耻,更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不敢面对,不去改正不足。
  父母要有“失败即教育”的意识
  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往往是只看到了失败的一个方面,把它看成是丢脸的事,却忽略了失败的价值和意义。
  父母应该有“失败即教育”的意识。
  孩子失败了,但是他获得了“痛苦的体验”,将来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同时,他也有了挑战困难的契机。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就是一个锻炼自身,慢慢成熟的过程。他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
  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脆弱的心理会渐渐定型,有一天当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时,会惊慌失措,甚至一蹶不振。
  人生缺少了磨练,想取得永久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做一些事情,在失败的磨砺中,锻炼出胆量,摸索出经验。
  有时,父母就算知道孩子成功的几率很小,也要让他做做看。
  告诉孩子:失败了没关系
  生活中,父母常为孩子的错误和失败担心、着急,害怕孩子下次再犯,有时就忍不住地警告孩子:“你到底要这样失败多少次?”可是父母是否想到,给孩子“不许失败”的压力,孩子的心理负担会更重,情绪也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不但不能够从失败的状态中走出来,甚至更糟。
  运动心理专家有这样一个发现:在重要比赛时刻,如果一味地给运动员施加压力,不但不能鼓舞士气,反而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水平。但是,如果将很重要的目标简单化,淡化比赛的紧张情绪,那么运动员就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很容易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同理,在关键时刻,我们也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心理氛围。
  孩子考试或比赛之前,不要催着孩子去学习,可以允许他们适当看看电视,跟别的孩子玩耍。也可以带孩子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跟孩子聊聊天,表现出对考试成绩或比赛结果不在乎的态度。尽量让他们脱离紧张的气氛,调整好状态。父母的这种态度会让孩子心里轻松起来,并大受鼓舞。压力释放掉了,真正的水平才能发挥出来。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失败,也跟父母施加了太大压力有关。
  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不应劈头盖脸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是人人都可能碰到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勇敢、聪明的人应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这其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效应: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那么,请你也给孩子这份信任吧。
不好回答的问题也要有交代
您不应该说:小孩子不需要懂这些!
  您应这样说:孩子,这个问题很复杂,等你长大一点了,妈妈再告诉你。
  您不应该说:告诉你了你也不明白,一边玩去。
  您应这样说:这个问题妈妈也说不好,等明天弄清楚了再告诉你好吗?
  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做父母的可以想想这个问题:
  如果在一个咨询台询问一件什么事,但是对方只是随便敷衍几句来搪塞你,你会是什么心情?如果每次都碰到这样的事呢?你又会怎么想?
  估计你除了气愤,多碰壁几次后,再也不会去咨询什么事了。
  那么,由己及人,也来想想孩子们吧。
  孩子天生好奇心强,有时他们也没有途径去满足好奇心,便只好拿不明白的事去问父母。而父母们往往觉得他们只是在没事找事,问的问题实在多而无聊,甚至可笑。有时,大人又因为工作忙或者孩子的问题实在难以回答,便应付说“现在忙,过一会再说”或者“你自己想吧”。有时大人实在恼了,没好气地说:“你问我,我问谁去?”
  这样的态度,首先,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如果经常这样,孩子会逐渐变得对身边的事物失去兴趣,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大脑会趋向于迟钝。其次,会影响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因为孩子会觉得父母根本就不关心自己。
  奉劝家长,要“孩子优先”。无论多忙,无论孩子的问题多么可笑,多么难以回答,都要认真地对待。这样,不仅使孩子的求知好奇心自然地得到发展,也能确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协调关系的基础。
  无论如何,要给孩子一个答复
  孩子的心理没有那么复杂,有时提出一个问题来,却让父母难以回答。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有的家长正在烦心,孩子一问,便没好气地说:“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玩你的去!”或者说:“这不是你要知道的事!”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态度。毕竟,大人之间的纠葛,跟孩子说了无益,何况还讲不明白。
  但是,一定非要用这样的话来把孩子的问题顶回去不可吗?就没有别的更好的方式?
  有的孩子天性敏感,内心脆弱,好不容易有了兴趣问问父母,却碰了一鼻子灰,他的心里该是多么难受。而且很可能在潜意识中害怕再次受到伤害,而再也不问父母问题,甚至疏远父母。这样的次数多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不断淡化,交流与沟通的和谐关系被破坏。长久下去,孩子的心只会离父母越来越远。
  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接纳孩子以及他的问题。即便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也要对其提问表示出关心,并明白地告诉他,“你等你长大了自然会明白”或者“这个问题太复杂了,等明天妈妈弄清楚了,再告诉你好吗?”当然了,你说到就要做到,不能敷衍孩子。
  也许孩子提问并不一定就是要一个准确的答案。他们的快乐有时在提问这个过程,而不是答案本身。所以,父母对孩子提问有个交代,孩子心理上就获得了被接纳被重视的满足感,他的好奇心及对父母的信赖会慢慢地发展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千万不要随便乱说,胡诌一个答案。尤其是一些涉及科学知识的问题,一定要自己弄清楚了再告诉孩子。
如何鼓励孩子学习
您不应该说:学习是第一位的,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
  您应这样说:要努力学习,但是也要注意身体。
  您不应该说:题目再难,只要多花时间,就一定能解出来的。
  您应这样说:用功学习是好事,不过要量力而行,别让自己太累。
  学习、玩、健康,对孩子来说都一样重要
  有个朋友,谈到他的父亲,总是感叹父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其实说起来也不过是一件平常的小事。
  他父亲平时工作繁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有一次父亲偶尔闲下来了,跟他谈话,末了说了这么一句话:“我都没怎么管你,一来我忙,二来我看你也很努力,功课不错。不过呢,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别搞垮了身体。”
  这个朋友当时正上高一,成绩中上,平时玩得特别疯。父亲这一句话,让他心里觉得愧疚不已,但是又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绝对的信任。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父亲的信任和关心。事实上,他后来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一句话感动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并不是天方夜谈。很多孩子的人生,也许就因为父母的一句话而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学习的问题,一直是父母和孩子的心头结。父母眼里只有成绩,孩子老是担心成绩差遭父母骂。父母要孩子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而孩子除了学习,还要玩乐。
  孩子们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赶快写作业去!”学习真的就重要到那种地步,宁愿以孩子的健康和快乐去换取吗?
  每个大人都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应该能够理解孩子好玩的天性。
  对于孩子来说,玩乐和健康跟学习是一样重要的。有健康的身体,有玩乐的轻松,才有精力把学习搞好。健康是资本,玩乐是放松。家长必须明白这一点。不要随便地就呵斥孩子“你给我学习去”。
  让孩子在鼓励中感受到关怀
  既然家长是要鼓励孩子学习,那么肯定是不希望孩子讨厌学习。
  但是想一想,孩子如果每天回家都听到父母说:“好好学习去吧!”心里该是多么厌烦!他会觉得父母除了关心学习,根本不在乎他本人。这个时候,他对学习哪里会有好感呢?
  鼓励孩子学习,首先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认为他可以做得好,其次是要他量力而行,除了学习,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太劳累,不要太强迫自己。孩子听了父母这么说,感受的不仅是鼓励,还有来自亲人的最真诚的关怀,这会让他心里觉得温暖。同时,学习带给他的压力也因此而化解了。
  鼓励孩子学习也要因人而异
  当然,鼓励孩子学习,也并不是光一个理儿就行得通,还得就具体情况而定。
  有的孩子特别贪玩、调皮,父母就要因势利导。比如孩子玩累了,可以对他说:“歇一会儿,去做功课吧,做完了功课,可以玩得更开心了。”
  有的孩子内向,或者成绩不好,每天一回家就只顾着埋头苦读,父母就必须想办法让他多跟其他的孩子一起玩,或者带他出去玩,让他减轻学习带来的心理上的负担。孩子做完了功课,你可以对他说:“现在功课做完了,你可以出去玩会儿,让大脑休息一下。这样明天才有精神学习新的功课呀。”或者说:“学习是很重要,但是不用这么拼命,咱们不急,一点点来。该玩儿玩,该学学。要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先了解清楚孩子的性情,再来对症下药吧!
将命令改成建议
您不应该说:去,帮妈妈把碗刷了,你反正没事。
  您应这样说:孩子,妈妈现在有点忙,你能不能帮妈妈把碗刷了。
  您不应该说:还不赶快去学习,还看什么电视!
  您应这样说:好了,动画片看完了,你不打算去学习一会么?
  您不应该说:我都说了不许看电视,你怎么不听呢?
  您应这样说:爸爸在休息,看电视会打扰他的,你先看会书好吗?
  命令的口气会养成孩子怯懦的性格
  想想,谁能忍受一个人老是对自己颐指气使,动不动就要求你给我这样、你给我那样?做父母的也不喜欢有个人成天这么对自己吧?
  命令是一种单方面的交流,只顾及自己,而不考虑别人。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是孩子的家长,我有权命令他。”这就是一种完全不替孩子着想的观念。孩子只是个孩子,并不是奴仆,他跟父母是平等的关系。他也同样是一个个体,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如果父母指望在对孩子的命令与呵斥中建立自己的威信,那他就等着尝失败的苦果好了。
  没错,很多孩子对家长惟命是从,但是他内心里就一定接纳了这样的命令吗?他不过是无力反抗而已,等到这种情绪在心里积淀到一定程度,爆发出来就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这是第一个不容忽视的。
  一个生长在专制的家庭中,长期听着父母的训斥“你给我听着”“你给我去……”的孩子,他心中就可能形成一种对强者惟命是从的习惯,养成怯懦的性格。这是第二个不容忽视的。
  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没有孩子是喜欢听着命令长大的。
  建议的口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时,往往会说成“你要给我……”的命令型。这样的命令,并未考虑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或反感。
  如果把这样的命令改为“你能不能……”“你试着……如何”这样建议的话语,会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在跟自己商量,在征求自己的意见,他首先会觉得自己是受了重视。在心理上,他更容易接纳父母的要求。同时,他也会随着父母的引导,郑重思考要做的事,做出决断,并考虑该如何做,这对他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也是一种有益的锻炼。
  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有意识地提出选择项,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比如,孩子在家里无事可做,千万不要动气命令他:“马上给我看书去!”而应该问他:“你不打算去看会书吗?”孩子会自己去考虑是要听父母的,还是该干别的。总之,他会慎重对待家长的话,而不是产生反感。
都是孩子的错吗
先来看看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子,有一天偷了爸爸钱包里的钱出去买东西吃,被爸爸发现了。爸爸把他叫到跟前,命令他跪下,气冲冲地说:“这么小就开始偷东西,长大还得了。偷东西是犯罪,你知道不知道?这次的事爸爸不能饶你,你给我站到院子里去,站一个小时!”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院子里寒气逼人。小孩子在院子里站了不一会儿,就开始哆嗦起来。爸爸看着孩子的可怜样儿,突然意识到,孩子犯这样的错,根本原因不在他,而是自己平时就没有好好关心、教育过孩子。这时,他也站到儿子身边,对儿子说:“孩子,偷钱是你的错,但是把你教育成偷钱的孩子,是我的错。我更应该受惩罚。爸爸罚自己站一个小时,你只要站半个小时。”父亲的认真和惩罚分明,打动了孩子的心。此后,孩子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
  大人往往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只要孩子犯了错,就光顾着训斥、责骂,认为全是孩子不好、不听话,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孩子犯错,自己有没有责任?
  倘若孩子能自己成长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还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做什么?很多时候孩子犯错也是父母自己忽略了对孩子的引导,或教育方法不对。
  做父母的,要善于从孩子的问题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让他也学会客观考虑自身行为。一个人只有能客观对待自己时,才能主动考虑改变自己的行动。
  家长有错,也必须道歉
  一直以来,做父母的都有一种观念,认为在孩子面前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即便是自己真的错了,也加以掩饰或搪塞,认为承认错误,会失去做父母的威信。
  父母是孩子的表率,那为什么不在孩子面前光明磊落?为什么不以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人无完人,谁都可能犯错,但是重要的是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且知错必改?
  大人在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时,更重要的是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无论谁犯了错误都应自己去承担责任
  所以,孩子错了,父母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犯了错,是不是自己的责任。倘若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那么就应向孩子坦言,并且道歉,然后再来说孩子的错。这样做,不仅取得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而且家长的言传身教也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犯了错误没关系,重要的是敢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再回头看看前面那个例子,如果做爸爸的只惩罚儿子,而看不到自己的失职,将会是什么后果?儿子有可能在心里怨恨爸爸,从此再不学好。这样的教育实在是失败得彻底了。
赞扬孩子不要太过
您不应该说:嗯,真不错,你的画赶上大师的水平了。
  您应这样说:这朵花画得很逼真,蛮好看的。
  您不应该说:你今天好乖呀。
  您应这样说:你今天把房间收拾得真干净,谢谢你,孩子。
  赞扬也要适度
  “写得真好,孩子,你简直就是个小诗人!”
  我们经常听家长这样称赞孩子。
  在大人的意识里,表扬孩子,会使孩子开心,可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因为这种赞美而更听话。
  事实是这样的吗?
  没错,我们现在提倡多表扬孩子,但是多少父母注意到正确的表扬方法?对孩子,并不是事事都要赞扬,也并不是赞扬越多越好。称赞不当的结果,会使孩子产生紧张的情绪和恶劣的行为。
  有的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你好乖啊!”
  可是孩子有时觉得他心目中的自己并不那么乖,这样夸他反而让他心里有压力,因而对父母的称赞产生了反感。所以,他得到的赞扬越多,为了表现“真正的他”,就可能有越恶劣的行为。心理学家H?G?吉诺特通过研究发现,“幼儿受到过分表扬,觉得自己不值得表扬,反而感到不安”。
  做父母的,可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就是那么好哄骗的,你说的话几分真几分假,孩子心里也有数呢。赞扬太过,他会觉得父母没有诚心,很虚假。时间长了,他很可能根本不把这些称赞的话放在眼里,也会对父母产生心理上的反感和排斥。
  另外,过分的赞扬会显得很抽象,孩子听了,也未必能真正理解自己所得到的肯定。
  所以,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刚刚诚心诚意地表扬了孩子,他就又开始不听话,故意弄些恶作剧;或者,你表扬了他,他根本理也不理。
  称赞孩子的原则
  作为父母,应该明白:赞扬跟药品青霉素一样,不是拿起来就能用的。必须遵守使用的量和度,并注意可能产生的过敏性反应。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赞扬孩子应就他的努力或成绩而说,不要涉及到他的个人品格。
  举个简单的例子:
  周末的时候,孩子把家里打扫收拾了一番。妈妈看了,只需要对他说:“家里今天可真干净,看着叫人心里舒服。谢谢你,孩子!”就可以了。
  像其他什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今天真是乖呀!”这样的话,就不必当面对孩子讲出来了。
  说起来,孩子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他内心里也十分地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至于自己是否“了不起”、是否“乖”,他也许根本没想过。父母的赞扬只需中肯就行,孩子也能在这样适度的称赞中自行演绎出他的品格,不需要父母来给予某种肯定。
  过分赞扬可能娇惯孩子
  难以想象,一个在生活中听惯了好话的孩子,将来对自己会有清醒的认识吗?长大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或意见吗?
  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甜言蜜语里。
  适度适时的赞扬,对于鼓励孩子,帮他们建立自信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过度、过分的赞扬,往往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总是做得很好。于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做的事。将来也未必能经受挫折和批评。
  要记住,赞扬,只是对孩子努力的肯定,也许只要那么一点点就够了。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