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二分明月在扬州

时间:2023-05-1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江凤鸣 点击:

  走进扬州的时候,节气已是白露。在这临近仲秋的月夜,天上没有云彩,格外澄净,深邃的夜空里,只有几颗闪烁的星星。“二分明月扬州梦,一树垂杨四百桥”.走进扬州,我不为那传说中倾倒隋炀帝,让他丢了大好河山、大好头颅的琼花;也不为寻访史志记载里,因皇帝娶妃,那曾令万人空巷,如今湮没无闻的田家巷,只为那轮旧时月,那轮月,张若虚诵过,杜牧叹过,如今依旧在二十四桥桥头的柳梢上挂着。

二分明月在扬州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样的诗意,这样美丽的意境,读罢,诗书放下,心却放不下。我知道一千年的时空是没法穿越的。即使能够穿越,又怎么与古人对话?但是,大唐的那轮明月还在,淮左名都扬州还在。古人尝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曾经是个奢靡的去处。那儿的竹林佳处、芍药桥畔、绿杨小巷,曾经有红袖倚楼。那儿有垂杨倒映、虹桥如画的瘦西湖,有美若天仙、温润胜玉的琼花,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淮扬菜,还有“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的郑板桥。

  秋风带了凉意轻轻吹拂,便有竹叶稀疏地飘落。月光从枝叶间撒下来,水面上闪烁着粼粼银白。瘦西湖岸边的树木,隐隐地在水色的月光下挺身而立,拖着长长的阴影,仿佛当年吹笛玉人,拖曳长长的裙裾。月辉映照在人的眼帘中,清丽而柔和。千百年来,她一直就是这样的含情脉脉。白天残余的暑热,已经在银辉中化解,化成凉爽的风在树梢竹节间唱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走进月光融融,水天一色的瘦西湖,我的心中多了个疑问:天下明月多矣,缘何三分明月,独给扬州二分?

  扬州当地的朋友说,把天下明月划作三分,独给扬州二分的是大唐浙江诗人徐凝。徐凝为人低调,生平轶事很少。只晓得他是唐宪宗元和进士,做过金部侍郎。据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曾去开元寺观赏牡丹,见到徐凝的一首咏牡丹的诗作,大为赞赏,邀与同饮,尽醉而还。可见徐凝当年诗名之盛。

  徐凝是否在扬州做过官,史实已无可考,但他肯定是来过扬州的。扬州的明月一定是给过他深刻的印象。他的《忆扬州》,只有短短四句: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先生就用这短短四句古诗,写尽了扬州美女梨花带雨,令人梦绕魂牵的美色;扬州月色明丽洁净、独树一帜的可爱。先生以其走火入魔般的痴情,就这样荒诞地把天下月色分成三分,又将其中的二分慷慨地送给了扬州。自此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扬州人就把自己这座江南城市,代称为“二分明月。”

  对于徐凝的慷慨,扬州人也不吝啬。作为回报,他们把扬州的一座城门,命名为徐凝门,把城中的一条路,命名为徐凝大街。隋唐以降,来过扬州的文人墨客如过江之鲫,灿若繁星,与之相比,徐凝称不上是最有名的诗人,却唯有徐凝享有这份殊荣。

  同是送人二分明月,元代的大诗人萨都刺就远不如徐凝幸运。他曾在泉城济南写过一首《寄李溉之》的诗,其中写道:“天下三分秋月色,二分多在水心亭。”这水心亭正是建在济南城中的大明湖上。但是强悍豪爽、尚武阳刚的济南人,对这“两分月色”似乎没有什么热情,他们不仅从不以“二分月色”自诩,而且很快就忘记了萨诗人的美妙诗句。

  这或许就是中原汉子与江南士子的不同吧?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情怀,决定了齐鲁大地所特有的豪迈气质,决定了他们自古以来对太阳神的崇拜,他们更喜欢象征蓬勃朝气的太阳。而扬州人深入骨髓的那种江南文化的贞静,那种温柔似水的品性,使得他们更喜欢清丽婉约的月亮。

  走进一个小亭坐下,看月影在水面上轻荡,微微的风吹起圈圈涟漪,涟漪把亭影、树影轻晃。月辉长泻,湖水长流,沧海桑田,人事代谢,留不住英雄美人,留不住匆匆时光,唯有一轮明月,阴晴圆缺,留下悲欢离合的故事、传奇,供渔樵唱晚,村姑闲说。

  扬州古称广陵,明代戏剧家王廷讷写过一部杂剧,名字就叫《广陵月》。“不意蓝桥重得遇,乘月色照婵娟。我和伊缘分应非浅,似延津剑会,合浦珠还。”说得就是唐代将军韦青与歌女张红红悲欢离合的故事。他们在广陵街头相识,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相谐似鱼水。却不料红红却被正在为唐明皇寻找宜春院歌头的李龟年撞见。那李龟年相当于今日国家歌剧院院长,听了红红一曲歌罢,惊为天籁,疑似仙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