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走向成熟的健康和茁壮(代序)

时间:2023-06-2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贾兴安 点击:
2016中国年度作品·散文(全文在线阅读) > 走向成熟的健康和茁壮(代序)

    ——2016年散文不完全印象

    贾兴安

    2016年的散文创作,如同我们的日常生活,继续呈现着平静、温和、健康、成熟、蓬勃向上的趋势。

    事实如此,散文写作一如我们大家过的流水般的日子,不需要总是那么亢奋、激动或者是呐喊、争斗,因为那是毫无意义的,白白浪费和消耗我们的时间、精神和气力。人生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漫长的时光里,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将内心的情感和启动的步履抻开拉长,力戒浮躁地去逐渐适应这个时代,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岁月里渐行渐远。有方向,有定力,能坚守,持之以恒,人类生活与文学创作亦然。

    因此,散文就是人生,人生即是散文。人生的意义,就是散文的意义。

    如果非要盘点2016年的散文创作,我们只能站在这个节制点,回溯从前散文的一度浮躁和这些年散文真正回归到创作实践者的清醒、明白和自觉,终于知道,散文与我们的人生,原来是风雨同舟,并驾齐驱并且血肉相连的啊。

    但从前不是这样。我们不妨稍稍回溯一下从前的散文发展状况。从前,也就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到新世纪初吧,散文界那些曾经的“文化散文、女性散文、小女人散文、学者散文、官员散文、大散文”等概念、口号、现象或者说标签,着实“红火”和“热闹”了一段时间。在一些散文来稿中,作者干脆就标榜自己是什么什么散文,希望引起编辑的重视和青睐。现在看来,显得有点滑稽可笑,也可以说是不成熟的表现。在那个时期或阶段,这些散文创作现象也许确实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某一类的写作群体或类似的文体。但是,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为其“归类”呢?还有“没有文化”的散文吗?女性、小女人、学者、官员不都是我们其中的一员吗?如果“学者散文”概念可以成立,那么“学生散文”“公务员散文”可否?什么是“大散文”和“小散文”呢?题材“高大上”的就大?还是写的字数多篇幅长了叫大?还有争论了好几年散文的“真实”与“虚构”问题,似乎都偏离了散文创作的本质意义。这种只在写作群体或叙述方式上归类,而忽视散文精神内涵的做法,曾一度误导和制约了散文创作的发展,使众多的新老写作者迷茫,无所适从。

    现在,散文创作完全摒弃了以往非创作本身的“浮夸”“模仿”“跟风”和“好大喜功”之风,经过几年的反思、自我调整和实践,如今呈现出空前成熟、健康、茁壮之态。

    成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知道了散文写作的意义。也许,我们对散文的意义有多种解释,对散文的期待也是多种多样。其实,只要稍微思考一下,用最简单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散文创作,就非常便于理解了。我个人以为,散文的意义,就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散文的意义就是什么。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和回答,人生的意义藏匿在各自的心中,散文亦如此,用写作或者说用文学来阐述或诠释自己的人生。如今的散文写作者,基本上不受外界的干扰,都能以处变不惊的心态,踏实、冷静地来表述自己的个人经验和生活状态,向读者传达独属于自己的民间记忆和现实感悟。因为这些是他们刻骨铭心的人生屐印,他愿意叙述出来与读者分享,以期让大家共同唏嘘慨叹并汲取人生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人类生活更加快乐和美好。正如托尔斯泰所说:“艺术是生活的镜子,是情感的传递。”人生即文学,情感即散文,没有疑义,不需要别的标签和定义。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是一种良好的状态。俗话说的“无病即健康”用到如今的散文创作上也是合适的。散文写作者们不再装腔作势了,不再“好为人师”了,知道文章该怎么写了,不再跟风和模仿,也不再标新和立异,更没有统一的方向,没有权威和“大伽”。无论名家还是新秀,都能站在同一个写作的起跑线上,谁也别代表哪一类写作了,重在个体真实的感悟和体验,真正“把心交给读者”。没有经历没有真情没有思想和智慧,文字再“花哨”只能留下“卖弄”之嫌。“有病”的写作者或者作品,读者一眼就能发现,也没有平台让“病人”和“病文”大行其道。社会生活总体是健康的,散文创作总体也是在健康地发展和前进。无风无浪,无风无火,不事张扬,不为物喜,不以己悲,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基本抛弃了“公文式”和“程序化”的熟语及套路写作,是当今散文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似乎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安宁、踏实、平静地写作。如同人的生命,情绪上没有大起大落,身体上没有暴烈行为,才有可能长寿。所谓的写作激情,是表达的投入状态,作者的思想和内心,必须是清醒和冷静的。希望散文创作就这样继续健康成长下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