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立春元宵喜相逢

时间:2023-02-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毛毛雨 点击:

  立春与元宵相连在一起,听讲本世纪共有六次,象我这个年龄恐怕就只能遇到这一次了。心中有些小小的激动, 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回乡行,在阳光明眉,春回大地之时,踏上故乡的土地,有一种说不的喜悦。 南宋号称“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有几首写立春元夕的诗,其中有一首:《菩萨蛮·元夕立春》

  “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绮丛香雾隔。犹记疏狂客。留取缕金。夜蛾相并看”。古时人对立春与元宵都是十分重视,它的到来也是有各自的方式庆祝。立春元宵时,我们老家上了年龄的人会在元宵佳节前一天剪纸、绢、金银箔制成小旗儿、小人、小鸟等形状,挂在花下、贴在窗户,堂屋双开门的两边,也有把它戴在鬓发上,作为辟邪物。相邻两家也会将其相互赠送,有些家人不会剪纸,会跑过来学习,令迎元宵的气氛更浓烈。这就是诗中所写的“留取缕金”。这些都是儿时的记忆了。现在,街上都有卖的,工业化的制作,呆板也不好看,失去了人情味,买回来祭奠用用,再也没有新鲜感,加之会剪纸的手艺基本没人传承下来,年轻人也不知道那些东西用来做什么,有啥含义。

  今年,家乡的元宵节实际上是很热闹的,政府组织居委会进行了精心准备,耍龙灯,踩高跷,跳广场舞……。 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人们此刻已经忘记了这三年疫情的艰难日子,一心想要重心过一段正常的生活,烧纸,点香;贴纸花,放鞭炮。把门前,身上的邪气一扫而光。

  夕阳醉了乡村的山野,鞭炮的隆隆声,纸烛燃烧的烟雾在森林的上空枭枭升起,这都是在外打工的游子回来了却心愿,祭奠祖先寻找心灵的慰籍。我也是其中之一吧!

  实际上我们村在家务农的人也剩下不过三十余人,大多数都年过花甲,他们也无多少心思把钱花在这些花样上。

  今年天旱,田里的麦苗枯黄,卷心虫把大片的麦苗损坏,农民们背着药桶正在给麦苗喷药,从快要见底的池塘里挑水浇田。如果不抢这几天时间整个麦田就毁于一旦,没有收成的日子多可怕,在大山深处的农民还是很苦的。

  看到这些心里酸酸的,在祭奠完祖坟的回家路上,经过我们父辈们用过的水井,它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猛然发现它孤零零的在一片光秃秃的堰塘中间站着,一问才知道是搞水利建设扩塘的“杰作”。要不是这口井水丰盛,早就填平了。

  曾经这口古井被树木包围,相嵌在井沿的古老石板,镂空的井壁石砖,泉水从石缝里潺潺流动涌井口下的小孔,一路流下小山坡,溪边柳絮下垂,在风中飘逸,多美的景色,他们为什么给毁了呢!呆板的水泥柱立在那里,一根黑色橡胶管把井水引,经过下山分配到家家户户。

  这种现象可能在农村还很多,保留一些古迹合理修缮,给乡村多留一些记忆,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的需要。

  我还看到与环境不协调的是另一种现象,就是大修坟墓,给本来与自然环境十分协调的土墓用大理石圈起来,与这片森林格格不入,这都是在外打工人回来干的事,有钱了在乡里乡邻显摆一下,可他们不知道这座坟墓从此再也吸不进去阳气了,与周围的环境势不两立。反而是对祖宗的不敬呀!

  晚霞再一次告别山野,挑水浇田的农民还忙着 来来回回,他们心里装着的是麦浪滚滚,白馍香甜,林子中的墓碑也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是他们用勤劳在孝敬先祖,他们在用传承缅怀亲人。

  不由让我想起范成大的另一首诗元夕》

  “药炉汤鼎煮孤灯,禅版蒲团老病僧。儿女强修元夕供,玉蛾先避雪。”

  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家乡元宵节前夜的热闹胜过元宵节当天,春的气息穿过农户,把浓浓的菜香,烛香,肉香播散在山野,希望的明天在等待奋斗的人,有孝心和热爱这遍土地的人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