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求实正能量(2)

时间:2023-01-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保蘅 点击:


    学徒的工作非常辛苦,有些学徒会想方设法地偷懒,但是男孩从不会这样做,每天踏踏实实地做自己该做的工作。有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的熬制特别需要耐心,非常讲究火候,通常一点点药的熬制也要在火旁蹲上几个时辰。偷懒的人在药熬到一定程度时,就往里面加水,然而,男孩却始终老老实实地蹲在火旁,等待药最终熬制完成。男孩的这种做人做事的执着放在现代商业社会,也许不会被人看好,认为他不会在商业上有所作为,因为现代商业讲究变通、灵活和世故。但是男孩如今的身份是一家制药集团的董事长,他创立了多个品牌,甚至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他获得这样的成就靠的不是投机取巧、变通,而是靠实实在在地做人做事。做人做事有很多种方法,不同的方式造就不同的人生,但是要想人生有所成就,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有求实的态度,规规矩矩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求实不是清华人的专有名词,它是大众所拥有的智慧和品质,不管是在做人、做事还是在学习上。在学习上如果要学有所成,求实就是最坚固的奠基石。有一位求知欲特别强烈的少年,从四五岁开始就梦想自己有一天能够行走江湖,成为闻名天下的侠客。于是他千里迢迢来到峨眉山向一位世外高人学习正宗的峨眉剑术。少年来到峨眉山后,就一心想早日取得真经,扬名立万。在行拜师礼的当天,他问自己的师父:“师父,我每天勤学苦练,你说我多久能学成下山?”师父答道:“至少需要八年。”少年感觉学成时间太长了,于是,又说:“假如我每天勤学苦练,日夜不停地练习,这样需要多长时间呢?”师父说:“这个不长,需要二十年。”少年很是不解和惊讶,问道:“为什么付出的努力更多,反而需要的时间更长?”师父笑了笑,默不作声。少年又问:“师父,我每天没日没夜,夜以继日地拼死练习,需要的时间应该短了吧?”师父只是摇了摇头,说:“如果这样的话,你就得跟我在峨眉山上学习至少五十年。”少年更纳闷了,百思不得其解。良久,他终于大彻大悟。是的,学习需要的是求实的作风,假如不踏实,再学习多少年都很难学有所成,正如清华人钱学森先生所说:“踏实是学有所成的根本,马虎,则是求知的大敌。”

    清华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的高等学府,工科的根本就是要求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毛主席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作风贯穿于清华人的学习工作中。清华人反对伪科学,要求自身要领悟清华的求实创新精神,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那些好大喜功、哗众取宠的思想要在萌芽状态时就及时将它消灭。这种反对伪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它是灵活的、宽泛的,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做人做事都是如此。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要反对伪科学,树立求实的理念,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何人,处处都必须毫不松懈、一以贯之。

    真知需要岁月的沉淀,更需要自身的智慧

    一个人成功的基础需要大量的知识作为铺垫,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那么成功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包罗万象,凡是未知的东西都是知识,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实践,更需要的是岁月的沉淀。学海无涯,在一定时间内,人们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会慢慢发现以前所获得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了,这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人类的实践是有限的,没有人能看完世界上所有的书籍,弄明白社会中所有的真相,浏览完世界所有的风景和解开世界上的每一个迷。人类未来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谜,时间给人们的只有回忆和无止尽的明天,后人回头看昨天的时候总是有比昨天更科学的认识,因为事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告诉世人对与错,只有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才能发现自己过往的对与错,汲取教训,才能在未来的路上披荆斩棘。人们生活在一个未知的有待于探索的世界里,如果真的有先知存在,也许就不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探索欲了,没有期待,人的精神就会无所适从,活着也就没有了意义。人们对真知的探索是永无止尽的,它需要时间的沉淀,慢慢地,像大浪淘沙一样,因为有了岁月的沉淀,才有了今天辉煌灿烂的文明。

    幼儿教育大师陈鹤琴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幼儿教育,他一生主要从事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幼儿教育的规律,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这两本具有指导教育实践意义的着作,这样的成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获得的。陈鹤琴是我国近代最早研究幼儿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于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191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硕士,之后回国从事教育。经过几十年教育工作生涯的磨练,陈鹤琴在中国二三十年代幼儿教育的基础上,从幼儿身体、情感等方面提出自己独见性的幼儿教育目标。他认为教育目标首先就是要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也就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个人通过教育,应该具有“协作、同情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品格,有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1927年,陈鹤琴和陶行知等同时代的教育家共同发起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并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稚教育研究刊物《幼稚教育》。而陈鹤琴在教育领域的求知主要表现在注重观察和实验,比如他以他的第一个孩子为研究对象,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了研究:他每天对孩子的身心变化以及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反应进行观察实验,通过文字和相机记录下来;为掌握第一手研究材料,他甚至请假回家,观察孩子从早到晚的活动,并做了记录。他还经常给孩子尝试各种味道的零食,酸、甜、苦、辣样样齐全,然后观察孩子的变化。为此他前后共花费了800多天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集中解析了孩子在身体、心理、性格和言语等方面的发展规律。经过长达三年的观察和实验,陈鹤琴写出了对于教育界极有影响力的着作并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教育理念——“活的教育”。可见,要获得真知,只知道刻苦努力是不够的,也需要岁月的沉淀,把一切交给岁月,让时间给信念插上希冀的翅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