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大清相国(第二十四章)(3)

时间:2022-12-1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跃文 点击:


  不由得陈廷敬再分辨,明珠就把票拟重草了。

  次日皇上御门听政,明珠上奏山西阳曲百姓自愿捐建龙亭事,以为此举应嘉许,建议将此疏请发往各省,供借鉴参照。

  皇上听着,脸露喜色,说:“朕这《圣谕十六条》,虽说是教谕百姓的,也是地方官员牧民之法,至为重要。朕这些话并不多,总共才十六句,一百一十二个字。只要各地官员着实按照这些管好百姓,百姓也依此做了,不怕天下不太平!”

  臣工们都点头不止,陈廷敬却说地方捐建龙亭一事不宜提倡。众皆惊讶,心想陈廷敬可闯大祸了。果然皇上脸色大变,逼视着陈廷敬,说:“陈廷敬,你是朕南书房日值之臣,参与票本草拟。你有话为何不在南书房说,偏要到朕御门听政的时候再说?”

  陈廷敬跪在地上,低头奏道:“臣在南书房也说了。”

  皇上问道:“陈廷敬,朕且问你,百姓捐建龙亭,如何不妥?”

  陈廷敬说:“臣怕地方官员借口捐建龙亭,摊派勒索百姓。万一如此,百姓会骂朝廷的!”

  皇上大为不快,说:“你不如直说了,百姓会骂朕是昏君是吗?”

  陈廷敬叩头不止:“臣虽罪该万死,但也要把话说穿了。古往今来,圣明皇上不少,他们都颁发过圣谕。如果古今皇上的圣谕都要刻在石碑上,天下岂不龙亭林立,御碑处处?”

  皇上横了眼陈廷敬,说:“朕不想听你咬文嚼字!国朝鼎定天下已三十多年,虽说人心初定,毕竟危机尚在。朕需要的是人心!百姓自愿捐建龙亭,这是鼓动人心之举,应予提倡!”

  陈廷敬道:“启奏皇上,臣早说过,以臣供奉朝廷二十多年之见识,大凡地方官员声称百姓自愿的事情,多是值得怀疑的!山东原说百姓自愿捐献义粮就是明证!”

  皇上大怒:“陈廷敬,你是存心同朕作对!”

  陈廷敬惶恐道:“微臣不敢!”

  皇上拍了龙案,说:“朕说一句,你顶两句,还说不敢?你要知道,当今日下大事,就是人心!”

  陈廷敬仍不罢休,道:“臣以为,当今日下最大之事,乃是平定云南之乱。荡平云南,最要紧的是筹足军饷,厉兵秣马。多半文银子,多一个箭镞;多半两银子,多一柄大刀。百姓纵然有银子捐献,也应好钢用在刀刃上,充作军饷,而不是建龙亭!”

  这时,高士奇上前跪下:“启奏皇上,臣以为陈廷敬所说,兴许有些道理。龙亭一事,臣还没想明白。只是觉着陈廷敬执意已见,不会全无道理。臣曾读陈廷敬诗,有两句写道,纳谏诚可贵,听言古所难。可见陈廷敬平日凡事都另有主见,只是放在心里没说而已。”

  皇上听罢大怒:“啊?纳谏诚可贵,听言古所难!好诗,真是好诗呀!陈廷敬,在你眼里,朕真是位不听忠言的昏君?”

  陈廷敬把头叩在地上梆梆响:“臣罪该万死!臣的确写过这两句诗,但那是臣感叹往古之事,并没有诋毁皇上的意思!”

  皇上冷冷一笑,说:“陈廷敬,你是朕向来倚重的理学名臣,你治学讲究实用,反对虚妄之谈。在你的笔下,没有蹈高临虚的文字,字字句句有所实指!”

  陈廷敬百口莫辩,请罪谢恩而起,呆立班列。陈廷敬刚才叩头半日,额头已经红肿了。张善德看着过意不去,悄悄会朝陈廷敬使眼色。

  皇上下了谕示:“山西建龙亭的疏请发往各省参照!各地所建龙亭,形制、尺寸,都要有一定之规,切勿失之粗俗。”

  下了朝,张善德悄悄儿跑到陈廷敬面前宽解几句,又说:“陈大人,不是小的说您,您也太实在了。叩头哪用叩得那么重?看把头都叩坏了。告诉您,这殿上的金砖,哪处容易叩得响,哪处声音总是哑的,我们做公公的心里都有数。下次您要叩头,看我的眼色,我指哪儿您就往哪儿跪下,轻轻一碰头,梆梆地响。皇上听得那响声,就明白您的一片忠心了!”

  陈廷敬谢过张善德,回了翰林院。他早听说宫里太监渔利花样很多,就连金銮殿上的金砖都是他们赚钱的窍门。有那臣工放了外任需面辞皇上,叩头总想叩得响亮些。便有公公索银子,再暗中告诉人家应往哪里叩头。今日听张善德说了,方知果有此事。不过张善德倒是个忠厚人,陈廷敬没见过他对人使坏儿。

  几日之后,陈廷敬被定了罪,说他写诗含沙射影,妄诋朝政,大逆不道。本应从重治罪,姑念他平日老成忠实,从轻发落。革去现职,降为四品,戴罪留任,仍在南书房行走,另外罚俸一年。陈廷敬私下想来,到底是自己的忍字功没到家。这回他若是忍住了,不管这闲事,也不会弄到这个地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