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心术(第41节)(2)

时间:2022-10-1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六六 点击:


  过后一打听,她的老公是一名退休的官员。级别并不是特别高。

  一个敢于说出人命大于一切的人,是因为他有后盾有支撑。有人为他的健康买单。

  同样是劳作一辈子,有的人轻如鸿毛,有的人重于泰山。生命是不等值的。

  一个念头飘然而逝,在我的脑海中只驻留一秒:人在脱光了的时候你是看不出身份区别的,人的区别只在穿了衣服才能被分辨。

  网友:不知大家是否记得那个著名的“某百万元天价医药费”

  的案子。一个病患家属将医院告上法庭,说病患收到N百万元天价医疗费的单子,质疑医院的收费。最终医院以几十万元的多收费用告败,另外的N百万元多收无实据。

  有人解读过这个案子的背后吗?

  大家都说医院多么无良,医院背后的故事有人注意到吗?

  有人质疑该患者有高官背景,是不是高官无从考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该患者的费用里有N百万元是国外购进的天价药品。这笔费用没有被报销采纳。因为没有被采纳需要个人支付,于是家属将医院告上法庭。

  家属为什么购置N百万天价药品?因为他们想当然认为该笔费用会被报销。如果开始就告诉他们这笔钱得自己掏,请问患者家属还舍得这样购买吗?

  人的命有没有救治的价值,全看是谁买单。

  …………………………………………………………………………

  六六:为什么没有人深挖这则新闻背后的故事?因为不敢?

  还是因为触及到很多不能触及的事实?

  舆论到底给我们在灌输些什么?

  我们从这则新闻里看到的是:医院都是吸血鬼,大夫都是无良汉。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人咬人又不是新闻了。

  而且,人也不能随便咬人。

  媒体在吸引眼球的需要下,很冷血地将可以肆意牺牲的医院和医生牺牲掉。在那则新闻里,媒体和公众只想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那就是医院肆意收费,却没有人去细想,那N百万的背后。

  如果媒体只一味以牺牲医院的形象、医生的形象博取上镜率,吸引公众眼球,我想,这个社会失去的,将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信任。公众印象一旦形成.对医生医院的信任丧失.其受害者是患者本人。医生与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事实上患者对医生的依赖要更多一些。因为我们都没有专业知识,我们需要医生的判断和承担责任。如果我们因为不信任而质疑他们的

  专业能力,结果就是医生也不会为你的命负责。

  举个例子:我去年摔断胳膊,医生告诉我有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保守治疗,让骨头长在胳膊里,缺点是有可能以后阴天下雨疼痛。另一个是开刀治疗,取出碎片,缺点是有可能损伤运动神经。

  正常情况下,医生会说:“我告诉你两种后果,你自己决定治疗方法,我不能替你做决断。”

  这个医生我信任他,我让他替我决断,他最终让我不开刀保守治疗。我的信任,为我省了一刀的费用和疼痛,且保护了我的运动神经。目前为止没出现下雨疼痛的症状。他因我的信任而担负了责任。

  下午我在五官科医院看诊。

  有大夫建议患者开刀,患者疑虑重重。如果我是那个患者,我也疑虑重重,眼睛是我的,万一—刀下去瞎了,我的后半生就完蛋了,我不得不仔细询问。我在以一个外行的眼光在判断一个内行的决断,主要是质疑他的目的:开刀他会从我这里获得好处吗?不开刀真的如他形容得那么恐怖吗?

  这个大夫,我很熟悉,我知道他所说绝无戏言。他的品格我相信。

  可大多患者是没我这样的私人交往的。

  最终大夫说:“你想好。你自己决定。你要不开就不开。”

  如果这社会上,每办一件事,都要先与打交道的人建立私人感情,我们这一生将要耗费多少时间在无谓上?信任一个人是这么困难的事情吗?

  我在医院采风的这一段,觉得医生很可怜。我不说医院,因为医院是一个机构。我只说医生。医生的工作和体操运动员一样,是个1O分起评,有差错就减分的职业。

  所有的病患进医院,就为了治病,治好了病,这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因为这是你花钱的目的。事实上,医院里95%以上的患者都是痊愈出院或者医治有效的,如果低于这个数字,医院早就关门了。剩下的5%,有后遗症的,没有完全治好的.或者死亡的,就是被大家挑剔出来曝光、批判、追踪报道的部分。

  我们现在只看到这5%。可能实际数字连这个都不到。

  一个病人痊愈康复出院,绝对不会上报纸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地造势,顶多是逢年过节想起来表示一下谢意。

  于是医生是一个独自欣喜的职业。你做了一台精妙的手术,你力排众议挽救了一条生命,你只能在深夜里静静回味。

  很多读者也许现在都在骂我,为什么不替作为弱势群体的病患说话,为什么要替医生说话?我们遭遇过那么多不平的对待,你眼睛都瞎了看不见吗?

  我可以和媒体,和你们一起骂医生,这种选择,对我而言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很能吸引眼球。要知道,这世界上,最容易一炮而红的事,就是×x门事件。揭黑幕,爆冷,扎偏门。

  其结果是,我们越发怀疑这世界的真诚,我们越发不能将自己的手,交付于他人手心。

  …………………………………………………………………………

  网友:看这两段,想起了妹夫的爸爸胃癌晚期的治疗之路,那叫一个艰辛啊,十六万的费用考验着儿女的孝心和能力,关键是最终,老人没有走出医院的大门就撒手而去了。

  老人是位老党员,曾经的一位厂长,却因为厂子的效益不好

  以及医疗制度的不完善,所有的费用都要自己出。本分的老人,哪来的积蓄啊?

  我要去吊唁的时候,妹妹悄悄嘱咐我说,不要买花圈了,去火化场一个花圈就要收十块钱的费用呢。当时我难过得无语,有一种在跟死去的人计较金钱的感觉。而我也是理解妹妹他们的,那时候,他们早就开始四处借钱了,老人走后,他们光还债就用了最少三年的时间。

  高额的医疗费和制度的不保障,让多少人死得缺少尊严,又让多少儿女背负着不孝的骂名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