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书路悠悠

时间:2022-06-0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贾玉新 点击:

  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念大学的经历。尽管如此,还是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是我的精神食粮,是我汲取知识的源泉,是铸就我思想灵魂的营养液,是陪伴我一生的良师益友。

  我出生在农民家庭,父母不识字。那时候家里穷,一家六口,全靠父亲在生产队里挣工分维持生计。尽管全家人紧衣缩食,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特别是赶上开学的时候,几个孩子都要交学费,虽然每个人只需要两元五角钱,也还是愁坏了父母。尽管这样,父母却从未产生过让我们哪个孩子辍学的念头。“不读书,将来有什么出息?”这是父亲常说的话。就这样,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都在困境中坚持了下来,完成了学业。

  说来也巧,我们兄弟姊妹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都酷爱读书。没钱买书,就向同学们借书来读。借回来后,再轮着看。为了防止把借来的书弄脏了,就用报纸或者牛皮纸给书包上皮儿。因为第二天还要还给人家,几个人常常连夜点灯换班儿读。为了节省煤油,总是把灯芯拨得小小的。然而,灯苗再小,鼻孔里、眉毛上也难免挂上煤油烟熏的黑晕。

  想要读书,又没钱买,这是我当时最大的困窘。那年,小说《红岩》风行一时,谁手里有一本《红岩》,都会被同学们羡慕不已。且不说书里的内容,光看那封面,就令人崇敬万分:红色陡峭的岩石上,一棵青松傲然挺立。更何况那里面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呢。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本啊!

  为了筹集到买一本《红岩》的钱,放学以后,我就去捡废品,什么牙膏皮啊、废铁钉啊、破布条啊,只要能卖钱的都捡回来。当我用卖废品换来的钱终于买回一本《红岩》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连着读了好几遍都不过瘾。许云峰、江姐、小萝卜头的光辉形象深深地烙在我心中,他们的精神也激励了我一辈子。

  读中学时,不管周围环境如何,我都想方设法地搜集可能找到的各种书籍来读。当时我所在的学校没有图书室,也没有藏书。面对这种情况,我突发奇想:何不发动同学捐书,以学生名义自建一个图书室?我的想法得到了几个同样渴望学习、求知心切的校学生会干部的支持。当我们把建议上报到学校后,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帮我们腾出了房间,并指派校工为图书室搭建了书架。学生自建图书室的海报一经贴出,立刻得到了全校二十多个班级、一千多名师生的热烈响应,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师生们捐来的两千多本(册)各类书籍。

  小小的图书室里人头攒动,查资料的、借书的、阅览的,络绎不绝,一时间,成了学校一道亮丽风景线。这间小小的图书室,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拓展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为了管好图书室,也为了方便读书,在这间图书室里,我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书籍,伴我走过了青葱的学生时代。

  后来,我离开了母校,告别了饱含心血的图书室,参军来到了辽东半岛。火热的军营生活,紧张的军事训练,非但没有消磨掉我读书的兴趣,反而更加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我把每月仅有的六元津贴费几乎全都花在了买书上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浩然的《艳阳天》等等,都是我的最爱。有些书中的精彩段落,当年我都可以背下来。

  由于我爱读书,喜欢学习,被连队选拔为板报员、连队理论学习小组成员。这样一来,虽然挤占了我不少时间,但客观上也为我读书提供了更大方便,使我积淀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后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担任团宣传股长期间,为了在短时间里建起团图书室,我带领宣传股的同志们利用周日休息时间,顶风冒雪,到锦州市图书馆一本一本地挑书选书,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回了干部战士们最喜爱、最实用的书籍,极大地丰富了干部战士的文化生活。为此,上级还专门到我团召开了现场会。

  转业到地方工作以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由于工作的需要,21世纪初,我担任了公司的工会主席。上任不久,我针对企业年轻人多、求知欲强的特点,一次性投资八万多元,建起了公司组建十几年来一直想建而没有建成的职工图书室。继而,又陆续在基层单位建起了十几个阅览室、图书角。这些有形的投入,给企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无形收益。员工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我一生与书相伴,书伴我一生成长。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于是,我在家里装修了自己的书房。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都会坐在书案前,或凝神静思,或挑灯夜读,或展纸疾书,或站在摆满书籍的书柜前与这些无声的“朋友”默默相视,无语交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