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行摄仙寓山

时间:2022-01-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方再能 点击:

国庆长假最后两天,我背负摄影包、三脚架,前往石台仙寓山,独自探访七彩玉谷和古徽道。

2008年5月间,我也曾来过这里,那时只能凭借卡片相机作些沿途记录,如今是鸟枪换炮了,带着全画幅单反和广角、中长焦镜头全副武装的来了。不想却遭遇没车的尴尬与无奈。

上午10多钟到达仙寓山入口处,不曾想9年前可以乘坐景区大巴去坐落在祁门境内的七彩玉谷,而今因上山公路多处遭洪水的破坏,景区不再提供交通车辆,没有私家车的我,只能徒步上山。不时有上山的小车从身边过去,为了争取时间,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擦身而过的小车招手,看能否捎带我一程。半山腰一辆红色小轿车从身后驶来,我招手,出我意外的是司机竟然在我前方停了下来,我立马奔过去,拉开后门坐了进去。车主姓万,来自芜湖,与我素昧平生,在如此崎岖难行的山路上能停车带我一程,不能不令我心暖让我感动!

进入七彩玉谷,被五彩斑斓的玉石所陶醉,两旁石头色彩以棕红、纯白为主色调,间以青、蓝、黑、灰等多种颜色,川流不息的泉水从玉石中流过,一路有碧潭无数,透过潭水可见水底彩色脉纹的晃动、耀眼。尤为夺我眼球的是近100米长的巨幅天然壁画,气势磅礴,似山、水,似龙纹、飞瀑,有梅花点点,有人物造型和珍禽异兽形象,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犹如漫步在一条艺术长廊之中,感受到文化熏陶。随着早晚晴雨与四季光照和投射角度的变化产生出不同色调的观赏效果。据专家考证,七彩玉谷大约形成于三亿四千万年以前,是由地震冲击、地壳运动、岩浆喷射、风雨侵蚀等因素逐步形成,堪称世界一绝 。

害怕被满山谷七彩斑斓晶莹剔透美石所俘虏耽误回程的时间,携带的三脚架也没敢用,我只走马观花般看了不足千米的一段。时间毫不留情地进入下午两点多,无奈何只好依依不舍离开,赶下一个景点。从这里去古徽道,当地人说有六七里路,尽管是上坡路,走得我气喘吁吁,也不敢懈怠。

行至山岗,见古徽道口被封,上书“因山洪致使部分古道毁坏,暂不对游人开放”的字样,再放眼右前方有个豁口,不难看出有很多人踩过。何况古徽道是我此行必看的内容,于是我毫不犹豫的走了进去。榉根关古徽道,始建于唐代,迄今遗存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里,共有台阶1.8万步,是一条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文化、商贸、军事、生态之道。古道沿线和坐落的仙寓山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长城、古墓葬、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和古战场、寺、庵等古遗址。渗透着池徽人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军事等多方面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每走一段,我都要驻足回望下拍摄角度,如此小心翼翼边走边拍,尽管有少数地方被雨水冲坏,但不影响通行,行至距徽道出口不足一公里的地方,让我吃惊不小,一个约有五六尺宽的大豁口拦住了去路,拿眼上下一打量,至上而下被洪水冲出一道深沟,无法过去,在这空寂无人的大山上,真是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如返回山顶,再从盘山公路下来那得耽误多少时间?看来夜行仙寓山是铁板钉钉了。此时的我急得团团转,但经观察发现越往上洪沟相对要小一些,于是向上攀爬约20多米的地方,见一块大青石躺在深沟里,不由喜出望外,走近一看是一块洪水冲不走的岩石,我把肩上摄影包带扣紧,柱着棍子下到那块岩石上,为确保自身安全,四脚并用,尽管很艰难,但谢天谢地总算爬了过去。

喘口气,平衡一下心跳,再向前行走了约一公里,便到了古徽道出口时间已逼近17点,顾不上腿酸脚软,不敢再歇,一路急行,扺达大山村已快20点了。这就是我此行仙寓山没车的尴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