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百校之父,大爱无名(2)

时间:2021-08-0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张明萌 点击:
 
  远在印尼的义兄田家烈在万隆经营一家土杂洋货商店,希望田家炳去照料生意,同其子田沧先经营商店,自己则准备回乡。但田家烈未动身已染重病,田家炳初来乍到他便因病离世。田家炳只好开始自学印尼语,经营洋杂货和土特产。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1942年春,日军占领了印尼,田家炳经商的地区被划入戒备森严的军事区,日军限令华侨一个月之内必须撤出,而且不允许带走任何财产。苦心积攒起来的财富没法带走,田家炳將现金一部分就地掩埋,一部分送给侄儿维持生活,两手空空离开万隆。
 
  田家炳转到印尼首都雅加达,去同宗族人田国璋创办的一家五金厂打工。“当时市面的进口货缺失不在话下,连印尼本国的制品也奇缺,可以说是投资工业的大好时机。”在田国璋和其他族人的援助下,1946年,超伦树胶厂建成投产,田家炳开始第二次创业。他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再次得到印证,超伦树胶厂成为印尼实业界的典范。
 
  1951年,田家炳还清了全部贷款,并于次年创办了南洋树胶有限公司。1954年,他在日本考察PVC生产后,订购了全套生产设备,对公司进行了彻底的技术改造,1956年正式进军PVC薄膜生产领域。30多岁的田家炳成为印尼工业界的突出人物。
 
  1958年,田家炳决定将蓬勃发展的印尼厂务留给侄辈管理,举家迁往香港。他曾数次回忆那次“迁徙”:“我看到局面对华人越来越不利,华人随时会成为各派政治势力斗争的牺牲品。同时,我希望子女能够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但当时在印尼,根本没有正规的华文教育。香港社会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出入境、金融贸易都很自由,具备国际城市的基本条件。人民安全得到法律保障,生活习惯完全与内地一样。经多方考虑,我决定全家移居香港。”
 
  香港人造革大王
 
  1958年,田家炳一家来到香港。在陌生的城市里,田家炳夫妇带着9个孩子,挤在80平方米的房子中。
 
  田家炳开始第三次创业,他计划重操旧业,发展塑胶薄膜及人造革产业。
 
  1960年秋,田氏塑胶厂在填海建成的土地上正式开业。投产第一年就荣获“香港新产品奖”。田氏塑胶厂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下游加工业也如田家炳预料的那样跟着发展,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塑胶业成为香港很大的出口行业。“香港人造革大王”的称号自然落在了田家炳头上。
 
  几十年来,田家炳和众多企业家一样经历了许多考验:1965年银行风潮,1973年股市崩溃,1974年世界石油危机,1976年经济衰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当同行经受不住冲击纷纷倒闭的时候,田氏企业顺利渡过难关,成为香港企业一块不倒的金字招牌。
 
  1982年,拥有巨额资产的田家炳从商海中隐退,把化工厂交给几个儿子共同管理,自己则专心于慈善事业。他捐出10多亿元资产,成立“田家炳基金会”,成为少有的“职业慈善家”。
 
  曾有人问田家炳为什么要做教育,田家炳讲了很多,最后说了4个字——“改革开放”。
 
  在这之前,田家炳的慈善事业都在香港和台湾。1959年,他担任香港新界最大慈善机构博爱医院的总理。1965年,他又出任香港华人最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的总理,参与推动社会福利工作。他还成立了台湾田家炳文教基金会。“1977年看到这个变化,他感觉机会来了。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现在是时候去内地投资教育了。他每次做的决定都是和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相关联的。”
 
  “校长在哪里”
 
  对于校长和老师,田家炳十分尊重。在内地,学校剪彩都是领导参与,校长很少被安排位置,能够担任司仪已经非常难得。而田家炳每次都会问:“校长在哪里?”不但给校长安排座位,还一定要校长上台参加剪彩。但看到学校施工图中校长办公室过大时,田家炳又会提出:“留出更多的空间给老师和学生。”
 
  师范院校也是田家炳重点捐助的部分。他认为:“要办好教育,必须要有好的老师。师范大学是培育教师的重要基地。”
 
  1999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香港房地产市价较高峰期下跌过半。但田家炳居住的大宅外观不俗,保养适宜。这套豪宅位于香港九龙塘高档住宅区,面积超过700平方米,带有游泳池、私家花园和运动场等,田家炳在此已度过了37个生日。据地产公司估算,这套豪宅可卖超过5000万港元。按照田家炳的计划,这笔钱能够资助20多所中学。为了恪守捐资承诺,他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卖掉房子。在洽谈过程中,对方得知田家炳卖房是为了助学,还多付了300万港元的房款,最终以5600万港元成交。
 
  80岁的田家炳将卖房所得款项全数捐资教育,自己则租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公寓,从窗户还能望到之前的豪宅。
 
  2005年,为增加资金扩大捐资规模,田家炳将13万平方米、24层的田氏广场售出,得款近3亿港元,为数十所大学、中学提前付清捐款。
 
  如今,国内39所师范大学里面,都有一个“田家炳书院/学院”。类似的教学楼,在全国各地的大学里面,共有90多栋,加上他捐建的中学166所、小学44所,田家炳因此被称为“中国百校之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