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与落花一同漂去(2)

时间:2015-11-2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梅寒 点击:
 
  “一个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捣得粉碎?’为什么要脱离安适的环境,走上饥饿寒冷而又耻辱的道路?”同时代的女作家苏雪林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
 
  对此,朱湘自己的解释是“向失望宣战”。只是,宣战的结果是输得一塌糊涂。时人回忆,从安徽大学离职后,这位曾经穿着笔挺西服、神情傲慢的大学教授,一度住在黑暗狭小的码头饭店里,低声下气地向人借钱。而他未满周岁的儿子,因为没有奶吃,哭了七天后活活被饿死。
 
  当刘采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抱着患病的幼子敲开医生的门深深地跪下去,当母子二人因拿不出治病的钱被生生赶出门外,当那个幼小的孩子等不及心力交瘁的母亲再去敲开另一家诊所的门便匆匆奔赴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刘采云把所有的怒气与怨气都发泄给了朱湘,这个在她眼中百无一用的诗人书生。
 
  1933年12月4日,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一个比平日更加凄凉的夜晚。朱湘用身上最后一点钱买了一张由上海到南京的船票,还有一瓶酒,一包妻子平时最爱吃的饴糖。他准备远行了。临行前,他给妻子剥了最后一颗糖,他问她:“甜不甜?”
 
  “不甜。”那么苦的日子,再甜的糖也甜不到心里去了。如果知道那轻而薄凉的两个字竟能汇成那样一股冰冷的力量将丈夫推向最后的绝望,刘采云含着那块糖的时候,她会说些什么?
登录阅读全文 Login 没有账号?那么请先注册吧! Register ……
  安徽采石矶,传说中李白捞月的地方。十二月的江面上,寒风凛冽,江水滚滚东流,朱湘最后望一眼他和霓君分别的方向,然后一脚跨过船舷,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江水中……
 
  那一年,朱湘29岁。
 
  葬我在马樱花下
  永做芬芳的梦
  葬我在泰山之巅
  松声呜咽过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
  投入泛滥的春江
  与落花一同漂去
  ……
 
  朱湘纵身——跃,如他在《葬我》一诗中所设想的那样,一缕诗魂随一江春水,与落花一同漂去,只留给这个世间一个孤高桀骜的背影。他是诗人,一个纯粹的诗人,他只会写诗为文,把诗歌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可这个世界仅有诗歌怎么可以走下去?
 
  据说朱湘自杀后不久,霓君削发为尼,遁入空门,从此再无音讯。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