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第五章 清初之外交与中叶后之政治

时间:2023-07-0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吕思勉 点击: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全文在线阅读) > 第五章 清初之外交与中叶后之政治

西人的东来,事在16世纪之初,其和中国人有正式交涉,则已近17世纪之末了。

较旧的书籍里,提起中外交涉来,总把“通商、传教”四字并举。诚然,从海路而来的西洋人,其初和中国的交涉,就是这两件事。独有俄国则不然,他一开始,就和中国人有政治交涉的。

清初中俄之交涉

俄国当蒙古西征时,还是行的封建制,各小国分立,心力不齐,以致为蒙古人所征服。其后,就隶属于元朝所分封的钦察汗。这事还在13世纪的前半。到15世纪中,俄国人渐渐的强了;而钦察汗之后,互相纷争,遂至其所乘。至公元1480年,俄人就脱离蒙古的羁绊而独立。历代为中国之患的,是蒙古高原。至于西伯利亚,则是荒凉寂寞之区,其和中国的交涉,不过国威极盛时,有些部落,前来朝贡罢了;在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政治关系的。乃自17世纪以来,而西伯利亚,对于蒙新和关东,渐渐的成了一个大威胁。这也是西人东侵以后,东方的一个大变局。

近代的哈萨克人,就是汉时的坚昆,唐时的黠戛斯,元时的吉利吉思。他们有一部,西迁而入俄罗斯南部的草原,音讹而为可萨克。[1]从俄人兴起以后,也归附了他,替他做东征的先锋队。这事起于16世纪之末。到17世纪中叶,业已直达鄂霍次克海岸;在黑龙江左岸,建筑了尼布楚、雅克萨两城。此等游牧部落,是不能为和平的拓殖,而只能从事于侵掠的。黑龙江流域的部落遂大受其扰害。清圣祖曾致书尼布楚守将,命其约束。尼布楚守将虽然应允了,而不能实行。俄人曾要求遣使筹议划界、通商,圣祖也有复书,又因俄人不通中国文字,而没有结果。到三藩平定后,圣祖就决心征讨。命黑龙江方面出兵,攻陷雅克萨城。俄人旋复据守。圣祖又命出兵,把他围困。这事在公元1685、1686两年。恰好圣祖前托荷兰商人带给俄皇的信,复信来了,请先解雅克萨的围,然后派员划界。圣祖乃命将围兵撤退。

尼布楚条约的界址图

到公元1688年,俄使费耀多罗[2],和清使索额图等,会议于尼布楚。俄国要求划黑龙江为界。清使则主张从尼布楚以东,黑龙江两岸,全归中国。议不谐,势将动兵。这时候,俄国在东方的势力还很薄弱,势不能与中国敌;而清使护从的兵也很盛,俄国则比较单薄。于是照清使的意思,订成条约:西以额尔古讷河;东自格尔必齐河以东,以外兴安岭为界。岭南诸川,流入黑龙江的,都属中国。岭北诸川则属俄,是为《尼布楚条约》。为中国和欧洲各国订立条约之始。

划界问题解决了,还有通商问题。俄国又遣使臣前来,圣祖许其隔三年到中国来通商一次,人数以200为限,住在北京的俄罗斯馆里,以80日为期,而许其免税。这事在1693年。

《尼布楚条约》所分划的,只是黑龙江方面的疆界。然而这时候,漠北的喀尔喀,也已经归服清朝了。俄国和外蒙古,是本有贸易的。于是又发生蒙古方面的疆界和通商问题。这事直到世宗手里才解决。两国定约:自额尔古讷河以西,到齐克达奇兰,以楚库河为界。其西,以博木沙奈岭为界。而以恰克图和尼布楚为两国互市之地。是为《恰克图条约》,事在1727年。到1737年,清高宗不愿意俄国人到北京来,遂命其专在恰克图贸易。[3]

中英之通商

俄国的交涉如此。至于南方,则英人也继葡、西、荷之后而东来了。英人的东来,其事亦在明末。亦因受葡萄牙人阻碍,未能好好地和中国通商。清朝初年,因为要防台湾之故,海禁甚严。不但华船不准出洋,并将漳泉等地沿海的居民,强迫内徙,把海滨地方,空出数百里。到台湾平后,才听沿海督抚的话,开放海禁。在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处,设立海关。后来又把宁波海关,移至定海。虽然如此,清朝对于外人,除澳门以外,是一概不愿其居住的。英人虽竭力运动,得于广州设立商馆,然而所以管束之者仍甚严。如除贸易的时期外,不准停留;并不得挈眷居住;及无事时不得上街游行之类。在现在看起来,可说很为无谓了。清朝人的意思,以为澳门是给一切西洋人居住的,在事实上,则其权利为葡人所专。而当时的贸易,也很不自由。外人到中国来,并不能随意与华人贸易,而必限于官所指定的商人。因为和外人贸易,利益颇大,为一二人所专,众情不服,乃又许多人承充,于是有所谓洋行。[4]然而其对于外商,把持垄断,依然如故。而且因入行之时,先须交付很大的费用,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取之于外商,更不得不苛。而当时的官吏,又因为不会收税和管理外人,把一切事情,都交托行商代办。所以行商无论如何,不能取消。当时外国的货物,运到中国,先由洋行“估价”。这所谓估价,是并“税项”、“规费”等等,一概包括在内的。估价既定,然后抽取若干成,以为“行用”。初时所收还轻,后来就越加越重。而外人要买中国货,亦一定要由行商经手的。价格如何,一任其把持垄断。广东通商最久,积弊最深。别的地方,却还好一点。所以外商渐渐的舍粤而趋浙。于是闽粤两督,合词请将浙海关税额,较粤海关加重一倍。奉上谕,说:“粤省防御,较为完固,自以驱归粤海为宜。”就把浙海关停闭了。时在公元1758年。到公元1792年,英国派马甘尼[5]前来,要求改良通商章程。适直清高宗八旬万寿,清朝强指他是来祝寿的,赏以筵宴礼物。颁给英国国王敕谕两道。于其所请求之事,一概驳斥不准。公元1810年,英国又派使臣前来,则因国书、衣装落后,并仁宗未能见到。[6]总而言之,西洋人的来,因其船坚炮利,[7]中国的人,本来见他有些怕。而其冒险的水手人等,又时有不法行为。中央政府,不大欢迎他。然而外人来通商,地方官吏和商人的利益,都是很厚的,所以不肯拒绝。而又怕滋生事端,为中央政府所责罚。于是想出种种的苛例来,以管束外人。至于商人的垄断、榨取,那更是其本色,无足为奇的了。外人处于此种情形之下,只觉得中国政治的黑暗;地方官吏,既然无可与语,请求中央政府,又是如石投海。如此,就渐渐地引起了以兵力胁迫的动机。所以历史家说:“五口通商的战役,看似因烧烟引起,实在是由通商问题激成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