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本草新视点:从本草中发掘现代养生方案(6)

时间:2023-06-2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春之霖|小慈 点击:


    4.乌骨鸡汤

    材料: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乌骨鸡1只,红枣、枸杞、板栗各适量,盐少许。

    制法:将当归、黄芪、茯苓放入洗净的乌骨鸡腹内。将鸡置于沙锅内加水煮开,然后改小火慢慢炖煮,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健脾养心、益气养血。

    大家要根据各种不同的症状来安排自己的饮食,当然如果发现饮食调养没有效果,症状持续的话就一定要赶快看医生。

    脚臭也是病,本草自有除臭方

    小陈喜欢运动,节假日总要约上朋友去健身,或者打一场篮球赛。折腾下来大汗淋漓地回到家里,顿时埋怨声四起。老婆和女儿都不愿意处理他臭气熏天的鞋袜,女儿还老是捏着鼻子对他说:“最不喜欢臭爸爸。”更糟糕的是,如果这个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也都会面露难色,让小陈格外尴尬。

    很多人像小陈一样有脚臭的烦恼,甚至有些人并没有剧烈运动,下班回到家,一脱鞋,脚就很臭。人们通常认为脚臭并不算什么缺点,更不是病,而是天生的汗脚,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汗脚和臭脚多是由脾湿造成的,只要将脾调养好,脚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比如人们在运动的时候,运动生阳,阳气蒸腾阴液,就形成了汗,跟烧水时产生蒸汽是一个道理。适度出汗是正常现象,对人体有好处。但“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过多,就容易损伤心阳,成为许多疾病的征兆。如果胸部大汗、面色苍白、气短心慌,这是“亡心阳”的预兆,“亡心阳”就是西医上的水电解质紊乱症,以脱水为主;如果额头出汗,汗珠大如豆,如同油滴,这是虚脱或者要昏倒的先兆,体质虚弱或者有低血糖病史的人尤其要当心;如果偶尔手心、脚掌出汗,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这多半是精神紧张造成的,调整一下心态就可以了;如果手、脚常年多汗,说明脾胃功能有些失调;如果脚汗特别臭的话,就说明体内湿气很重。

    李时珍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汗脚就属于“湿”的范畴,脚特别臭的人是因为脾肿大,而脾肿大则是由于脾脏积湿,脾湿热的时候,人会出又黄又臭的汗,就形成了“汗臭脚”。想告别“汗臭脚”,就应该吃一些清热祛湿的药,然后每晚都用热水或者明矾水泡脚。明矾具有收敛作用,可以燥湿止痒。《本草纲目》记载扁豆可以健脾祛湿,所以,多吃一些扁豆也可以帮助除湿。

    这里还告诉大家一个民间土方子,治疗脚臭的效果也不错。把土霉素药片压碎成末,抹在脚趾缝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汗和脚臭,因为土霉素有收敛、祛湿的作用。

    痔疮、脱肛首选槐花散或凉血地黄汤

    俗语里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因为兰疮的发病率相当高,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上,并可随年龄加重病情。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一点防治痔疮的知识。

    痔疮最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和脱出,大便时反复多次出血,会使体内流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可用脚尖走路以减轻痔疮的困扰:走路时,双脚后跟抬起,只用双脚尖走路。在家中早晚2次,每次走100米左右。长期坚持有利于提肛收气,又能让肛门静脉淤血难以形成痔疮。

    还可以冷敷,每天大便后,用毛巾或手指蘸冷水敷或清洗肛门。因为冷水洗不但能清洁肛门,还能使肛门收缩,防止由于大便引起的肛门发胀和下垂。

    痔疮这种疾病正趋向于低龄化,这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当代青年活动量较少,出门就坐车,走路少,再加上饮食不合理,不吃粗粮也不喜欢吃蔬菜,爱吃米、面、肉和海鲜等精细的食物。殊不知,正是这些粗粮和蔬菜对肠道有清理作用,使肠道内的有毒物质较快排出,食物越细,产生的废物就越少,即大便越少。肠道中有毒物质是随着大便排出的,大便少,排出的毒物就少。再加上喜欢吃辛辣食物,因此,痔疮就会反复出现。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生理功能在逐渐下降,还得拼命工作,因而痔疮加重,实在很痛苦。老年人虽不工作,但体力差,活动少,肠蠕动也慢了,吃得也少了,可能几天也不排一次大便。吃得少,废物就少,有限的一点废物又不往下走动,使大便在肠道里长久停留,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越发干燥,这样排便就更困难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