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独辟蹊径,打破常规走向成功(8)

时间:2023-06-2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问道|宿春君 点击:


    要离指着吴王阖庐的鼻子大骂:“大王侮臣事小,却不该对伍子胥不仁不义。伍子胥帮你夺取王位,又助你治国安邦,吴国方有今日的兴盛局面。大王曾言替他伐楚报仇,无故失信背约,大王何以面对天下?这样做,大王连一个承守信诺的百姓都不如,如何让人信服呢?”

    吴王当即命令力士砍断了要离的右臂,将其打入死牢。要离的妻小也被吴王拘拿。几日后,伍子胥密令狱中看守放松对要离的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庐把要离的妻小杀死,焚尸于吴国的闹市,人人皆知。

    要离逃出吴国,投靠庆忌。庆忌不肯相信他,他对心腹说:“阖庐恨我不死,谁知这是不是他主使的苦肉计呢?”

    庆忌的心腹说:“若说阖庐使计,可要离也不会自残自苦如此,大人不要疑心太重。”

    不久,密探向他报告要离的妻小被杀之事,庆忌疑虑顿消,他对心腹高兴地说:“肢体自残,要离或许可做到。可若是舍弃妻小性命,谁会这样残忍呢?”

    庆忌于是视要离为心腹,让他为自己谋划归国大事。要离见自己和阖庐、伍子胥谋定的计策成功,于是力劝庆忌及早发兵,夺回王位。庆忌对他言听计从,出动全部兵卒向吴进军。

    庆忌在指挥船上,要离手持长矛侍立其旁,一矛刺透了庆忌的心窝。阖庐的心腹大患解除,吴国的局面最终安定下来。

    历史经验与智慧:

    不做必要的牺牲,就难以消除狡猾对手的疑虑。在对手意想不到之处打动他,用一般人最难做到的事触动他,任何人都会失去警惕。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最致命的一击,才能把最坚强的对手给打败。

    背水一战——退无可退,置之死地而后生

    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是历史上将领们用来鼓舞士气的手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事处理问题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在韩信攻打赵国之初,赵王准备用二十万大军在井径关口进行阻截。赵国的李左军向赵王建议:“汉军远征,军粮自千里之外运来,我们只要用三万人的兵力去劫夺它的粮草,不出十天,汉军必定退走。”

    赵王十分自负,他没有用李左军之计。

    这正中韩信下怀。当探知赵王的决定后,汉军大胆前进,在离井径口三十里的地方扎营。韩信半夜选轻骑两千,带着汉军旗帜,从小路深入,并密令他们等待两军交战、赵军倾巢出动时偷袭赵营,插上汉军旗号。

    在战前动员会上,韩信传令:“战败赵军后再吃早饭。”韩信布置一部分队伍背水为阵,赵军见后嬉笑不止。背水无退路是用兵的大忌。韩信身为上将,竟闹出这样的笑话。

    于是赵军放松了戒备,立即出关与汉军混战。不料汉军根本不堪一击,丢下辎重,弃车而逃。守关的赵军,看此情形迫不及待地冲出来饱掠一番。可是当他们回关时,关头已经遍插汉军旗帜,大惊失色,回身想逃,恰好与背水一战的汉军相遇,赵军死伤遍地。

    战斗结束,赵王被擒。韩信用千金重赏士兵,重用俘虏李左军。

    事先,韩信的部将就向韩信请教其中奥妙。韩信说:“兵法上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背后有水,人人只能奋勇争先,求取生路,这就是兵法教训制胜的道理。”

    众将领更加佩服韩信。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不久就相继死去。然而,由他们点燃的反秦烈火却越烧越旺。其中,以项梁的队伍声势最大。与此同时,队伍中骄傲轻敌的思想也开始滋长,放松了对秦军的防备。

    秦二世派大将章邯率领大军前来镇压杀死项梁,然后北渡黄河进攻赵国。赵国是由陈胜的部下张耳、陈余扶持的赵国后代赵歇建立起来的新政权,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都城邯郸很快丢失,赵王潜逃到巨鹿。章邯命令王离、涉间二将包围巨鹿,自己率领秦军主力驻扎在巨鹿南面的棘原。他派人在棘原和巨鹿之间修筑了一条粮道,支援王离。王离兵多粮足,攻打巨鹿更加卖力。赵王歇向楚怀王紧急呼救。楚怀王立即下令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统兵救赵。

    宋义带领二十万大军来到安阳。听说秦军声势浩大,命令楚军停止前进,一晃就是四十六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