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独辟蹊径,打破常规走向成功(4)

时间:2023-06-2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问道|宿春君 点击:


    时隔不久,退守埃及的英军获得大批增援,开始向德军发起代号为“战斧作战计划”的反攻。英军这次信心十足,不仅因为他们摸清了隆美尔非洲军的真正实力,而且紧急援助北非的200多辆坦克中,大部分是被誉为“坚不可摧”的马蒂尔达重型坦克。德军当时装备用的37毫米反坦克炮对这种坦克无能为力。

    6月15日,成群的马蒂尔达坦克直扑濒临地中海的哈勒法亚山口。这是通往利比亚的惟一通道,由德军把守。攻下此山口,英军即可解托卜鲁克之围,直下利比亚,大败德军。哈勒法亚山口前一马平川,马蒂尔达坦克喷着火舌,涌向山口,德军的坦克火力微弱,胜利眼看唾手可得。突然,德军阵地前一阵连续巨响,冲在最前面的五辆英军坦克立即瘫痪在火海里。后面的未及撤退,一排炮弹打来,又有六辆顿时报销。哈勒法亚山口前激战三天,英军共损失马蒂尔达坦克91辆,“战斧作战计划”就此破产。

    德军使用的究竟是什么火炮?英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名被俘的英军少校要求看看击毁坦克的秘密武器。结果让他大跌眼镜,隆美尔利用德军88毫米高射炮进行平射,摧毁了英军这些“坚不可摧”的庞然大物。少校面对88毫米高炮愤怒地高叫:“太不公平了,你们竟用打飞机的高射炮来打我们的坦克!”

    历史经验与智慧:

    在规则之下,人们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时,如果打破这种思维定式,不按规则出牌,就会占得上风。“沙漠之狐”隆美尔在阅兵时让坦克绕过去,用高射炮打坦克,都是没按武器使用的“规则”做事,结果把英军打得晕头转向。

    学会适当的变通,打破规则往往更容易实现目标。

    小牛顿的风车——永远比别人多一个优点

    比别人多一个优点,就意味着你比别人多一个取胜的机会。在关键时刻,这往往就是你胜出他人的秘密武器。

    公元1642年12月25日,伊萨克·牛顿出生在英格兰北部一个名叫乌尔索普的小村子里,那时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伽利略刚去世不到一年。

    小牛顿从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戏,他有自己独特的玩乐方式,总是在玩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

    小牛顿不仅喜欢沉思默想,还富有好奇心,喜欢动手制造各种小玩意儿和木头模型。为了做这些东西,他用自己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工具,起初做些简单的东西,后来就开始制一些有点难度的东西。

    在小牛顿读中学的地方,城北正在造一座风车。当地的居民都喜欢晚饭后散步去看造风车,以此作为消遣。

    小牛顿也常常去看造风车,每天放学后,他总要去看看,惦记着风车造得怎么样了。

    小牛顿看得非常仔细,回到家里,他就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认真地琢磨起来。

    只要一拿起锯子和锤子,小牛顿就一下子来了精神。他是那么的认真,甚至忘了时间,常常做到深夜。

    几经努力,小牛顿的风车模型终于做好了,做工非常的精巧,与镇上的风车一模一样,只是转不动。小牛顿仔细琢磨后,做了一个水车一样的轮子,把一只小白鼠放在里面。小白鼠在里面不停地跑动,带动了轮子飞快地转动,就这样风车也能不停地转动了。

    有时候他不满足这样,就在老鼠尾巴上系一根绳子,绳子上安一些钩,或是在老鼠的头上吊一颗玉米。

    这样一来,小牛顿的风车多了一个优点:没有风照样能转。

    小白鼠转动的车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小牛顿成了受欢迎的小小发明家。

    不久以后小牛顿又给自己做了一部小车,这辆四轮车是曲柄带动的,他坐上去以后就自己转动曲柄带动小车。

    就是这样,小牛顿靠着他的聪明劲一步一步地圆了他当大科学家的梦想。

    历史经验与智慧:

    牛顿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到更远处的风景。这是因为牛顿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长处,并永远比别人多一个优点,这正是他能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所在。

    培养歌德——独特的想像力是一笔财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