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中国文脉·第二十二章 十万进士(6)

时间:2023-02-2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余秋雨 点击:


    历来有这种心理的人,总被社会各方称赞为“胸有大志”。因此,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伺机心理也可称作“翻身心理”。本来,以奋斗求成功,无可非议,但中国书生的奋斗不满足自然渐进,而是企盼一朝发迹。成败贵贱切割成黑白两大块,切割线前后双重失态。

    他们有世界上最惊人的气量和耐心,可以承受最难堪的困厄和屈辱,因为他们知道,迷迷茫茫的远处,会有一个机会。然而,机会只是机会,不存在合理的价值选择,不存在人生的终极关怀。所以,即便在气量和耐心背后,也隐潜着自私和虚伪。

    气量和耐心也会碰撞到无法容忍的边界,他们就发牢骚、吐怨言,但大抵不会明确抗争,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把一切不满上升到官方竞争才高度有效。于是中国书生也就习惯了这种怪异的平衡:愤世嫉俗而又宣布与世无争,安贫乐道而又天天都在嫉恨。从总体而言他们的人生状态都不大好,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他们缺少透彻的思维,独立的坚守,无私的奉献,响亮的馈赠。他们的生活旋律比较单一:在隐忍中期待,在期待中隐忍。

    其二,骑墙态势。

    科举制度使多数中国读书人成了政治和文化之间的骑墙派,两头都有瓜葛,两头都有期许,但两头都不着落,两头都不诚实。

    科举选拔的是行政官员,前不久还是困居穷巷、成日苦吟的书生,包括那位除夕之夜误入宫廷演了通宵傩戏的老人,一旦及第授官之后便能处置行政、裁断诉讼?便能调停钱粮、管束赋税?即便留在中央机关参与文化行政,难道也已具备协调功夫、组织能力?是的,一切都可原谅,他们是文人,是书生。但是,作为文人和书生,他们又失落了文化本位,因为他们自从与文化接触,就是为了通过科举而做官,作为文化自身的目的并不存在。

    结果,围绕着科举,政治和文化构成了一个纠缠不清的怪圈:不太娴熟政治,说是因为文化;未能保全文化,说是为了政治。文人耶?官吏耶?均无以定位,皆不着边际,既无所谓政治道义,也无所谓文化良知。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或许是少数自省书生的自我嘲谑,但在中国,常常因百无一用而变得百无禁忌。在政治和文化之间骑墙的中国文人,特别擅长把一切文化行为纳入政治架构。一会儿作政治批斗,一会儿作政治表演,而等到真的政治风暴来临,他们大多集体隐身,或变节为奸。因此,所谓“骑墙”,总是一脚苍白,一脚混乱。

    其三,矫情倾向。

    既然科举的成败关及家族的全部荣誉,于是所有的亲情牵累也就必须顾全大局,暂时割舍,奉献给那种没有期限的苦读、别离和期待。一来二去,科举便与正常人情格格不入,上文所引一系列家庭悲剧,皆是例证。

    那些不敢回家的读书人,可以置年迈的双亲于不顾,可以将新婚的妻子扔在乡间,只怕面子不好看。这样做,开始是出于无奈,但在无奈中也渐渐滋生出矫情和自私。

    铁石心肠地轻视亲情,却并不排斥肉欲,那位王泠然开口向老朋友提的要求,第一项就是要一个女人。俗谚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这个意思。中国书生中的伪君子习气,大多由此而生。

    不知道当年书生中,有几个曾突然领悟到科举对自己的人格损害?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少,否则我们就读不到那么多鞭辟入里的记载了。但是,一种由巨大的政治权力所支撑的国家行为,怎么会被少数明白人的抱怨所阻遏呢?而这少数明白人的明白,又能到什么程度呢?

    我曾注意到,当年唐代新及第的不少进士,一高兴就到长安平康里的妓院玩乐。令新科进士们惊讶的是,其中很多妓女才貌双全,在诗文修养、历史知识、人物评论等方面都不比自己差。她们只是因为性别,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那个题目,你是怎么起、承、转、合的?”妓女询问,新科进士敷衍了事地作了回答。

    妓女听了一笑,说:“起得尚可,承得拙了,转得不错,合得乏力。”进士一听,大惊失色。他人格的最后支撑点,倒塌在他以为没有支撑点的女子面前。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