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齐桓公五顾隐士稷

时间:2011-12-2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彭广军 点击:

大耳朵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孔明出山,是妇孺皆知的千古美谈。其实刘备当时百废待兴,人才稀缺,而“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得天下”的网络传言甚嚣尘上,搞得炒作高手自称皇叔的刘备也自叹弗如,于是心向往之,不过请诸葛亮出山此乃情势所逼,不得不为。当然,孔明绝顶聪明,刘备来请两次不去,也不须等到四次,不多不少正好三回就成,因为不敢再等,事不过三嘛,倘若一定要四回五回再出山,以张飞那个暴脾气弄出点别的情况可能性真的存在。

总之,刘备因“三顾茅庐”成全了礼贤下士的大名,诸葛孔明也挣足了面子,属于双赢局面。如此做法是刘备发明的吗?却不尽然。在刘备之前八百多年的春秋时期,有个喜欢穿紫色衣服的大佬齐桓公,事儿做得比刘备漂亮,而且还总结出了一套理论。

刘向《新序》载: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稷这个人本来是隐于闹市的隐士。当然,隐士不见得一隐到底,古时候一些人之所以喜欢隐,其实就是想做官,与现于今官场失意者跟上级撒娇的情形差不多,当然,稷是不是想通过此举步入仕途我们不得而知,就算是,也比后世人买官要官讨官好看得多。总之,这个稷的谱也够大的,齐桓公一天中来拜见了三次,他硬是不露面。随从啧有烦言:“您是万乘君主见他一介草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有见着,够给面子了吧,您可以不必再去了。”桓公说:“话不能这样说,看不起官位官禄的士人,当然就会轻视他的君主;君主如果反过来轻视士人,不就等于看不起霸业吗,即便稷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么可以看不起霸主大业呢?”齐桓公第五次去拜访终于见到了稷。两人是不是握手言欢相见恨晚没有记载,稷是否为齐桓公的霸业做过什么直接贡献也不得而知,但这件事被论广泛炒作后,天下诸侯纷纷归附则是有记载的,“相率而朝,靡有不至”,真是盛况空前。

齐桓公确有上古豪杰之风,听说稷这人不错,他就降尊纡贵接连委身拜访了五次,精神可嘉。这事儿放到刘备那种创业人士做起来或许不难,而齐桓公作为当时强盛齐国的国君,乃“春秋五霸”执牛耳者,霸业初成,事业风生水起,正是一呼百应的时机,此时做人的感觉真不要太好。作为齐国绝对的一把手,他对稷的态度无疑就是他领导作风在实际工作当中的直接表现。相比而言,刘备则有些不同,此时诸葛孔明已经被炒作得很有名气,而刘备虽自称皇叔,其实还没多少人承认,事业又在初创阶段,让人追得满世界乱跑,境况跟草民地位并无实质区别。他有什么优势去吸引素未谋面的大才诸葛亮呢?只剩下谦虚谨慎、小心翼翼、以情感人了。所以不管他读没读过刘向的书,“礼贤下士”请孔明出山是他没有选择的选择。因而,刘备“礼贤下士”不见得名副其实,譬如后来凤雏来投,刘备见他模样不是很周正,居然打发他到耒阳去做了县令。

才能货于帝王家,没什么不对,“帝王家”选人用人风格也大不相同。建立“人才高地”是现今许多人挂在嘴边的时髦词儿,可对待人才有许多种方法,譬如同为“礼贤下士”就有齐桓公式、刘备式的,当然还有狡兔死走狗烹刘邦式的,仔细查究,似乎后一种还更多一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