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豹诗典(4)

时间:2023-06-0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蒋蓝 点击:


    1905年,日本人山川早水来四川考察,其《巴蜀》一书里,他十分留心观察自然状况,比如对锦江往时澄清适合洗锦的记载、对金沙江和岷江泾渭分明的记载、对自流井井盐生产的记载,他在叙府(宜宾)城内见到了大量豹皮:“叙州府附近山中多出豹。因此,各处之皮铺全挂着金斑皮。叙州府又是成都通往云南省之要衢,云南品多集中于此地。”由此可见,民间历来传闻川南山区豹属众多,看来并非虚言。晚清时节,国学生出身的江苏南通人徐心余(1866—1934)先后在光绪十九年(1893)和民国三年(1914)两次入川,在他晚年写就的笔记《蜀游闻见录》里记录了大量巴蜀珍闻与风俗,十分珍贵。身为文弱书生,他竟然记录了四川猎户的特异性:“川中之猎虎豹者,以药不以械,药之轻重配合,与兽之毒毙迟速,唯猎人知之。猎时以连环钩伺之,钩之两端,一钩毒脯,一系灰包,置大山中,虎豹骤吞之,钩着齿腭间不得脱,则咆哮奔赴,如地裂山崩,令人心悸,不敢近。猎者云:‘豹中毒,仅狂走三二十里,即倒地毙;虎则非跳跃三五百里,不能堕其威,故必系以灰包,以便追踪觅迹焉。’昔在古蔺,传闻某山林中,臭不可近,居人拨草视之,有极大虎毙其中,惜日久皮已腐烂无用,而其骨犹售数十余金,此即药毙之虎,猎者未经寻获也。”(《蜀游闻见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1日版,104页。)这样的记载即使在四川民俗史里也遍寻不获,足见徐心余对蜀地的热爱。

    豹骨的作用,李时珍说得很清楚,“作枕辟邪”。那个咀嚼豹子肩胛骨食而吞之的海明威,显然没法“辟邪”啊。

    山高林密的古蔺县至今有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兽类的金钱豹和云豹两种,占四川同类保护种类的18.18%。当代动物学家郭郛认为,云豹的古名就是軀,軀似狸,古代有以云豹为图腾的氏族。軀、貐均是豹的古称。“今軀虎也,大如狗,文如狸。”郝疏《字林》:貔似狸而大。軀,虎属,以立秋杀兽,故汉有軀刘之祭。由此可见,四川南部自古就是豹子的栖息地,徐心余先生所见所闻不诬,这样的毒杀延续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但豹子一般不会吃死物,除非它已经饿得奄奄一息。这种旱地钓鱼之术,还系有灰包以便跟踪追击,我询问过宜宾屏山县里的一位老猎人,他们认为不大可能,一般而言是豹子捕食了中毒的动物造成的,叫二次中毒。中毒的虎豹发出的震撼山林的惨叫,读者诸君能想象吗?回到塔杜施·博罗夫斯基的观点,有些死亡是神圣的。

    在云南的苗族村寨,当过猎人的老者回忆,他们发现虎豹足迹,会在足迹里放上一块银子,念一会儿咒语,虎豹就会回来……虎豹与银子具有通感吗?它们应该跟黄金的关系更为密切才对呀。

    刊于《山花》2015年第3—4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