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智慧49参透生死之间的奥秘

时间:2023-05-2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张瑞 点击:
《老子》64个人生智慧(全文在线阅读) > 智慧49参透生死之间的奥秘

    【原文】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解析】

    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老子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参透生死,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

    人类最恐惧的就是死亡,于是许多聪明人或自认为聪明的人纷纷出来想尽办法安慰我们这些活人,有的说人死了灵魂会上天堂;有的说人死了还可以投胎转世,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是这两种说法又不能安慰人,灵魂上天堂虚无缥缈,没有谁能知道天堂是个什么样子;投胎转世就更玄了,即使真的有可能投胎转世,那也是另外一生的事情,与现在的“我”没有什么关系。

    圣人高明,说生和死是两码事,二者河水不犯井水,活着的时候尝不到死的痛苦,死了又没有生命,何必为死瞎操心呢?这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也同样不能消除人们对死的恐惧。正确的理解是,死亡伴随着人的生长过程,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把自己交给了死,死与生一开始就结成了一体,死是属于生的,生也属于死,古希腊有一个戏剧家说得好:“也许谁都知道,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生与死是一个铜板的两面,对死的认识影响着对生的态度。人们都意识到人有一死,有人大肆地挥霍享受,有人抓紧每一寸光阴学习和工作。孔子说:“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呢?”其实应该倒过来说:“不知道死,怎么知道生呢?”

    老子和庄子既能参透死,又热爱生,爱惜生命却不恐惧死亡,生命才真正怡然自得。

    老子崇尚一种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样也主张以一种自然的平常心来对待生死,认为一个人应该不贪生不恶死。出生了不欢天喜地,要死了也不呼天抢地。无拘无束的来,无牵无挂的去,不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追求自己的归宿。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生与死扔在脑后,不想方设法求生,也不想方设法避死,一切都听任自然的安排,不用心灵智慧去损害道,不用人为的办法去破坏天然。

    “旷兮,其若谷。”“旷”,空阔;“谷”,虚空。意思是,得道者经过长期的自我修行而使心胸达到了空旷开阔的程度,外观上就表现出了一副高深莫测、虚怀若谷的样子,这应该是通过修道所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空旷开阔是精神成就的内质,虚怀若谷则是外在气质。老子在此所揭示的道理,如果立足于心灵和精神与自然的相互沟通,就已经完全脱离了人生范畴。心灵愈是开阔则距离现实愈远,外貌愈是虚空则距离社会群体愈远,最后就一定会制造出一个远离人生、远离尘俗、不食人间烟火、逍遥于岩穴沟壑中的特殊群体,事实上,这样的群体在老子身后不久就果真出现了。

    现实生活中固然存在着心胸远大、心志开朗的才智之士,也存在着一些能够虚怀若谷的高明之士,他们大多是通过人生的阅历及知识的熏陶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心灵拓展及外在气象之形成。至于沿着老子道路而逍遥于天地自然之间的仙家们,他们的心灵究竟拓展到了什么程度?他们的外在气象究竟表现出了怎样的特殊气质?局外人很少能窥透其中之奥秘。

    人有出生的一天就必定有死去的那一天,就像有黑夜就必定有白天一样,这是自然规律,是每个人都逃避不掉的。把船藏在山谷里,把山谷藏在深泽中,可以说是再牢固不过了,但大地的不断运动,有些山谷成了高山,有的高山又夷为平地,山谷就有变化,船当然也藏不住了。

    高山和深谷都会变化,何况肉体之身的人呢?有些人一发现自己脸上有皱纹、头上生白发就发愁,实在不懂得自然之道。对于老少生死要听其自然,这样才能有一个潇洒自在的人生。

    《伊索寓言》中说:有一个老人上山砍柴,把柴扛在肩上走了很远的路,又渴,又累,把柴撂在路边歇脚时说:“还不如死了的好。”死神一听连忙跑来问他需不需要自己的帮助,老人并没有要求死神把他带走,反而说:“请你把那捆柴放到我肩上。”寓言中这位老人的变化,很有人情味,也很见人生道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