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智慧49参透生死之间的奥秘(2)

时间:2023-05-2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张瑞 点击:


    中国古代有许多人祈求长生反而弄得短命,不少皇帝为了长生不老而求仙供佛,其结果不是送了自己的命就是害了他人的命。古往今来求仙的千千万万,长生的却找不到一个。秦始皇曾派徐福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到神话中的仙山蓬莱去采不死药,徐福入海后并没有看到什么仙山,回来后骗秦始皇说:“海里有一条大鲸阻挠了去蓬莱山的航道。”秦始皇亲自带人到海边射死了一条大鲸,但还是没有采到不死药,几年后他自己也一命呜呼。李白有一首诗讽刺他说:

    徐市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

    活着的人谁也没有尝过死是怎么回事,我们又不能与埋在地下的先人传授经验,为什么一想到死就失魂落魄呢?这是由于亲友的死给我们许多暗示,使我们把生和死的过渡想象得非常可怕。看到死尸冷冰冰的凄惨样子,再想一想未来只与黑暗、寒冷、闭塞、孤寂相伴,大家就会不寒而栗。其实这些恐惧心理是想象造成的。

    一个人死后,即使放在有电热毯的床上,他也不会感觉到温暖舒适,把他埋在九泉地下也不会觉得寒冷;在他棺材或骨灰盒里装上电灯,他也感觉不到明亮,棺材或骨灰盒里漆黑一团,他也不至于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即使儿女在尸体旁亲昵说笑,他也体会不到什么天伦之乐,让他一个人躺在棺材里也不会有孤独感。

    死亡是大自然给人最好的恩赐,人们在熙熙攘攘的人世操心了一辈子,奋斗了几十年,现在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死亡就是一次最深沉的睡眠。

    有些人一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两眼一闭,以后世界上的许多变化,人生的一切悲欢离合,都不能看一看和尝一尝,心里就哀伤惆怅。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他抒写了对人生短暂而又生不逢时的深沉感伤,尤其是表现了天才不被承认的伟大孤独,这首名诗有它特定的时代内容。

    但就我们凡夫俗子而言,如果真的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悲哀,那的确没有什么道理。

    生命既然有个开头,就一定会有个结局,这就像一出戏有开始就有剧终一样。哪个演员能在舞台上把一段戏从盘古开天地唱到天荒地老呢?一个演员不可能总将舞台占着不让别的演员上台,我们又怎么能将社会的舞台霸占,不让后来人登场呢?死亡只是把我们带回从前没出生的境界,回想某一时期我们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并不会使我们怎么难过,为什么一想到有朝一日我们要退出这个世界就非常难受呢?

    陶渊明是东晋喜爱老庄的大诗人,他的为人和写诗达到了一种最高的境界:自然。他说自己特别喜欢饮酒,可又穷得沽不起酒,亲戚和朋友知道后,有的特地买酒招他去饮,每次一去总要把酒瓶喝得底朝天,不醉不算,醉了就摇摇晃晃地回来。人家问他为什么这么爱酒,他回答说:“渐近自然。”

    人生像条河流,源头处河身狭小,夹在两岸之间奔腾咆哮,冲撞岩石激起水花,飞下悬崖形成瀑布,越到下游河面越宽,河水也慢慢流得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河流的界限消失不见了,从而结束了它那单独存在的一段历程,把自己的生命融汇在大海之中而毫无惋惜。

    个人也是一样,青年时充满了激情,心高气傲,处处想显示自我的个性和才能,到了老年才意识到自己只是社会的一分子。假如人到老年能把生命看成河流就不会怕死,因为他明白个人的生命融进了人类生命的大海之中,他所关心的一切都在继续,人类的生命也生生不息。

    只要我们永葆生命的青春,我们就会永远年青,死亡就会永远与我们无缘——虽然大家终有一天会离开人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