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读书阅万象(2)

时间:2023-02-2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谢丽 点击:


    而在《关于公平》、《关于彷徨》的章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20世纪70年代青春的彷徨、寻找和对自我的突破。任何一个年代的青春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生于70年代的闾丘露薇和生于80年代、被称为“80后”的我们经历了同样程序、一种路途的“反抗”:在对约定俗成的反叛中寻找着个体和自我的特性,逐渐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道德和价值的判断。然后,一扭身走进了社会,寻找自己在社会、在生活中的位置,并接受来自生活的挑战和内心的冲突。只是,与很多人不同的是,面对这一切,闾丘露薇没有退却。在《关于公平》中,她写:“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最终会人人平等,但是我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公平。而公平两个字的话,那就不要去抱怨,因为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近来,名人出的书太多了,“名书”似乎成了名人们的霓衣云裳,一本“名书”就像一段辉煌的现代史,似乎就可以揭示出一个成功的人生范式。而对读者而言,读书的目的无非是想透过页面走进作者的心灵,汲取生命的精华。名书惯常的包装艺术在大多数读者看来,华而不实。闾丘露薇的经历和性情让她避过了这样流行的“尴尬”,她用坦白和率真驾驭着的文字,似一颗润心丸,稳稳地进入读者的心间。

    女性为何无穷动?

    ——读洪晃等人作品《女人无穷动》

    时代在发展,文明在进步,距离现代文明最近的似乎总是女性。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一些独立、有着现代思想的女性,最先从女性的从属角色和地位中解脱出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了许多优秀而又独立、敬业的新女性,本书的作者刘索拉、宁瀛、洪晃等人,都是这样的新女性。

    女性从具有从属意义的静止位置到动态状态的变化,显示出女性新的价值判断。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隐蔽了身为女性内心不安的心理?或者焦灼,或者迷茫,或者在寻觅的过程中,因为脱离了某种轨道而生出的不安?这些似乎都被一种女性强势给掩盖过去了。于是,那些在时代的浪尖上滚动着的某些女性,注定了内心的寂寞。我们不得不说:“很遗憾,这个年代,对女性价值的判定,还远不及女性自身的解放速度。”

    女性,正是在这样无数次的“离析”中将自己解放了出来。什么是女性?女性究竟该是什么样子?从别人的眼睛到自我的心灵,从自我的心灵再到这个广袤的世界,相信无数位女性都经历过这样的思考。这部书的几位女性作者,都曾经过这样的思想洗礼,一部看似内容琐碎的书,实质上是反映出时代背景下一些女性的寂寞落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重新定位着纯粹的女性个体意义和社会责任。

    70年代的朋克文化,80年代的性解放,90年代个体意义的重新来潮,在每个时代中,我们总能看到女性俏皮晃动着的影子。自我和家庭的圈子,向来圈不住某些女性的热力。蓬勃着的文化与思潮,如果没有她们弄潮的身影,在文明和解放的路上,世界将会是多么黯淡!绕了大半个圈子说到这里,是因为我看到了一本好看的书《女人无穷动》。

    本书的作者宁瀛、刘索拉、洪晃都是这样的热力女性。她们都是在各自领域有着不凡成绩的女性。宁瀛是卓越的女导演,刘索拉是70年代就备受关注的现代派作家,洪晃是著名的媒体出版人,她们都有着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东西方的文化牵引让她们的视野足够宽广,思维和行为更加现代。现在,她们忽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来演了这样一场“女性闹剧”——《女人无穷动》,电影在戛纳上映的同时,这本书也出版了。

    从某种角度,这本书可以看成一本拍摄影片的花絮辑录或者演员们的摄后回忆。有趣之处在于,它所辑录的那些妙趣横生的片段,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成功女性的某个真实的瞬间。比如,刘索拉和平燕妮的“矛盾”;洪晃和宁瀛联合行骗,欺骗章妈妈的“麻雀事件”。而另一妙处就是,在这本书平凡琐碎的内容背后,对本真和自由的回归。随着对这本书阅读的加深,你会发现:这些生于60年代精明强干的女人,似乎对“搅动”这个世界,失去了最初的兴趣。她们将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折射进内里。更年期,婚外恋,对一个真实、幸福的女性而言,这些似乎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可也都是些避不开的话题。在这本书中,你看到了“她们”的疯狂与放肆,看到了“她们”的尖锐与多疑。但是,你不能错误地认为这就是作者(索拉、洪晃等)本人。其实,这只是向读者展示成功女性背后的情感欲望与生活琐碎。与往常的电影和书中所表达的东方女性神秘、美好的主题不同,作者和导演一起突破了女性形态表现的反复,真实地揭示出了“成功女***中的情感欲望与神经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