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私人观影笔记(2)

时间:2023-02-2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蒜头 点击:

  应该说,作为电影来说,这个故事还有一些缺点,比如个人认为有些先抑后扬的部分其实不必如此“先抑”,比如从93哥德堡到95天津之间的跨越失之必要的铺垫,比如在一些故事的起伏部分,本该可以更加激烈些,可以做到更好地调动观众的情绪等结构和节奏上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它是体育题材,但故事的内核和想要表达的内容不仅止于体育,是一部值得对乒乓没有了解的观众也可以去观看、看完也会有所收获和感触的很好的故事。

  (往后是与乒乓球运动和历史相关的部分,不感兴趣的影迷朋友可以直接不看了。)

  而第二个作为乒乓球运动关注者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对现实的改编在很多地方还是比较大的,能够看出主创团队化用了很多曾经发生的事情,有很多让知情人会心一笑的致敬,几位主要人物在模仿原型在赛场上的形象也下了真功夫,但无论是对93哥德堡前因后果的一些改编,还是对几位主要原型的更深层次的一些塑造和刻画,应该说或许也受限于电影短短的时间和一些外部环境,还是有不少出入的。

  这些变化与出入有些我觉得可以理解,有些我也不尽认同,但我想,无论是对几位原型、还是对并非某个原型的陪练群体的具化、还是对我们强大而清醒的对手的塑造,电影已经是怀有尊重和善意的了,这种传达给了我的感受让我愿意接受绝大部分改编,放下成见,依然给出一个好评。

  关于不认同的一些部分,比较主观和私人,就不在这个笔记里相信说了,相应地,我想作为曾经去了解过那段关于95年天津世乒赛的一些往事的乒乓球关注者,我也许可以补上几个小小的拾遗,让能看到这篇笔记的网络邻居们能以微见着,对那个比短短两小时电影所能呈现出的、曾经波澜壮阔、包含了很多人的喜悦与遗憾、欢笑与泪水的往事,有一些更深入些的感受,它们也很私人,因为是凭印象直接写的,没有专门查阅资料,所以细节可能也有不特别准确的地方,主要还是表达一些感受。

  首先,我想说的是电影里93哥德堡时已出国打球、临时被征召而义无反顾出战的削球手王遥的原型队员,在真实的历史中,在1991年的世界杯团体赛上,戴敏佳原型的主教练临时征召他加入队伍,从小组赛到中瑞团体决赛屡立奇功,帮助中国队夺得了冠军。而在这次为国而战前,他曾给好友,也就是白民和的角色原型写信说:“从全队角度讲,男队正在危难之时,我理当助一臂之力,和大家同甘苦,共患难,从国家的角度讲,培养了我多年,这正是我报效祖国的机会。但说实话,我心里真有点虚,真怕打砸了,对不起大家。不过,请你们相信,只要上场,我一定会拚命的……”后来到了1995年,他在肩伤很严重的情况下,还是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单项的比赛,在最终被淘汰时,撅折了球拍,或许也是在和自己努力坚持到此的种种,做一个告别吧。

  王遥的这位原型人物叫王浩,并非是后来大家比较熟悉的“二王一马”中的王皓,王浩是一位世界冠军,可他曾经的这些努力和付出、他在关键时刻为国而战的信念、他为伤痛所累最终不得不告别国家队的这段往事,可能已经不那么为人所知了。乒乓球作为我们的国球,曾经涌现出了这么多的世界冠军,也有着十倍百倍千倍为了这个运动付出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最终却并没有打出成绩的人们。应该说,每一位选择了乒乓球运动的职业运动员都是可敬的,因为这是个起点太高的项目,前人已经积累了如此多的成就,哪怕很有天赋,很努力,也不见得能够走到顶峰,哪怕是成为了世界冠军,如果不是其中最优秀的那屈指可数的几个,可能也没有为大众所了解。可他们依然前赴后继,成为金字塔上的基石,成为举国储备力量的一员,成为陪练、基层教练、乒乓球馆经营者、乒乓球器材销售者,等等,是每一位从事着这项运动、爱好着这项运动、从业在这项运动产业中的人们,共同铸就了中国乒乓今日的辉煌。这项运动带着我们民族站起来时最初的自信与荣耀、推动过世界格局改变的大事件、中国乒乓球队多年来一直把“祖国荣誉高于一切”作为集体的信仰,付出无数的汗水与努力,一次又一次捍卫了国球的荣光。或许网络上也有一部分虚虚实实的“阴谋论”、“小道消息”的内容,但如果是藉由电影而对这项运动感兴趣了的网络邻居们,在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有关乒乓球这项运动和中国乒乓球队这个集体后,希望还是能更加相信那些不必去揣测和传言的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事实,从中汲取到一些鼓舞的动力,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