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剧版《平原上的摩西》——对原著的扼杀与窒息

时间:2023-01-2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快乐的私有制 点击:

   作为双雪涛粉丝以及《平原》的死忠粉,一听说《平原上的摩西》有剧版后,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选择了刷剧。一天时间我刷完了这部只有六集的迷你剧,却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失望!

平原上的摩西

   在说失望理由之前,首先要对一些剧中元素表示肯定。

   场景上,够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情节上,也没有加太多狗血情节算是按着原著来拍。最喜欢的镜头是赵小东远远地望着倒下的李斐,赵小东在远,李斐在近并且被虚化了,这个角度看,李斐就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影,飘飘荡荡来到人间又满负遗憾而去,甚至没有镜头可以聚焦。

   其次,镜头缓缓移动至水下,再抬起时却变成了回忆,湖面上,没有三只漂泊无依的小船,只有一条豪华大船,坐着庄一家三口和小斐,而远处的呼喊则是老李在唤小斐回家。不禁哀恸:上一帧,是老李在湖面那头看死去的小斐,发出绝望的号哭;下一帧,却是爱女心切的老李在唤小斐回家吃饭。这一切的一切,只隔了一个镜头,却是庄李二家二十几年也没有办法偿还的缺憾。

   我承认,作为一部迷你剧,它够剧情、够冲突、够悲剧,算得上一部好片子,但我觉得离原著还差很远。双雪涛的小说确实很适合改编成电影,但改编成电影,总是没有纸质书的余韵悠长。无意义地堆砌情节,只会不断消解原著的悲剧性。以下是我觉得这部剧的败笔所在。

  一、人物性格塑造的偏离

   首先是傅东心。

   在原著里,傅东心是文艺不是僵硬、是文静不是木讷、是优雅不是呆板。之所以她对家庭如此疏远,是因为意外得知了自己丈夫杀过自己认识的一个叔叔,而且等儿子长大后,她发现儿子跟丈夫年轻时是如此相像——热血、冲动、偏激,在极端痛苦与矛盾下她选择了与家庭疏远。

   但剧中显然没做好这一点,只知道自己丈夫打过人,就疏远了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和一位大妈走路时掉菜那一段可以堪称全剧最尬场面,傅东心呆呆地看着继而转过身哭泣,但不好意思,给观众的感受只是木讷、呆板,好像一具没有感情的木偶人一样。

   其次是老李。

   老李能代表一类社会群像,老实忠厚、朴实善良,却也很偏执。善良到愿意为人赴汤蹈火,善良到因为一对母女受欺辱就杀了城管,善良到自己穷困潦倒还是花巨款捐助了孙氏诊所。这样的人,天生就带有悲剧性,即“善良却无用的好人,甚至善良到可以危害社会”。

   老李为什么会如此愿意帮助弱者,不惜杀很多人呢?因为他的境遇。读过原著的有人记得毛主席碑的那一段吗?他几乎是很幽怨地对庄德增报出了毛主席下的工人群像,甚至带有嘲弄。因为在他眼里,经历了下岗一系列世界,资本家和工人就是势不两立,资本家天生就是剥削穷苦人民,并且视穷人如泥土。这使得原本善良的他又添了一层共情心理——尽其所能帮助弱者,跟他一样受到迫害的弱者,同时对强者抱有天生的敌视心态。所以,老李杀人、捐助诊所也就都说得通了。孙和李家,更多的是惺惺相惜、互相扶持的感觉,李斐与孙的感情也不是干柴烈火下孕育的爱情。

   但本剧很明显没有提及这一段内容,只是通过一些家具的陈设让你觉得老李是社会底层人民,也没有提过老李杀过城管。所以,老李的人物形象就略显单薄。

   庄德增我放到主题里面了,因为他和主题直接相关。

  二、主题悲剧与人性的消解

   很明显,此类题材如果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一般都会为了刻意迎合大众心理,而改编成纯粹的爱情片。大家一看:“哇,典型的两小无猜题材,多么纯洁,多么be!”过不了多久便会忘记。但原著更多的是在讲“缺憾”,人生必备的一大常态,真正的悲剧是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做错什么,每个人都做着自己正确的事,却导致了遗憾悲苦,让人心里的眼泪为之洪涌而出。

   我重点想说的是庄德增这个人物,他跟主题直接相关。青年时是红卫兵,激进偏执,符合那个时代荒诞而草菅人命的特征;中年后,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他摇身一变成了厂长,并且是爱子爱妻、礼贤下士的好厂长,人人都对他竖大拇指。

   我想,这不是庄德增回头是岸重新做人的结果,我打赌他甚至不会对红卫兵事件做出一点反思。他性格的转变,只是因为时代变了。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时代鼓励什么样的人,他们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难以界定庄德增的善恶,难以评判红卫兵的对错,只因为不同时代背景下,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用今日的三观来评价1966年的他,一个受社会思潮影响很严重的人,那未免也太苛刻了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