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训门人八(10)

时间:2023-01-0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黎靖德 点击:

  江元益问入德。曰:“德者己之所自有。入德,只是进得底。且如仁义礼智,自家不得,便不是自家底。”干。
  江元益问门人勇者为谁。曰:“未见勇者。”干。
  林叔和别去,请教。曰:“根本上欠工夫,无归宿处。如读书应事接物,固当用功;不读书,不应事接物时如何?”林好主叶正则之说。曰:“病在先立论,圣贤言语,却只将来证他说。凡读书须虚心,且似未识字底。将本文熟读平看,今日看不出,明日又看。看来看去,道理自出。”闳祖。
  周元卿问:“读书,有时半板前心在书上,半板后忽然思虑他事,口虽读,心自在别处,如何得心只在书上?”曰:“此最不可。‘不诚无物’,虽读,犹不读也。‘诚者物之终始’。如半板已前心在书上,则只在半板有始有终;半板以后心不在焉,则无物矣。”壮祖。
  谓诸友曰:“郑仲履之学,只管从小小处看,不知经旨初不如此,观书当从大节目处看。程子有言:‘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盖卿。
  方叔弟问:“平居时习,而习中每觉有愧,何也?”曰:“如此,只是工夫不接续。要习,须常令工夫接续则得。”又问寻求古人意思。曰:“某常谓,学者须是信,又须不信,久之,却自寻得个可信底道理,则是真信也。”大雅。
  先生以林一之问卷示诸生,曰:“一之恁地沉沦,不能得超脱。他说生物之心,我与那物同,便会相感。这生物之心,只是我底,触物便自然感;非是因那物有此心,我方有此心。且赤子不入井,牛不觳觫时,此心何之?须常妆个赤子入井,牛觳觫在面前,方有此恻隐之心;无那物时,便无此心乎?又说义利作甚?此心才有不存,便错了。未说到那义利处。”淳。
  林一之问:“先生说动静义,只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底道理?”曰:“固是如此。然何须将来引证?某僻性最不喜人引证。动中静,静中动,古人已说了。今更引来,要如何引证得是?但与此文义不差耳,有甚深长?今自家理会这处,便要将来得使。恁地泛泛引证,作何用!明道言介甫说塔,不是上塔,今人正是说塔。须是要直上那顶上去,始得,说得济甚事?如要去取咸阳,一直去取,便好,何必要问咸阳是如何广狭?城池在那处?宫殿在那处?亦何必说是雍州之地?但取得其地便是。今恁地引证,恰似要说咸阳,元不曾要取他地。”宇。
  郭叔云问:“为学之初,在乎格物。物物有理,从何处下手?”曰:“人个个有知,不成都无知,但不能推而致之耳。格物,是格物理至彻底处。”又云:“致知、格物,只是一事;非是今日格物,明日又致知。格物以理言,致知以心言。”恪。
  先生教郭曰:“为学切须收敛端严,就自家身心上做工夫,自然有所得。”恪。
  与冯德贞说为己、为人。曰:“若不为己,看做甚事都只是为别人。虽做得好,亦不关己。自家去从师,也不是要理会身己;自家去取友,也不是要理会身己。只是漫恁地,只是要人说道也曾如此,要人说道好。自家又识得甚么人,自家又有几个朋友,这都是徒然。说道,看道理,不曾着自家身己,如何会晓得?世上如此为学者多。只看为己底是如何,他直是苦切。事事都是自家合做底事,如此方可,不如此定是不可。今有人苦学者,他因甚恁地苦?只为见这物事是自家合做底事。如人吃饭,是自家肚饥,定是要吃。又如人做家主,要钱使,在外面百方做计,壹钱也要将归。这是为甚如此?只为自家身上事。若如此为学,如何会无所得!”贺孙。
  余国秀问治心、修身之要。以为虽知事理之当为,而念虑之间多与日间所讲论相违。曰:“且旋恁地做去,只是如今且说个‘熟’字。这‘熟’字如何便得到这地位?到得熟地位,自有忽然不可知处。不是被你硬要得,直是不知不觉得如此。”贺孙。
  国秀问:“向曾问身心性情之德,蒙批诲云云。宋杰窃于自己省验,见得此心未发时,其仁义礼智之体浑然未有区别。于此敬而无失,则发而为恻隐、羞恶、辞逊、是非之情,自有条理而不乱。如此体认,不知是否?”曰:“未须说那‘敬而无失’,与未有区别,及自有条理而不乱在,且要识认得这身心性情之德是甚底模样。说未有区别,亦如何得?虽是未发时无所分别,然亦不可不有所分别。盖仁自有一个仁底模样物事在内,义自有个义底模样物事在内,礼智皆然。今要就发处认得在里面物事是甚模样。故发而为恻隐,必要认得恻隐之根在里面是甚底物事;发而为羞恶,必要认得羞恶之根在里面是甚底物事。礼智亦如之。譬如木有四枝,虽只一个大根,然必有四根,一枝必有一根也。”又问:“宋杰寻常觉得资质昏愚,但持敬则此心虚静,觉得好。若敬心稍不存,则里面固是昏杂,而发于外亦鹘突,所以专于‘敬而无失’上用功。”曰:“这里未消说敬与不敬在。盖敬是第二节事,而今便把来夹杂说,则鹘突了,愈难理会。且只要识得那一是一,二是二。便是虚静,也要识得这物事;不虚静,也要识得这物事。如未识得这物事时,则所谓虚静,亦是个黑底虚静,不是个白底虚静。而今须是要打破那黑底虚静,换做个白底虚静,则八窗玲珑,无不融通。不然,则守定那里底虚静,终身黑淬淬地,莫之通晓也。”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