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怪癖心理——你能理解我的小爱好吗

时间:2022-12-2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鹏华 点击:
好奇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   怪癖心理——你能理解我的小爱好吗

    “不,怎么可能,那绝对不是我!”你这样对自己说话的时候,真的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了吗?你是不是有时会自言自语,你是不是会找不到理由就很喜欢一件东西?其实,这些小怪癖也是你,不过是你内心的另一个自己。

    1.自言自语是心的退化现象

    自言自语除了行为上不好看之外,它可是大有用处的,能够增强我们的安全感,缓解心理压力等。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可以缓解压抑的情绪,如害怕恐怖片的人看恐怖片时应该尽量放声大喊别压抑恐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情绪的压抑。

    ——心理秘密

    45岁的李响是一家企业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工作繁忙,总是焦头烂额。可是最近还有一件事困扰着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喜欢自言自语。有时候,自己都会吓到自己。为此,他很苦恼,很想找个心理专家咨询一下。他到底是怎么了,难道得了精神分裂了,还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

    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跟李响犯了一样的毛病,喜欢自言自语。那么,自言自语是病吗?我们来弄清楚,到底什么是自言自语吧。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跟自己对话,跟自己交流。只不过我们没有发出声音,没有用声带带动声音,而这其实也是一种自言自语。我们都觉得思考时跟自己的自言自语是正常的,甚至会发出声音,以此来帮助自己思考。因此,这种思考式的自言自语其实并不是什么毛病,也并不奇怪。

    然而有些自言自语则不同,有的人从来不自言自语,但是最近却开始喜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那么,这样的人就有可能是出问题了。可能是压力过大,或者身体不支。

    如果你是一个从来不自言自语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喜欢跟自己说话,并且越来越激烈,甚至会失眠、头疼,焦躁,食欲不振。那么,你应该重视起你的病情了。心理学将这种无声的、越来越勤、越来越激烈的自言自语称为“思维爆炸”。

    杜绝自言自语和“思维爆炸的”诀窍就是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及早解决。一旦发现自己有了“思维爆炸”的倾向,及时给自己减压,及时发现和解决造成“思维爆炸”的问题根源。不要视而不见,寄希望问题会自动消失。很多大问题在开始时都是相对小的问题,只是由于你的视而不见,它才由小变大,变得越来越难解决。

    不要强迫自己去压制自己的自言自语。硬把它憋回去,不但不是好的解决方法,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糟。相反,你要找到一个更好的疏导、宣泄、发泄、减压方式,避免压力膨胀,酿成更大的问题。这时,尤其要避免不健康的发泄方式,如酗酒、自暴自弃、家庭暴力等。

    不如找个合适的环境,找一个倾诉对象,最好在一个朋友面前,痛痛快快地把想说的和该说的说出来。说出来本身就能帮助你减压。如果暂时没有倾诉对象,自己一个人像演讲似的,用平稳的语调自己对自己有章法、有逻辑地大声讲出来,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心理·经典解析】

    运动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压方式。对于那些原本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如果能养成早睡早起,起床后运动半个小时的习惯,就会发现这对缓解“思维爆炸”有很大的作用,你的自言自语的习惯也会得到改善。

    2.偷窃也会上瘾吗

    偷窃是一种偷偷把公家或者别人的东西拿走,据为己有的不文明的行为。在古代,偷窃大多因为物质上的匮乏,为了生存的需要。古人的“饥寒起盗心”,意思就是指一个人如果不能通过正当途径取得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物质财富,便想到了去偷窃。这是很有道理的。而现代社会,只要有手有脚肯付出劳动,就能够基本满足生存的需要,但还是有偷窃的行为发生。有的人自身温饱能够满足,甚至生活十分富足,但是经常发生频繁偷窃的行为,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疾病了,心理学家称为“偷窃癖”。

    ——心理秘密

    “偷窃癖”的人偷窃的,几乎全是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小东西,偷到手以后,大多束之高阁并不拿来使用。他们需要的只是偷窃过程中所产生的那种紧张感和刺激感,以及偷窃得手后的成功感,以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这些有“偷窃癖”的人,不仅已经构成犯罪,而且也是患病的人,从精神心理学角度分析,他们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