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孝道永远不过时

时间:2022-07-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刘彦庆 点击:
德行书(全文在线阅读)  >   孝道永远不过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世代相因的传统美德,是淳朴的敬老养亲的思想情感。何谓孝?看看中国字的结构组成:上老旁下子,合起来就是一个“孝”字,也就是说一老一小之为“孝”蕴藉深沉,简单而又完美。而构成“孝”的是什么?当然是我们每一个人现在乃至将来为人父母的自然人啊。

    曾经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传唱大江南北后,许多人都在深省,我们是不是还算一个孝子?《礼记》中云:孝子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也就是说,一个孝子的容貌是人见人爱的,因为有爱在心。或许有人会发笑,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讲这些老掉牙的东西。我要说,越是在道德滑坡严重的当代社会,孝道越显得重要。因为孝道是一种血脉传承的最直接体现,更是我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报答。

    何谓孝道?孝道,通俗地讲,儿女孝亲的意愿,称为孝心;儿女孝亲的行为,称为孝行。孝心和孝行二者合起来,就是孝道。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我们青少年所奉行的基本孝道。

    孝叔的“纯孝”

    在中国历史上2700年前的春秋时期,有一个郑国人颍孝叔,生平事母至孝,远近闻名。家里凡是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孝叔一定要先让给母亲吃。

    一天,郑庄公请颍孝叔做客,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一盘美味肉食。庄公感到奇怪并问个中原委,孝叔说:当我看到美味肉食时,便想起了家中的母亲。母亲从未吃过如此美味,因此自己也不敢吃。若蒙明主赏赐,当替母亲感激不尽。说着便对庄公行起大礼来。

    当庄公见到孝叔的这番举动,感慨良久,突然变得沉默悲痛的样子。孝叔见状,便问是怎么回事。庄公便把母亲和弟弟造反的事说了出来。原来,郑庄公的母后和弟弟叔段造反,庄公一怒之下,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后则被放逐到城颍,并发毒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

    孝叔知道庄公的孝心犹在,便替庄公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说只要挖掘一个地道,在地道中与他们相会不就行了吗?

    庄公称善,并派人马上到城颍开工掘地道。结果郑庄公便在地道中与母后相见,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还感动国君孝母,后人都称他为“纯孝”

    曹安孝亲

    清朝末民国初年,广为流传一则关于孝道的民间传说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郧阳府官渡南山的桑树坪村,住着一户曹姓人家,家境富裕,乐善好施,邻里无欺。父亲曹洪过世,母亲王氏身体健朗,儿子曹安娶妻庞三春生子,取名茴香,祖孙三代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

    乾隆八年(1743)曹安的母亲王氏忽染重病,肚腹中好端端长了个肉瘤,奇痛难忍。曹安请来当地名医、郎中诊治,都不见好转。眼见一个兴旺的家庭,为了给母亲治病,不到一年光景,家产耗尽,连妻子庞三春的嫁妆都拿去典当换钱买了药,可母亲的病却不见起色,反而越来越严重。母亲王氏几欲想死,好在儿媳庞三春夜以继日地守候在病床前,伺候汤药和饮食起居;小孙子茴香乖巧伶俐,成天绕膝左右,这无疑给了母亲许多安慰。

    曹安急得走投无路,就去观音堂参拜观世音菩萨,请求菩萨大发慈悲,只要母亲病好,哪怕舍弃性命也在所不辞。

    据说曹安刚从观音堂许愿回来,见家门口有一个医姑说是闻听曹母王氏身患重病,百治无效,今特来登门赐方救治。曹安大为讶异,也没多问,当下便热情接待医姑。医姑说:令堂身患绝症,世间已无药可救,唯一能救令堂者只有你家儿子小茴香。

    曹安心想:小茴香只是一个7岁孩童,怎能治好他祖母的病呢?于是他半信半疑地讨问具体方法。医姑犹豫了片刻,悄声说:令堂若是吃了小茴香的肉,喝了小茴香的肉汤,即可药到病除。说罢,便翩然而去。

    曹安为救母亲,只得忍痛割爱,打算杀儿煮汤。可是又顾虑到母亲一刻也离不开孙子小茴香,于是只好借故引开小茴香。妻子庞三春更是悲痛欲绝。

    曹安不忍让妻子看见,只好把小茴香偷偷哄到柴房,乘其不备,一刀下去,却只杀死了一只野兔,小茴香也不见了。奇怪,明明是儿子,怎么……?

    正在纳闷时,只听空中有一声音说:曹安孝心感天地,舍儿救母实可泣,以兔换人全孝道,世代富贵无穷期。曹安这才知道是观世音菩萨显灵,于是眼含热泪向天叩拜。

    曹安将炖好的一碗肉汤,端给母亲王氏,母亲吃肉喝汤后,当时就觉得神清气爽,肚腹不再疼痛,身体和病前一样康健了。这时妻子庞三春领着活蹦乱跳的小茴香进来了。曹安大喜过望,这才一五一十说出了观世音菩萨显灵的奇事。从此,官渡南山曹家更加乐善好施,广施仁义,后来果真世代富贵,辈辈英贤。

    这虽然是一个传说故事,似乎不足信,但它却道出了一种真情实感,那就是孝道感天动地。古人云:父母之爱,乃诸德之基。可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将孝道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实为荒谬可笑。中国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中载有“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可见圣人孔子早认为一个人孝道与否,是一把衡量道德有无的尺度。

    尽孝要趁早

    1999年3月31日,凤凰卫视举行的3周年台庆晚会上,节目主持人杨澜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她在采访生涯中遇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也就是前一年,杨澜去美国采访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之一——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

    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家境贫寒,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40年代末,崔琦的三个姐姐迁居香港。两年后,一个姐姐返回老家,想把12岁的崔琦带到香港读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