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狙击手:春节档唯一还能看的

时间:2022-02-1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木卫二 点击:
  是《狙击手》拍太好了嘛?
 
  不是的,档期其他片子,太差了。
 
  是老谋子宝刀不老,枯木又春,再上层楼么?

狙击手影评
 
  也不是,其他导演堕落变节得更加彻底罢了。
 
  或许有人要说,拿张艺谋这种大匠级的,去打一票杂牌军,胜之不武。
 
  试与张艺谋自己比较,就拿近期作品来说。我认为,《狙击手》比《悬崖之上》好,但不如《一秒钟》。如果无感《一秒钟》,那么恭喜你,春节档可以不看电影,省钱!
 
  《狙击手》有一些套路处理——可能比我下面提到的,还要多。
 
  有精神军迷也提到,美军开坦克炮,一轮轮轰自由跑动的步兵,国际玩笑嘛。
 
  问题是,这批抗美电影里,开的天大玩笑,那还少么?放回电影里,作为剧本冲突,比这个更大的问题,难道不该是俩美国兵,为何偏要弃长扬短,开个坦克回去领赏。说到底,全靠脑补,吃你入戏。
 
  再拿《水门桥》作比较,它随处有比《狙击手》更大的问题:轧过我军战士血肉之躯的野蛮坦克……抱歉,我从未见过,能开得如此之慢,动作迟缓有如僵尸乌龟的模型坦克,堪称本届坦克之大辱。
 
  原因何在?因为开坦克的,不是我军战士。一辆没有被缴获的坦克,它不可能是一辆好坦克。坦克只有到了我军战士手上,它才是所向披靡的战地武器。倒过来也解释说明了,为何美帝援军一到,它二话不说,坦克到位,万炮齐轰,直接炸起了眼皮底下的水门桥。天啊,难以解释这一幕,因为下一幕,水门桥还好好的。虽讲他们第二天就能修好桥面,但美军这样子慷他人之慨的搞法,我万万没有想到。
 
  我认为在故事上,《狙击手》有反派死于话多,主人公开挂过于逆天,迷恋子弹时间特效画面等等等,然而,这些年抗美电影拍到这里,只有老谋子把对手当人了,同时,也把自己当人了。
 
  人是什么啊?
 
  人会痛,会哭,会死。还有,不可以对小孩子开枪。
 
  美军演员的表演,当然有电视剧之嫌,尤其那位长官,好像不该在战场,而是更应该呆在精神病房。但他们已经比较像生活在1950s,地球上的人类了。反观《水门桥》,太上皇麦克阿瑟如一麻风病人,脸谱到宛如弱智,更有阴暗角落做阴险状的龙套小人,总之,对面美军,军服一再XXL松垮,出场只为+1+2送分。
 
  《狙击手》故事,表面上只是你来我往打冷枪,一轮又一轮爆头的斗智斗勇,爬来爬去。我倒是没想到,还可以用那么多条命,换一条命(其实是一条情报)。试想,拿掉情报这个潘多拉盒子,它不就是一版拯救大兵、小股连队的拍法么。剧本用上一个朝鲜小孩,缓和冲突节奏,动静结合,也带出了侦察兵这类作战单位。再来,电影还可以把战友情,搭挂在相当有限的只言片语上,铁板、照片、勺子、望远镜……这一类物件,样样有章法。
 
  常含着泪水的主人公,被连长认为是情感过于丰富,不像个钢铁打造的英勇战士。然而,在这样的人物身上,这不正是电影院观众最希望从一部电影获得看到的东西么——不然,共情从何而来。有人当然可以对一座塑像或冰雕共情,但我做不到。
 
  贯穿电影始末的画外音和配乐,也未必是必须的。但考虑到这种大环境,挂横幅大字都已是惯性操作了。
 
  反观《水门桥》,作为《长津湖》的裹脚布,我对它毫无期望。
 
  吸引我最多注意力,是连接桥堡,一排四道的水管。它在场景造型上,几乎掩盖了缺乏辨识度的水门桥主体。你也知道,它会派上用场,但不能想象,水管被用得如此含糊不清,狂轰乱炸之下,居然只有我军炸出的一个小小缺口。它居然,真的只是又大又粗,排排放的水泥管道而已。
 
  可在视觉上,它被凸显得比水门桥要壮观强烈得多。这正是电影的问题所在,在高山速降等几幕,电影略有徐克的飘逸动作影子,可它基本还是一部用硬邦邦的水泥管子粗细,来表现我军战士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电影。他们被轧、被炮弹撕裂、被冷冻火烧(祈祷被带进电影院的孩子们心理安康)还能一声不吭,坚决完成任务。他们站是打不弯的老辣钢材板,躺下是敲不碎的新生混凝土。全片充斥的人造雪与特效火,似乎生怕大家不知道??砸哪了。不是说,我不可以接受人造雪,可是,就对比下《狙击手》,咱们都不用拿别人演员为了演出瘦三十斤之类的肉体打磨故事。似乎抗美电影不在意“这些细节”,只要精神在口号在,那么,胜利和票房,就都是属于我们的。
 
  《水门桥》的最大问题,是反战已成电影主流声音的今日,看一群无法传递人之疼痛脆弱,而是让位于训令口号和油腻特效的大片,不由一再摇头。换言之,如果只是好战,只是宣扬战功,那么,这种电影也根本好不到哪里去。电影一再表现美军像倾泻汽油般的地毯烧烤,痴迷于冰与火的钢铁淬炼之歌,在我看来,却更像停下又滚动的石头。
 
  一部电影,放诸四海,无非两个问题:拍什么?怎么拍?
 
  《狙击手》与《水门桥》,他们拍什么,怎么个正确叙事,不用多讲。
 
  怎么拍的问题,张艺谋选择了一个很小的,没人知道,不被记载,假托画外旁白被带过的狙击阵地遭遇战。同样是只剩一人的悲悯,电影的处理,说不上很好,可比之《水门桥》大张旗鼓的渲染首肯,已经克制。
 
  抒情,看真假深浅。方法,看硬软直曲。
 
  两部电影都表现一名菜鸟战士的成长,《狙击手》是绕着来讲,并不铺垫专门的文戏,家乡生活,濒死闪回之类。章宇们一口西南官话的轮番叫喝下,它显得柔软,以小的回合,博大的爆点。以小的阵地,搞大的战争。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些趴着的志愿者战士,最后一个个反而能立起来,人物塑造,站得住脚。反观《水门桥》,你看到什么?
 
  大场面,大山头,地沟油旺火爆炒,破铜烂铁赶英超美的土法炼钢。
 
  人呢?
 
  一个都看不到。东西南北配合作战,穿插窜跑,可是,我看不到人。就好比上下集的拆分编排,导致张涵予含泪致敬一幕,居然还是对着上一集的冰雪长津湖。这让覆没在水门桥的战士,情何以堪。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