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坟头一把青,世事已蹉跎

时间:2021-12-0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一岚写故事 点击: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最有诚意的小说改编之一。一万字出头的小说原本,到四十五万字的剧本,纸片上的文字,化作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一出出令人扼腕的人间悲剧。也是我看过,最好的反战题材影视作品之一。打仗的热血贲张、百死无悔,宏大叙事的故事,太多人讲过,但是战争背后,每一个普通军人和他们家人因战争而偏离轨道的命运轨迹,太少有人讲。尤其台湾人能这样直接地拍战争的荒谬,戳开那段“白色恐怖”的记忆,反思历史讽刺时局,其中勇气令人感动。由衷敬佩主创团队。确实像导演说的,这是一个只有那个年代的人能讲出来的故事,现在没人讲,以后也不会有人讲了。白先勇写这样的小说,是因为他作为将门之后作为当事人,亲历了这个时代。那群最早的台北人,不过是战败后流亡异乡、漂泊无定、渴望回家的大陆人。这些人的故事,他看遍了。这波人老去不在了以后,不会有人能感同身受地理解那个年代的这样一群人了。这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故事,只活跃在那段年月的一群异乡客。
 
一把青
 
  不是说它没有瑕疵,情节设计、对白设计其实都有不足之处,台湾腔不太习惯,特效也有点假,前几集更是有点“傻白民国青春剧”,从接近十集开始才持续高能。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一部人生必看的五星作品。
 
  简单聊聊感受。
 
  原著与改编小说原本,仅一万字左右,分上下两部,以师娘的视角,讲述她战前战后看到的朱青。
 
  战前的她,是腼腆得话都不会说的学生妹,青涩稚嫩,但自有一股倔强,在被女校退学后,拒绝回家,毅然决然嫁给了飞行员,还没来得及度蜜月,全大队就被征调飞了东北,难熬的漫长等待之后,等来的仅仅是一纸死亡通知。最爱的人的生命,轻飘飘地落了地。
 
  战后的她,是浓妆艳抹、世故圆滑的歌者舞女,活跃在灯红酒绿的交际场所,唱得一嗓好曲,打得一手好牌,日常便是与众多年轻的飞行员推杯换盏、逢场作戏。再遇到师娘,也只在牌桌上来来往往,绝口不提过去。相交两年多的小顾死了,她为他送了葬,也还如往常一般起了兴致哼曲摸牌,笑容不改。
 
  短短一篇,只写前后两幅面孔的对比,朱青在失去丈夫后的经历全部留白,也无一丝刻意渲染。但这判若两人的改变之下,到底藏了多少悲凉过往,观众隐隐窥得,更觉心惊。
 
  而剧版的《一把青》,不仅将这些留白之处补全,也给众多人物进行了合理改编,不再仅着眼于个体的变化,而是描绘了战前战后空军村众人群像。
 
  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尤其有水平。
 
  写朱青的变化,将那句小说中郭轸死时她说的“我也死了,可是我还有知觉”交给了多年之后的她来说,麻木笑脸之下藏着的痛与恨,更戳心窝。
 
  写师娘,她的大气坚强包容照顾、与身为空军眷属的自私,一体两面,即使冤枉了朱青坐牢,你也很难对她恨得起来,不过是受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而小说中仅出现一次名字的“小周”,和从未出现的小周女儿邵墨婷,在剧里成了贯穿全片的重要女性角色,她们将战后流离的这一群人拉扯到了一起,邵墨婷更是取代了师娘成为故事的讲述者,用下一代的眼睛,去看上一代的悲欢离合,在结尾处也温柔地留下了希望。师娘和小周都死了,已经结婚生子的她,见到了年老的朱青阿姨,在野马机旁,像年少初见时那样与她相拥。这个结尾有点像新版《东京家族》的结尾,是创作者的温柔,代表着记忆的交接、传承和延续。还有新加入的角色,前期趾高气昂讨人厌的学姐,到后期竟是唯一能跟朱青感同身受的人。学姐的经历,也让朱青的命运显得更为合理,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有的选择仅仅是别无选择。
 
  天上的男人回了天上,这群地上的女人,却要活着承受和面对。有的人一秒钟就走了,活着的人,她们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我真真感觉这是近些年看过把女性角色刻画得最好的作品之一。朱青在坐牢审问时嘶吼的那句“我们女人才是国家!”真真振聋发聩。
 
  这些人物的命运轨迹,汇聚成海,便是这个时代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剧版的反战意义也更为丰富,讽刺性更强。
 
  一是前头重点描写的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前的和平景象,是小说里没有的。那时候这群飞行员还是人民的英雄。而朱青靠着飞行员养伤时留下的纸条远远找来,与郭轸从不识,到相识、相知、相爱,他们的浪漫爱情,空军村短暂可贵的幸福生活,是那么美好。虽然隐患和危机仍然存在,但可能是日头太好,照亮了心田,让那些阴影退到了犄角旮旯,蛰伏等待。之后,内战打响,情势急转而下,这些中华民国的飞行员,这些同样热爱祖国、奋勇抗日的大好儿郎,有的本已做好退伍后跟爱人厮守的准备,有的刚刚新婚还没品尽甜蜜,却因一纸征召无可选择地飞向了东北,因为上级命令参与了自己已经不知道意义为何的战斗。
 
  “抗日时,每打下一个村庄,就感觉离家更近了;而现在,每扫完一个村庄,就感觉离家更远了。”
 
  曾经他们被所有人称作英雄;后来他们变成了人民战犯,死无全尸,背负万千唾骂,能活到台湾的,很多亦不得善终。
 
  他们的前后命运对比,活生生将美好打得稀碎,更显悲剧。
 
  二是,对这一群活下来的人流亡台湾后的经历的丰富和改编。
 
  尤其大队长之死,改得真好。对这样一位丢掉了名誉和尊严会比死还难受的飞将军,剧版延长了他的生命,也让他如愿以偿和妻子苟活相守,却给予了他真正的绝望。既有对这个奋斗一生的集体的失望,也有对自己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大队长沦落到身患残疾不能见人的精神病的绝望。他在绝望之中选择自裁。
 
  他死后,心灰意冷的师娘,没有了寄托,自愿入狱替换朱青,然后双双身陷囹圄。白色恐怖时期,到处都是“细胞”的眼睛,心狠的人为求自保可以胡乱攀咬指认,以求脱罪;善良的人反而牢底坐穿。这些空军眷属,自己的一辈子、丈夫的一辈子都奉献了,却落得如此下场。即使给总统写信,幸得过问,也只能出去一个。毕竟,“抓错人”是不可能发生的。
 
  最初我对朱青为何执着地要去美国心有疑惑,看到后边我这种疑惑便打消了,在当时的台湾,时局瞬息万变,无妄之灾、杀身之祸可能随便一个偶然就掉到了自己头上,还不如远去异国谋生。
 
  再说小顾,他因为初来乍到技术不行,避开了东北的死亡战役,但也逃不掉未来的死亡。剧版的安排,跟小说简单带过的坠机不一样,交代他是因为执行美国人带头的机密任务,归来时任务不能被己方基地识别,不允许降落,而别无选择坠海。最初以为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后面发现原来是十死无生。小顾所在的编队在剧里是秘密,正是近些年才揭秘的黑蝙蝠中队,与死亡共舞的队伍。那几年殉职人员占了全队2/3。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