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刺杀小说家》割裂的设定,悬浮的剧情,以及拿加特林的三角头

时间:2021-08-2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DeepBlue?? 点击:
《刺杀小说家》割裂的设定,悬浮的剧情,以及拿加特林的三角头

  《刺杀小说家》看的不是现场。曾经我还为这个惋惜了一两秒,还好,现在看来它似乎也不是个值得去影院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优点我就不多加赘述了,毕竟大家都长了眼睛,它的优点有都是肉眼可见的那些;尬吹显然不是我的目的。这当然不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但由此所引申出的结论却是相对悲观的:
 
  仅就目前而言,国内的电影工业还不具备在类型片的框架中讲一个拥有完整的前因后果与起承转合的故事的能力。《刺杀小说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那些作为故事之外的卖点的贴片式内容,不管是令人眼前一亮的设定还是国际水平的特效,片方都几乎是不遗余力的做到了最好;不幸的是,这些出色之处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到了需要比拼硬实力的剧情层面,主创立马疲态尽显。我们别的不说,对于一个高概念、以设定为主要卖点的作品,换句话说一个'what if'作品,你设定和故事总得发声一些关联吧,故事的发展总得跟设定的发展有些关系吧。就这最为基本的一点导演都没有做到,他对于小说改变现实这一优秀设定的运用,直到结尾,也仅仅停留在一开始展现给观众的层面;同一个故事只不过是被放在两个世界里,以不同的方式同步展现了一遍,去掉了这个优秀的设定,这个故事只不过是又一个极其俗套的,没有任何跌宕起伏的流水账而已。
 
  不错,以往饱受诟病的去掉设定情节一样成立这种灾难性的割裂在《刺杀小说家》中的确不存在,但该电影的进步也仅此而已。从以往国产奇幻片那不堪回首的黑历史来看该电影的确好了不少,但抛弃国产片自然的滤镜,它比起好莱坞随处可见的成熟奇幻/惊悚片还是差了不少距离。上文中提到的'what if'类型如果还有人不熟悉的话,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科普:指围绕着某一个(通常是超现实的)设定展开的、以这个设定为主要买点的故事,《土拨鼠之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设定是这类电影主要的创意,也是它们剧情所围绕的核心;因此在这电影的剧情中,设定的发展就是剧情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在《刺杀小说家》中,有所发展的就只有剧情。片头和片尾的区别仅仅体现在角色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这个设定本身还维持了一开始的模样;路空文还是写他的小说,异世界与现实并没有进一步的联系。我再打个比方,《你的名字》看过的人应该不少,假如两个主角没有突然失去联系而是将每天互换身体的特殊关系延续了下去并最终分别找到了真爱、拥有幸福的人生呢?那这个时候很多观众就要问了,那还要这个设定干什么,那直接拍成《侧耳倾听》这样的小清新爱情片不是更好吗?在这一点上《刺杀小说家》的主创很显然没有新海诚那么高明,后者懂得像我之前说的一样用这个设定的改变来推动剧情并且让这个设定成为整个剧情所围绕的核心,而前者只不过是非常偷懒的把巧妙的设定当做了它们白开水一般的故事的障眼法。
 
  当然我不是说这部电影除了设计之外就什么都不是。究其原因,为何他没有像我说的一样让人看不下去,这是因为这个设定不像《你的名字》一样一开始就明确告诉了观众,而是他借用了悬疑惊悚电影中常见的一个“解谜”的过程;把这个设定当做了故事谜底,在电影的过程中一步步揭开。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用像第六感这样的反转片来衡量他的话,他对于观众的智商也未免太过不信任了些。他所能依靠的谜底就只有,小说与现实的对应关系,而就这么一个唯一的谜底,它就要用细节暗示、画幅转换、风格转换、角色主观蒙太奇这四种方法来解释,我寻思天朝观众的这三十年好歹也是从《第六感》到《电锯惊魂》再到《恐怖游轮》一步步磨练出来的,这么哄着未免对观众也太不信任了些。所以说看这部电影最可悲的是,观众把导演当成下一个诺兰或者沙马兰,导演却把观众当三岁小孩来'handholding',这种对应关系仅剩的一点惊奇感也被这种生怕你看不懂的演绎败光了。
 
  设定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说剧情:一个极其俗套的底层人物对抗大企业的故事。在你我都对中国的小人物真正需要对抗的利维坦是谁(懂得都懂,反正不是资本家)心知肚明的情况下,主创明哲保身的选择了在中国绝对不可能有生存空间的大财团来树立一个足够安全的靶子,辅以各种各样带有生活气息的元素,张冠李戴一番极其不协调的嫁接在那些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悬浮于空间之中孤立于时间之外的虚拟人物与地点,与其说是发生在某个平行世界的中国不如说是某个与中国有血缘关系的异世界表兄。那些直接取材于我们身边的事物被打碎重构后,产生了某种极其独特、足以以假乱真的拼贴效果,而中国观众对于贴近现实的国产片又是如此饥渴难耐,以至于任何人跟它们现实生活发生联系的东西都会被套到那经过回忆的层层滤镜包装早已模糊在岁月的流金中的某个虚构的故乡之中,没有人看到这一切都是片方有意无意的障眼法:你明知它在暗示什么,但就是说不出来,好比传闻中被外星人篡改的历史。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剧情在现在来看和这个所谓的小说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小说世界与其是冲突的核心不如说只不过是为现实中那些不受大屏幕以及管理它们的人欢迎的那些晦暗的权钱冲突,提供了一个具象化的多、娱乐性强的多、最重要的是在官老爷们看来也无害的多的舞台——说真的,看着画面上贪玩蓝月版本的三角头扛着屠龙宝刀和蓝火加特林与梵教与敦煌文化杂交出来的巨型蓝皮缝合怪大战三百回合之后,谁还能想的到这放在现实当中只不过又是一个yy式的“小人物扳到大公司”的故事?由此可见所谓的小说世界只不过是给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各种二流恐怖片拍烂了的把人物心理具象化也就是“内心世界“这个老梗披上了一件偷师自传统文化(当然,只是那些最视觉化、爆米花化的东西)、又经过大量的商业文化产品二次加工变得面目全非的华丽外衣,叫它“异世界”不如说是folie a deux(当然,鉴于主要人物不止两个,你要叫它folie a trois、folie a quatre我也没意见)
 
  一刀,啊不,是一炮999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资本与技术的加持可以为任何平庸之作披上华丽的外衣,更不用说“小说影响世界”这个点子不仅不平庸反而与电影作为造梦机器的本质有着某种精神内核层面的共振,但这并不足以让一个有经验的观众的眼光从失败的演绎与俗套的剧情上移开。这就是我对国产电影未来感到担忧的原因——技术上的落后可以用金钱弥补,但创作理念上与时代的严重脱节是再多的特效都挽救不了的。从《刺杀小说家》中这种核心能力的硬伤可见一斑:该电影的定位似乎在两极之间摇摆,既有奇幻段落往传统异世界史诗奇幻靠拢的尝试,又试图用设定制造的廉价反转成为一部传统的悬疑惊悚片,最后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不伦不类,奇幻部分过于追求宏大有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与世界观支撑,一直有种迷之网游感;现实部分就更不必说了,悬浮严重之类的我上面写的已经很详细了,可以说只有小说家的川普能提醒我事情发生在中国。我甚至可以说,时至今日,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国产类型片仍然没有摸索出一条不侮辱观众智商、对的上自己院线片身份的讲故事道路,人们还是用着拍电视剧的那一套东西拍电影。导演似乎把内容的丰满程度误解成了往里面塞的东西多少,这里来一个特效大全景,那里来一场追逐战,中间让人物侃几句抒抒情,高潮一场打戏,最后结尾煽煽情、拔高一下主题,全篇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