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兔子暴力》:青春的本质与亲情的代价

时间:2021-08-1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徐若风 点击:
兔子暴力

  在看《兔子暴力》的近半时间,我都怀揣着一股莫名的兴奋感——因为这是一部比我预期出色的新导演之作,甚至会令人联想到曾经看过的不少经典日式残酷青春电影(《青之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以及娄烨与李玉早期时的电影(《观音山》等)。两种不同的风格与属性被杂糅进了这部青春家庭电影中,幻化为其中各怀心事的三个少女,她们在一场意外里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暗色成人礼”。
 
  作为申瑜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本片不仅立住了她的个人风格,整体质感也被处理得较为细腻。尤其是李庚希、万茜的表演出色,把两个人物逐渐突转、对位的性格,母女之间复杂、倔强而又遍布伤痕的情感,都表达得令人信服。
 
  虽然是发生在当代的故事,但《兔子暴力》选择了一种具有年代感、怀旧色彩的影片调性与视听风格,来拍摄这座破落的南方小城,也塑造出女性角色们被束缚着的内心世界。
 
  由李庚希饰演的高中女生水青,在后妈的阴影下长大,她的亲生母亲曲婷在她一岁时就离开了这个家。十七年后曲婷突然归来,并且很快融入到了水青的生活。这给水青缺爱的青春带来了温暖与快乐,水青也与另外两个闺蜜因此共同度过了一段欢乐时光。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神秘男子老杜的到来而幻灭。水青冲动地捍卫与保护母亲的行为,终究酿成了悲剧。
 
  某种程度而言,开篇与收尾的绑架案件并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对十七年后再度相见的母女,讲述三种“破碎原生家庭”的问题,同时还有女性的人生选择、甚至是对青春本质性的认知问题。
 
  《兔子暴力》把这些问题刺骨地抛了出来,融为一个视角:以爱为名,所生发的“家庭冷暴力”,甚至是亲情的缺失,会对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戴锦华曾说,青春片是展现“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尴尬和困乏、挫败和伤痛,是对美好青春神话的颠覆。”而这份青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才是《兔子暴力》的内核所在。
 
  主人公水青,是一个“非典型”的青春期少女形象。在生母曲婷归来之前,她是位普通的高中女生,乖巧、不起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在这十七年间是“正常”成长的。与之相反,母亲的归来只不过是打开了水青身上原本就蕴藏着的痛苦和挣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幼年时母亲的离开,十七年间父亲的忽视、继母的冷落乃至间接的精神、身体暴力(剪发),都让她活在失常的家庭环境中,不断压抑着对于亲情的渴求。
 
  也正因此,面对重新回到自己生活中的母亲,水青产生了执念般的情感,乃至沉溺其中。隧道口喊出的那句“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不像是一个女儿对母亲说的话,反而像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无条件付出”,拥有一种不属于少女年龄的勇猛。
 
  她把自己多年被压抑、被束缚的爱倾注在这个素未谋面的母亲身上,以至于产生了些许病态的执着与过分的成熟,生怕再次失去母亲。而与之对应的是,曲婷更像是母女关系里的“女儿”,她因自身的背景而回避这段关系的连带责任,怕牵涉女儿,尽量刻意显得淡漠。
 
  影片中,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位置,成年人有成年人的痛苦,少女也有少女的苦恼,彼此错位、误解,甚至为了保护对方而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一件件发生在少女身上的事,也许用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待,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与闺蜜反复争吵、透露秘密,与“失而复得”的母亲谈天谈地、喂她吃药……但这些却对少女的心灵有着巨大的满足,以及最后案件来临时巨大的挫灭。围绕水青出发,她的另外两位闺蜜的原生家庭同样遍布创伤。
 
  马悦悦身处在一个单亲家庭中,由于父亲常年外出打工,她自小由父亲曾经的师傅一家带大。父亲老马的归来,让悦悦重新处在一种窒息的家庭氛围当中。他的再度归来与曲婷的归来形成了对照关系。他是一个性格暴躁的控制狂,给予女儿的父爱带着令人恐惧的气味。潘斌龙为数不多的几场戏,扇耳光、切鱼,都是非常精准的发挥。如果观众站在这位父亲的视角,会发现疲惫感始终写在他的脸上。
 
  金熙看似是学校里讲义气的广播站“大姐”,总是指导朋友做事,飞扬跋扈、不讲道理。但她也有不为人知的困苦,从小就生活在父母情感缺失的环境下。“经济条件不错”只是她的伪装,面临家门外讨债者的暴力手段,她只能无声地将自我寄托在肉体的伪装之下,那一幕尤为刺眼。
 
  这些少女们的原生家庭情况,承接自影片对于南方小城衰败的现实图景描绘,更依托于不同女性间的情感传达。而这些缺爱的少女们,也只有在彼此慰藉与伤害中,确认自己的情感走向。比如四人在传言中的“时空隧道”中飞驰,大声说出自己的愿望与秘密;又如金熙与水青在广播站里针锋相对,水青毫无恐惧地面向全校说出自己的心事。这些或聚合、或撕裂的情感段落,掌握着《兔子暴力》的核心力量——即通过大量的女性心理与女性情感,来重新审视大而化之的社会议题,将其落向微观的、细致具体的层面之上。
 
  行至最终,《兔子暴力》的片名得以揭开谜底:女性在被暴力碾压的极端情况下,只能选择诉诸暴力,并为此承受亲情的代价,这是电影更深层次的表达。社会根植着对于女性的轻视与蔑视,作为个体,她们渴望被爱,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渴望家庭温暖,但现实为此施加了太多负担。有时,一个选择的岔路口就会使她们抱憾终身。
 
  面对这些被抛出的残酷的青春困境与女性的情感难题,电影在最后并没有给出绝对明确的答案。也许,理解她们青春的本质与亲情的代价,理解她们的挫败和伤痛,就是这部电影能够为我们呈现的结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