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冲突的现实,矛盾的影片

时间:2021-07-0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答案是你身边 点击:

看完这部《我的姐姐》,最大的感受就是“矛盾”。

首先,它很真实。

影片的主要故事线就是“主人公该追求个人发展or主人公该担起抚养责任”。这是很真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两难抉择,只是影片比真实生活多了一些戏剧性的悲惨——父母意外离世,留下的弟弟尚且年幼,女主人公长期在外、独立生活。但归根结底,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家庭优先”观念和现代的“个人优先”观念之间避无可避的冲突。

我也经常处于这种拉扯的状态。一方面,传统社会的家庭剧本有形无形中要求我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作为长子、长孙应该尽快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孝顺父母,我也希望家人们幸福快乐;另一方面,基于平等、自由等基本价值观的现代社会又给予我对未来的无限想象,许诺于我无限的可能性,我也希望自己能追求自己逃脱社会剧本,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伴随主线,还有一个女性主义的视角在影片中贯穿始终,这也是它另一个很真实的层面——重男轻女。加上那个年代特有的强制1孩,衍生出的悲剧从片中的姑妈、女主人公、“保小弃大”的孕妇可以略窥一二。另外,还有职业方面的“关系户”、“歧视”,同样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社会的此时此刻。

但与此同时,它又很虚假。

我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原因可能是“上映需要”,必须给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但方式有些过于牵强,这也是这部影片被诟病的最大原因。

我承认,小孩子很可爱,但用如此短暂的“姐弟情感”来转折,不太能站得住脚。弟弟原本很爱闹,突然之间就变得特别懂事,甚至懂得照顾生理期的姐姐,这个有点太离谱了。而且弟弟的台词明显不是一个这种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小孩子可以说出来的,是十分成人化的。片中有大量的片段试图通过表现弟弟的“懂事”、“可爱”来证明最后主人公选择的合理性,但主人公从小就是这样的生长环境,又在外独立多年,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转变,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尤其她是如此坚持自己梦想的一个人,而且都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人与人之间有感情很正常,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极其在乎亲情、人情的社会。“独立”、“自由”很美好,我也很向往,但它背后也有其相应的“冷漠”、“无情”。我愿意相信影片可能希望表达一种“情感联结足以改变人生选择”的观念,因为姐弟的相处确实是有可能改变姐姐的选择的,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道德绑架”、“披皮女权,维护男权”。如果我是主人公的位置,我也许也会选择抚养弟弟,毕竟孩子送到哪里我都不会放心,我也有这个角色责任在,我愿意承担。

但影片描绘这种转变的方式让人不能信服。这的确很困难,尤其是电影时长所限,很难表现出长期的“陪伴感”。没办法,这种转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为人接受,实在不符合逻辑。

影片制作方应该也很矛盾——毕竟这样的难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不过,从影片看,这种情况下,主人公可以选的要么是自己抚养,要么是送人领养,总之天有不测风云之后,作为姐姐她必须一个人担起这一切。我不了解相关的法律,也不了解相关的社会组织,只是觉得为何不可以把孩子送到福利院或是相关社会机构呢?就一定要姐姐作为一个经济上尚未富裕、心理上尚未成熟的个体独自解决这件事,承担所有的道德压力和伦理责任吗?立法机构是否应该立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相关组织是否应该分担一些责任?

大的方面讲完了,说一些小的观察。

关于那个孕妇宁愿承担生命危险也要保胎的事情,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那样的成长环境下,如此社会化出来的女性从小到大承担了许多痛苦,慢慢会内化成为自己的价值观,她会觉得作为一个媳妇就应该给家里续上香火,生女孩就是不如生男孩。这不怪她,甚至不能怪她的家人,这是整个社会的隐形规范。如果不这样做,也许可以保命,但她们的生活可能永远不会舒坦,生不如死。

张子枫的片子看的不算多,但这的确是她表现最好的一部,完全融入了角色,可以说潜力兑现。当然,除了四川话说得确实有漏洞,可以理解,毕竟我们都是河南人——即使河南话和四川话的声调很相似,但那个味道、腔调很难学。

我个人感觉片中四川话说的最好的主演应该是姑妈,一个青岛人说成这样实属不易,很地道。

肖央的表现也有惊喜,不过总是让我想起王宝强,俩人最近几年的戏路的确有些类似,都是这种不着四六的混不吝。

周靖康很适合演这种陪伴型男友的角色,不过他一个广州人演一个四川人个人感觉还是有些出戏。

至于为什么用“四川话”——有人觉得最近用川渝方言的作品确实有点多,就好像是一种为了方言而方言的潮流。但我觉得这样更真实,尤其是这样的故事更有可能发生在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当然要用方言,大城市里不会长出这样的故事。

方言主打的电影其实一直都有,比如早期四川话的《疯狂的石头》,前几年河南话的《一九四二》、北京话的《老炮儿》,这几年西安话的《狗十三》、四川话的《无名之辈》、河北话的《平原上的夏洛克》等,即便是外国片子,也常常有方言,只不过我们可能听不出来罢了。

使用方言除了特定的人物、剧情效果需要之外(如东北话、天津话的搞笑,河南话的乡土等),根本原因是真实感。毕竟方言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果片中的故事完全没有方言,会有一种悬浮感,总与生活有距离,缺乏亲切感和真实感。

我反正挺乐意看到这种情况,但如果演员可以说得更地道点就好了,这确实很难,目前我感觉地道的只有张国立在《一九四二》中的河南话;或者就是演员本身与角色的方言相同,比如冯小刚、姜文的北京话,黄渤的青岛话,但这种情况可遇不可求。

总之,这部片子作为电影来说,有主要的矛盾,剧情的转折过于僵硬,理由站不住脚,大概可以打两颗星。

但它带来的讨论以及影响力,引起人们对于现在仍然存在的性别歧视、职业歧视等现象的关注,我认为是超越电影本身的,我愿意给它加两颗。

这也是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艺术,应当担负起的社会担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