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根在哪里(2)

时间:2021-04-2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董倩 点击:
 
  送走妹妹回来,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妹妹送到上海了,她有饭吃了。”之后,就再不提起。从那时起,妹妹这个话题就是家里的禁忌,谁也不去碰,谁也不敢碰。母亲本来就少言寡语,自那时起话就更少了。
 
  几十年里,母亲只有一次主动说起了雅芳。那是改革开放以后了,周围的邻居都盖起了漂亮的楼房,母亲看在眼里,有一天她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说给顺芳听,轻轻地念叨了一句:“要是我们雅芳在,一定过得比他们好。”顺芳听了心里一怔,这是母亲憋了多少年才吐出来的一句话,她心里对小女儿一寸一寸的思念外人怎么能体会。她越是不说,越是说明她被自责和内疚折磨得痛苦。顺芳嘴上没说,但是心里却想,一定要去找妹妹,只有这样才能让母亲的心安宁。
 
  雅芳在这个家里只是个过客,两年零四个月。没有单人照,也没有全家福,在母亲和顺芳的记忆中,她被定格在那个年纪。
 
  顺芳做生意,全国各地跑,哪怕到了大西北,她的眼睛都不放过周围的人,她想在人群里寻找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雅芳长大了是什么样,顺芳和母亲都只能凭猜测,从对方的脸上寻找一些依据,也许像妈妈,也许像二女儿顺芳,谁也不知道。
 
  2000年,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一个廊坊的上海孤儿回上海寻亲的新闻。在转瞬即逝的图像里,吕顺芳看见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脸:那么像母亲,会不会是妹妹?她从电视台翻录了节目,拿回家仔细看,决定试着联系。没想到回复得很快,双方约定去做DNA比对。等待的过程中,那个像妹妹的中年妇女来到吕顺芳家。
 
  当她站在吕家门口时,吕顺芳母亲就已经知道她不是雅芳。虽然两岁多就分离,但毕竟是母亲,母女间那条神秘的通道外人是闯不进去的。心知肚明,母亲和順芳却都没有说——人家千里迢迢来了,何苦要亲手戳破她心里那个美好的寄托?可能她一辈子的重心都在那儿。
 
  母亲认为自己也有一个多年离散的女儿,万一自己的女儿也像这个“女儿”一样在找妈妈呢?找错了的话,人家能给她一个温暖的夜晚,让她继续找下去也好啊。晚上,母亲和“女儿”睡在同一张床上,将错就错,把她当成雅芳。母亲多想她就是自己的女儿,如果她是雅芳,母亲一定会用余生去加倍弥补当年的狠心。雅芳也是人到中年,比当年送走雅芳时的母亲还大几岁,这些年她到底在哪里,过得怎样,妈妈多想知道啊。而“女儿”睡在吕家妈妈身边,睡得很沉,她找母亲也找了几十年,好歹找到了一丝希望,累了半辈子的心终于可以休息一晚,她心里也希望这个就是她的妈妈。
 
  吕家妈妈和顺芳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DNA比对结果上:也许自己的感觉错了,她就是雅芳呢?结果出来了,吕家母女的感觉没错,果然不是雅芳。“女儿”拿着比对结果扑簌簌地掉泪,她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接下去她不知该怎么办,她实在是没力气再找下去了。
 
  三年后,2003年的一天早上,母亲突然不行了,弥留之际,她已经不会说话,眼睛却迟迟不肯闭上。顺芳几次把母亲的眼合上,但母亲总是又睁开。顺芳突然懂了,母亲这是在等雅芳。她凑过去跟母亲说:“妈,你放心地走吧,我一定把雅芳给你找回家。”是听到顺芳做了这个承诺吗?母亲的眼睛不再睁开。
 
  母亲走了,终于摆脱了近半个世纪的内心煎熬。接下去就是顺芳用她的后半生去兑现承诺。顺芳去过太行大峡谷,在深山老林里,她想到自己的妹妹,如果雅芳被送到这里,偏僻闭塞,她怎么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怎么能知道她的妈妈、姐姐在找她?顺芳也知道有些孤儿后来到了欧洲或美国,她也设想雅芳没准就在其中。当然,顺芳也不是没想过妹妹可能早就没了,但是母亲坚信雅芳还活着。
 
  每当有人找到亲人,顺芳就发自内心地替人家高兴,那是她和故去的母亲最大的期待,她懂得相聚意味着什么。可看着人家认了亲,她心里也隐隐地有些羡慕和嫉妒。为什么不是雅芳呢?雅芳在哪儿呀?人,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帝王将相,越长大,越成熟,越接近终点,就越想搞清楚几个终极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吕顺芳在帮人寻亲的过程中,遇到过不少有身份、有地位、有钱的人,他们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被父母无奈地遗弃,却用自己的努力挣来后半生优裕的生活,事业有成,儿孙满堂。可是他们内心越来越惶恐,如一叶浮萍,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