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从安居乐业谈起

时间:2013-03-2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陈思进 点击:

从安居乐业谈起
—— “房价收入比”是安居乐业的硬指标

      今年3月新年刚过,国务院针对楼市的新“国五条”实施细则便出台了。对于新“国五条”,人们有各种解读:有的说楼价会涨,有的说楼价会跌,也有人说股市会因此受影响……而反映到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大城市排队抢房子的现象,依据经济学的供求关系,价格自然是走高的。

      由此,中国日益高企的房价,已远远超出国际“房价收入比”(平均房价除以平均家庭年收入)的标准。在美国和北欧,房价收入比一般保持在2到3倍;其它西欧国家因人口密度较大,房价收入比常年维持在3到4倍之间。

      但是,国内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由于世界各国国情不一样,房价收入比”在中国根本无效,因为“安居乐业”是中国百姓根深蒂固的观念,拥有一套产权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事实上,制定“房价收入比”的目的,正是基于世界各国家庭年收入的差异,才并未使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判断全球的合理房价,这恰恰是从“安居乐业”的因素来考量的。

      举例来说。北美人的生活一般都非常按部就班:高中毕业之后上大学,然后恋爱、结婚、生子、养孩子、养狗、听歌剧、看电影、旅游、减肥、看病、吃药、付账……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生就该如此这般。

      以一个年收入7万加元的家庭来说(按照2009年的统计结果,多伦多平均家庭年收入为66,790加元),假如想购房,精确地测量这个家庭是否有购房能力,银行通常会以“房屋负担能力指数”(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一个被普遍接受的30%准则作为依据。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负担住房(包括按揭费用)支出的金额,不能超过家庭总收入的30%。在具体操作时,银行和贷款机构决不会将房贷的本金、利息、房产税和取暖费的住房成本,调高至家庭总收入的32%。否则的话,这个家庭的日子将会很难过。

      因为还有25%要交个人所得税,另外25%到30%是日常开销,包括支付汽车贷款、汽车保险、度假旅游、娱乐和日常生活开支等等。剩下的15%到20%要存退休金、孩子的教育基金,以及不时之需等等。而近几年购房的大多数业主,现在又多出一项开支——按揭保险。


      近年来,加拿大将利率不断下降到接近零利率,并且保持了多年,使得加拿大的房价大幅上涨,平均房价接近38万加元,超过了美国平均房价的一倍!而负债率(Debt to Income Ratio)则超过165%,远高于美国危机爆发前的157%,陷入希腊式的危机也为时不远了。

      因此,加拿大“联邦银行法”规定,购房首付低于25%,需要购买按揭保险,以防美国式的次贷危机在加拿大重演。但是,据2005年加拿大商业杂志报道,在2004年的购房者中,有45%或50万的加拿大家庭,需要购买总价值16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按揭保险。如果利率稍微上调3个百分点(正常水平),这些家庭就不堪重负了。

      而现在的加拿大人更是负债累累、如履薄冰,谈何“安居乐业”?


      再来看中国。中国人可以不上馆子、不进影院、不去歌剧院、不买图书、不到体育馆看球赛、不出去旅游、不上健身房,一心一意除了买房就是买房,哪怕自己没钱,也要四下借钱买,有些家庭为了买套房子,竟然筹集了祖孙三代的钱。

      正因为考虑到中国人的隐性收入,以及目前还未征收房地产税等因素,持房成本要低于欧美,因此“房价收入比”的标准比欧美设得高,可以提升至6倍。而一旦“房价收入比”超过6倍,对于百姓来说负担过重,那也就无安居乐业可言了。

      目前,中国的住房自有率高达89%!远超世界各国。但从百姓(包括“房奴”们)抱怨高企的房价程度来观察,当大家向银行贷款买下房子之后,“房价收入比”往往超过6倍,用于房子上的开支显然影响了日常生活质量。那么“安居乐业”之“乐”在何方?

      “安居乐业”是每一个百姓的梦想!但假如购买了高出自己支付能力的房子后,撇开影响生活质量不说,还将每时每刻提心吊胆利息上调,这就意味着每个月还款额的上涨。可见,购房超出房价收入比和宽松信贷之下所“圆的住房梦”,往往是噩梦!

      因此,“房价收入比”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标准,是衡量能否安居乐业的普世标准,不仅适用于欧美,也适合中国!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为房子所困扰。不久前,有一位80后的男嘉宾,在“一站到底”的节目中说得好,“人不能为了房子而忘了自己的梦想。”他辞去做了5年的工作独自前往国外,靠自己的技能到处游历,并出书立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人啊,千万别颠倒了手段和目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