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时间:2012-11-13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卢勤 点击: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全文在线阅读) >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假如把幸福比作天堂,那么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
  假如把痛苦比作地狱,那么通向地狱的路也有一条,那就是厌学。
  改变你的未来,就必须先改变你的内存。天堂是用智慧建造的,而地狱是用愚昧铺成的。
  可是今天,在通往天堂和地狱的路上都挤满了人。其实,人并不是不愿去天堂,而是因为学习的烦恼太多太多;人也并不是乐意去地狱,只是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今天的学习。
  《知心姐姐》杂志曾做过一次有关中小学生苦恼的调查,共收到问卷5782份。结果发现,在造成中小学生苦恼的6大因素中,学习和考试占了72?郾26%。
  河南的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对3所小学和3所初中的近万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竟然发现,有50%的初中生和近70%的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恶学习”。
  记得有一次,《北京青年报》记者刘净植来出版社采访,我正忙得不可开交,两部电话一刻不停地响着。我对她说:“你看,这些电话……社会需求实在太大了!‘知心姐姐’正处在火山口上啊!”
  话音刚落,一位母亲的电话打了进来,她边哭边诉说:“知心姐姐,快救救我的女儿吧!她才18岁啊就想不开,割腕自杀!大夫刚刚把她抢救过来,我简直要崩溃了!”这位母亲接着断断续续地告诉我说,她是个单身母亲,所以女儿的精神状态一直就不是很好;终于有一天,女儿突然提出,不想上学了!今天早上,目送女儿去上学的时候,母亲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等赶到学校后,女儿已经出事了!
  北青报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受到震撼,回去就写了一整版报道,醒目的大标题就是《火山口上的“知心姐姐”》。她在前言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谁不知道《中国少年报》有个专门给小读者解决烦恼的‘知心姐姐’?随着童年时代越来越远,那份伴随我们成长的报纸的形式和内容,在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惟独那个梳着小辫、可亲的‘知心姐姐’形象始终难忘。
  “现在,愿听孩子说话、愿对家长讲话的‘知心姐姐’,已经成为孩子和家长的沟通桥梁,成为不少处于痛苦和烦恼中的家长和孩子的‘救命稻草’。今天的‘知心姐姐’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童年经验的想像。她是一个我不曾触碰的心灵按钮,她维系的是一个牵动人心的世界。”
  的确,现在家庭中反映的种种矛盾,焦点大都呈现在学习上。
  据我了解,有些不愿意上学的同学,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到了学校就犯困,总想打瞌睡;少数同学还伴有神经性反应,一迈进学校大门,就会出现拉肚子、低烧、头晕、胸闷等症状。可是,只要听说可以不上学,或者能够离开学校,就会马上“健康”起来。医生把这种奇怪的现象称做“厌学综合征”。另外,还有一些同学成天迷恋网络和游戏,希望依靠这些来缓解学习的压力,这实际上也是厌学综合征的一种表现。你还真别小看了这种“现代疾病”,要知道,厌学不仅会发生在学习跟不上的孩子身上,有许多学习不错的孩子也会厌学呢。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次,一位痛苦万分的妈妈专程从洛阳跑来找我,坐在办公室里泣不成声。
  儿子13岁那年,因体育特长和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中学。因为他天性活泼,聪明机灵,人缘也好,很快就当上了班长。但是,上初三的时候,因为违反校规,被学校劝退,只好转到另外一所普通学校。
  这一次的挫折,使孩子心灰意冷,竟选择了自我放弃。他一度不上学,整天睡觉、上网、交网友,甚至还向家长要了3万元钱,坐飞机去外地会见网友!他还以上学读书为条件,逼着父母给他买汽车,可买回来又嫌款式落伍,点着名要父母为他换车!父母一次次赶来北京看望他,可他竟拒绝与他们见面……

  母亲伤透了心,无奈之下,跑来求助“知心姐姐”。
  听完她的哭诉,我提出见见她的儿子。
  约好见面的那天,我还特意请来了甘肃贫困山区的一对母女。女儿凭着自信和刻苦,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可是,家里穷,没钱供她读书;她的母亲就跟到北京来,托我帮着找份工作,千方百计要供女儿读完大学!
  双方一起在会议室里坐了下来,一边是“要我学”,一边是“我要学”。女孩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在座的每个人,当场我就和男孩的母亲决定一起资助女孩完成学业。一番真情沟通之后,那个男孩似乎也受到触动。
  通过这次会面,我对这个叫李明的帅小伙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对他的体育特长赞叹不已。我拍着他的肩膀,肯定地说:你一定能行!
  这之后,我把一个比他大几岁的优秀男生介绍给他,让他们成为了朋友。
  这个男孩叫王海翔,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际MBA,现在担任某市投资银行行长。别看他才20来岁,却已经是我的老朋友了(我曾在《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介绍过他)。这次,我把李明托付给了他,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影响李明。
  果然,不久之后他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和海翔的交往中,他们讨论得最多的是,怎样激发学习兴趣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2004年,就在李明准备参加高考之前,海翔说:“我觉得看他参加高考,好像比当年我自己参加高考时还紧张哩。”李明走进考场之前,海翔还特意发去短信鼓励他:“我相信,你能行!”最后,李明以617分的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学。
  在学校里,李明的各科成绩都不错,并且高票当选为班长。在2004年北京市大学生运动会上,他还取得了跳远比赛第二名。走下领奖台后,他信心十足地说:2008年,奥运会上再见!
  2005年春天,李明的妈妈又一次来到我的办公室。不同的是,痛苦变成了喜悦,母亲如今容光焕发。
  一个厌学的中学生,成长为一名乐观好学的大学生,发生在李明身上的这种变化,更让我对海翔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想到那些现在还在“厌学”的学生们,我又一次拜访了海翔,向他“讨教”良方。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