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八角笼中》:从创作角度谈父亲的自怜(2)

时间:2023-07-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任天真 点击:

  同样的,向腾辉也很,爹:什么都自己扛,不大沟通,扛不住了就天崩地裂。解散团队那节是这种特征的集中爆发,我不知道别人看这一节在想什么,我脑子里只飘过这么一行字:爹要闹脾气了!爹要赌气了!经历过的人自然懂我在说什么。创始人要员工转会是要事先沟通的,但爹可以随便处置自己的孩子。这个场景其实很严肃,但我真的噗嗤笑出来了,这也太写实了。

  因为太靠近“父亲”,创始人的两个主要魅力就消失了:

  第一,闯劲儿。

  这个魅力其实是王宝强的强项,《向前进》也不只是个书名,更是他自己的生活,他从贫寒之家起身一路到少林学武到大红大紫的演员生涯再到如今的转行导演,没有闯劲儿是开拓不出来局面的。所以向腾辉如此被动我很意外。你仔细想想,向基本是靠外力推动来生活的,办格斗俱乐部是缺钱,收留孩子是迫不得已,办格斗学校是小伙伴王凤顺水推舟,去对峙改变局势是孩子在受苦,这倒确实凸显了他们现实生存环境的严峻残酷,但现实主义不是这么用的。现实主义不是安于现状,维持现状的叫治安人员,创始人天生就是来打破局面的。向腾辉太老黄牛了,他失去了创始人的力度。

  第二,团结人。

  最主要的当然是团结集合在他麾下的小孩儿。我预想应该有个场景,是向与小孩子们闲聊天,来展示他本人对格斗的热爱。格斗不止是一条活命的路,更是一条通往精神启迪的道路。当命运沉得要没顶时,你怎么办?扛住它,咬着牙,不光要活出人样,跟要活出精彩来。这本来也是王的强项,他是非常强烈认可“电影人”这个职业身份的,他的这种热爱甚至足够吸引我这个遥远的人花钱去看他的心愿产生的作品,向腾辉没有这种“格斗人”的自我认知和热情。

  再则,人要有朋友。向腾辉的同龄朋友只有个小伙伴王凤后来也没跟他继续办格斗学校。也没有什么女同胞的身影,失智的母亲,两个姐姐一个不说话一个残疾,只有一句台词的王凤爱人,还有个懵懂的小女孩,底层男同胞过的惨,底层女同胞连声儿都没了。——创作视野一定要打开啊,那可是占据人类社会另一半的人口,和钱啊!——也不是一定要弄感情戏,异性恋感情戏现在也没啥好看的了,不弄反而省口角。我心想你设计个爽朗的做菜阿姨整点日常生活的温暖也行啊,结果转头就是向腾辉自己在剁大排骨,我本人是非常不赞成把作品人物跟创作者本人完全对应起来的,但这个既当爹又当妈的场景,真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创作者本人的生活状况。

  咱就是说,整个创作团队,就没一个人觉得,向腾辉也太孤独了吗?——当然也许正是这份孤独感,这种共通的人情,消解了传统型父亲身上常有的那股烦人爹味儿,孤独的老黄牛可太让人烦不起来了。

  这样的向腾辉怎么会是个创始人?他真的只是个筋疲力尽的父亲。

  大家发现没有,成片的故事主线已经偏移主题了,它从一个讲格斗的商业片,好像确实有点偏移向了一个讲向腾辉个人生存状态的文艺片。但它又不是一个文艺片,因为我在看的时候没睡着哈哈哈哈哈。内容和形式互相决定,现在电影的故事和类型都要干起架来了,再添上一帮还需要向腾辉拉扯的小孩儿,整个故事顾此失彼,东倒西歪,简直太正常了。

  7

  现在,回到之前,为什么王本人是个父亲,对创作这部电影来说,是个“问题”?

  因为作品即人,王把自己对于“父亲”这个人生角色(孩子的父亲、项目的总负责人、人生新阶段都可以算在内)的不安和迷茫投射到了向腾辉身上。

  电影有不少镜头在拍摄向腾辉一个人的背影,这些背影合起来,真的很像是王本人在愁得叹气,整部电影就这么着隐隐约约沾上了一种由于哀婉的气质。这种气质,我仔细思索了一下,指向的是一种 自怜。这很奇怪。我只在古典男性身上读到过这种情绪,他们那时有更大的爹-皇帝-压制着,一个当代男同胞,一个有实打实人生业绩在身上的中青年男同胞,在领导着一个这么大的电影项目时,出现了这样一种“自怜”,真的又稀奇又令人惊讶。这自怜并不令人讨厌,它不乞求观众的怜悯和关注,它只是王本人借向腾辉这个角色在问自己:这是怎么了呢?

  这个其实还可以继续往下谈,但再往下就要从合理推测变成恶意揣了,就打住吧。

  这种真诚的自问,其实是精华,只是也许王自己都没意识到,潜意识无法跟现实达成共识,就,打架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