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寻找(6)

时间:2023-06-2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裘山山 点击:


    转业后,他被安排到之江大学任教,仅仅半年,厄运就降临了。

    1950年冬天,镇反运动开始了,吴其轺未能逃过此劫。1954年,因政治审查不能通过,他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牢狱生涯。不幸中的万幸是,他在大学里认识的未婚妻裘秋瑾,仍坚持与他结婚,与他一起来到监狱农场。在那里,他们有了一个极为简陋的家,养育了大儿子吴量,小儿子吴缘。直到1974年他才重获自由,与家人回到杭州。一家四口租了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子。为养家糊口,这位曾经的飞虎队员蹬起了三轮,一车装卸600斤,一天挣1元2角人民币。没人知道,这个车夫曾是开着战斗机和日本军机空中格斗过的优秀飞行员,还曾是美国西点军校的高才生。在那个年月,吴其轺对自己的经历三缄其口,哪怕对妻子和儿子也不说,怕连累他们。

    这一蹬就是六年。直到1980年吴其轺才得以平反昭雪,恢复了政治名誉。同年,他靠着当初农场开矿时对化石的喜好,加上英语底子,被分配到杭州大学地矿系的标本实验室,做起了标本员。

    1998年,年近八十的吴其轺才彻底退休。那时两个儿子也长大了,成家了,还有了第三代。他过起了平静的晚年生活,除了喜欢跑图书馆,没人能看出这位老人有何特别,他把一切都深埋在心底。

    直到2005年。

    2005年,浙江大学的领导代表政府向他颁发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媒体蜂拥而至,鲜花,掌声,荣誉将他包围。吴其轺很激动,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要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他要的只是一个清白。年已87岁的他,竟能清晰地背诵***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年大会上的那段讲话,因为正是这段讲话,让他终于可以向世人证明,他是一名抗战老兵,一名抗日英雄:

    “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他背诵的不是一段讲话,他是在宣读自己一生的清白。

    真让人感慨万千。

    六、临终嘱托

    曾经的荣誉,吴其轺毫无保留地捐出去了;曾经的壮烈,吴其轺也用三个字带过:俱往矣。曾经的苦难,他更是以沉默将其掩埋。

    唯有一事,他始终无法释怀,带不走,也放不下。

    在我看来,一个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人,一个苦难冤屈都打不垮的人,还能有什么事放不下呢?应该是了无牵挂了吧。我曾暗地里琢磨过他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吴量(无量),吴缘(无缘)。虽然吴缘告诉我是无边无际的意思,可我总觉得,其中还暗含着一种看淡一切的禅意。

    这样一位老人,还能有什么割舍不下?

    在一个彻夜未眠的早上,吴其轺叫过儿子,留下他最后的嘱托:

    吴其轺说,我们吴家还有一位抗日战士,牺牲在战场上,至今未能魂归故里。就是你的四伯吴其璋。你四伯是为国捐躯的,是真正的抗日英雄,我们吴家为他自豪。你大伯去世前曾一再嘱咐我,要找到他的墓地,把他的遗骸带回来,安葬到老家父母的身边。他这一生为国尽忠却未能为父母尽孝,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弥补了。可是我已来日无多,只能将吴家的这个心愿托付给你了。

    吴缘郑重地点头,答应了父亲。

    原来,吴家的第四个儿子吴其璋,也就是吴其轺的四哥、吴缘的四伯,早在1938年就投身抗日,参加远征军赴缅作战,于1944年英勇牺牲。牺牲后便安葬在部队所在地,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吴家老父吴銮仕在世时,曾郑重嘱咐长子吴其玉,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找到吴其璋的墓地,把他的遗骸带回来,安葬在老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