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让教育和文化归位(2)

时间:2023-06-02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郭文斌 点击:


    教育应该把孩子带向生命的本质状态,让他拥有本质状态的五种品质——喜悦、圆满、永恒、坚定、心想事成,这才是教育应该完成的课题。古人讲“黄金非为宝,安乐最值钱”,要教孩子先“安”,先“乐”,先“明明德”,而不是如何囤积黄金。如果我们给一个人的养成教育中,不能扎下德行的根、喜悦的根、爱的根,他学得越多,痛苦越多,给这个社会有可能带来的负能量也越多。

    教育应该培养孩子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享受最大快乐的能力。《朱子家训》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这一系列,都无一例外地教子孙在最简单、最日常化、最生活化的现场享受生命。

    教育应该首先开发孩子的智慧,而不是堆积知识。知识和智慧是有区别的。举个例子,我要走进一个会场,进了门以后,没开灯,只听外面的朋友描述,进场向右转,走几十步,上三个台阶,向左转,走十几步,再上一个台阶,那就是你的位置。这是知识。智慧是什么呢?进门先把灯打开,其他一切都不需要记了。我个人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高级智慧的开发说明书。

    在古人看来,要开智慧,必须先培养定力,而要培养定力,就必须知止。“知止”有两层意思,一是知道什么该拿起,什么该放下,哪个道能走,哪个道不能走,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二是让“知”止息。事实上,“知”一旦止了自然就在定中。“知”是念头组合,念头停止,安静就会到来。就像睡眠,只有在意识停止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专和博之间,古人更注重专,因为专容易定。

    古人讲究一通百通,讲究悟性,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因为积累再多的知识,也不能反映宇宙之万一,但是有了悟性,开了智慧,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教育应该首先建立人的正确价值观。无论是“成功学之父”卡耐基还是“经营之父”稻盛和夫,都告诉人们,才华在人的成功中并不是主要因素。卡耐基认为,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关系,事实上就是中国人讲的五伦。稻盛和夫认为,才华和热情在人的成功中各占一百分,而价值观却占二百分,前者分值是零至一百分,后者分值却是负一百到一百分,也就是二百分。他举例讲:假如一个人的才华占九十分,但他的热情只有二十分,二者相乘,一千八百分;假如一个人的才华是五十分,热情却是九十分,二者相乘,四千五百分。但是,“一千八”也好,“四千五”也好,仍然不是最主要的。小偷很有“才华”,热情也很高,深夜,人们都睡觉了,他还在加班,可是他成功了吗?因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既不是才华,也不是热情,而是价值观。才华和热情是中性的,正面价值观主导时,它产生正能量,负面价值观主导时,它产生负能量。由此可知,为什么历史上有好多非常有才华的人,最终并不能取得成功。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大多把目光盯在教育对象的才华上,关注价值观的不多,这样,就不难理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

    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教育理念,叫体验式教育,让孩子充分地去尝试,所谓只有经历才是丰富。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不但错误,还是非常危险的。心灵一旦被污染了,再去清理就会非常艰难。烟瘾养成再戒掉,抽烟的人都知道不容易;毒瘾染上再戒掉,几乎没有可能。

    现在确实到了从制度上体系上恢复孩子本能和教育本质的时候了。

    要让文化归位,就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真正的文化。真正的文化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文化是一种把人带向高级生命认同的力量,一种把人从物质倾向带向精神倾向,又从精神倾向带向自然倾向的力量。历史一再证明,要想天下大治,国泰民安,必须让真正的文化归位。让文化归于顶层设计,归于政府行为,归于百姓生活,成为人们心灵不可或缺的阳光和空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