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智慧57以静养智的大智慧

时间:2023-05-2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张瑞 点击:
《老子》64个人生智慧(全文在线阅读) > 智慧57以静养智的大智慧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解析】

    意思是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主宰。所以圣人终日在外行走却从不离开辎重。如今虽然有了宫殿,但如果居处在外,仍会脱离根本,大国的君主为什么要以轻浮的态度对待天下大事呢?自轻就脱离了君王的根本,自躁就等于失去了君王之道。

    所谓“以静养智”,就是通过恬静的心境来增进自己的智慧,智慧增进以后又不外用,又用自己的智慧来促进自己的心境的恬静。智慧与恬静交相涵养促进,和顺之气便从本性中流露出来。

    真正的智者从来不叽叽喳喳地表现自己,不会让自己的才智锋芒毕露。那些没有智慧的人成天闹哄哄,大叫大嚷地表现自己,生怕一静下来这个世界就把他给忘了似的。

    满罐子水不易动荡,任其颠簸总是默默无闻;半罐子水荡到半天空,稍一摇晃就扑通扑通响个不停。智慧老人像风平浪静的大海,沉静而又渊博;浅薄之徒像又窄又浅的小溪,走到哪里都喧闹不休。

    只有虚静才能包含万物,灌水进去不见满,取水出来不见干,而且人们还不知其水源在何处,这样就算得上永葆生命之光。只有静才能获得真理,宋代理学家程颢在《偶成》中也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恰如一汪清澈的湖水,只有平静时才能映出周围群山的倒影。如果水波汹涌动荡奔腾,那湖水除了能听到自己的响声外,绝不会映出天上的星月与地上的山峰。同样,只有静才能涵养自己的心理,浮躁不安只能使自己变得荒疏浅陋。

    所以根基和城府深的人遇事三缄其口,根基和城府浅的人遇事信口开河,恬静总是属于那些智者。智者的恬静并不是由于“静是好的”才学会恬静,而是他的智慧使他洞明了世事,他对生命的体验使他透悟了人生,世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扰乱他的心境,因此自然而然地归于平静安宁。

    水静后不仅可以朗鉴万物,也可以作为木匠“定准”的水平仪。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境如果宁静了,同样能照天地的精微,甚至还可以明察万物的奥秘。

    三国时期,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感情用事,准备兴兵伐吴。

    将军赵云首先反对,他说:“当前,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我们灭掉了魏,吴自然会来顺服。现在趁曹操刚死,曹丕篡夺了帝位,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团结大家,趁早占领关中,控制黄河、渭水的上游,讨伐曹魏。这样名正言顺,我们一定会得到关东人民的响应。我们不应该把曹魏搁在一边,先同东吴交战。战火一经点燃,就会蔓延下去,很难收拾了,这不是上策。”

    孙权也不愿意再扩大两国的纠纷,两次派遣使者去求和,都被刘备拒绝。

    刘备不听任何人的劝阻,大兵伐吴,结果一败涂地,这一战损伤了蜀国的元气,刘备也在大战不久后病死在白帝城。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大军伐魏,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衣物和书信。司马懿拆书观看,书中说:“仲达既为大将,统率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上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中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面,依期赴敌。”

    司马懿看完书信,心中大怒,但他仍然笑着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受了衣物,并重待来使。司马懿问来使:“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怎样?”使者回答说:“丞相起早睡晚,罚二十以上者来览。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司马懿回头对众将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使者回去见了孔明之后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军旅之事。某以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孔明叹气说:“彼深知我也!”孔明这次出祁山,死于五丈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