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再会长江: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时间:2023-05-12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薄荷鱼吐泡泡 点击:

  今天打开b站,非常欣喜地看到《再会长江》更新了。但是这份欣喜在第9集进展到一半时戛然而止,因为导演说“这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集了”。突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第一次在b站的纪录片页面点开它的画面。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对我而言充满吸引力。在那之后,我连续6天把已经更新的集数全部追完,之后便进入了漫长且痛苦的追更过程。现在它完结了,窗外一片生机。

再会长江: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拍摄《再会长江》的动机并不深奥,因为十年前导演任职于NHK电视台时拍摄过《长江天地大纪行》。十年后,长江变成了什么样,十年前在纪录片里出镜的人怎么样了?提出这样的问题乃人之常情。不普通的,是导演和团队的行动力,他们再一次踏上了世界第三极,开启了6300多公里的追寻之旅。

  我想对于观看过这部纪录片的观众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第2集。10年前抱着小羊等待和游客拍照的茨姆真的完成了她的梦想,她开办了民宿,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不再怯懦,成为了闪闪发光的大人。这一切都是世俗语境下事件最好的发展状态,满足了大众潜在的主流期待。刚刚看完第9集,不得不说,导演请茨姆到南京游玩是非常明智的。如果说十年前,节目组带茨姆去上海是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一次茨姆到南京是使她的事业再上一层楼的阶梯。她在南京的民宿里沉浸式地录像,学习扫码点单的技巧,念念不忘婚礼场景的布置与安排。我相信行动力那么强的茨姆在回到香格里拉后,会更加积极地改造自己的民宿,吸引更多的客源。

  茨姆的故事宛如奇迹,重庆棒棒的故事则让人无比心酸。我不忍往下看,我相信大巴车司机与棒棒的冲突不止会发生影片中记录的那一次,也许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次。棒棒是托起重庆发展的生力军。他们长期被酷烈的太阳直射,用一根棒棒和单薄的双肩扛起大于自己体重的货物,古铜色的皮肤和凸显的青筋是他们的勋章。历史在发展,可能他们有朝一日也会被完全取代,但是无论如何,以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都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他们年纪大了,背驼了,说的重庆方言越来越少的人才能听懂了,可是这都不是他们被欺负、被羞辱的理由。

  第8集一天四次给江豚喂食的丁师傅也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他十年前就在给江豚喂食,十年后,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两次拍摄的画面重合,除了衣着,他似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除了喂食,丁师傅还要关注江豚的排便情况,以此为依据向科学家反映它们的生理状况。在导演询问丁师傅能够坚守那么久的原因时,他的回答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一遍遍重复,不希望江豚步白鱀豚的后尘。那么平凡的话语却让人肃然起敬,我无意把丁师傅拔高,但在我这个空洞的理想主义者看来,丁师傅是真正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责任不宣于口却在心。他是普通的中国人却又如此伟大。导演与丁师傅同时喂食时,江豚纷纷游到了丁师傅一边,去吃他手里的鱼。人和江豚是两个物种,《众神之地》里提出了十分不易回答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尚且有摩擦,人和白海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怎么才能真正地沟通呢”,或许在丁师傅看来,他和江豚是可以沟通的吧,是靠时间的积淀和捧出的一颗真心。

  如果用词语来概括《再会长江》,我会选择“神奇”和“真诚”。十年前在江岸遇到的人还能再遇到,而且大家彼此还都记得,呈现在镜头前的激动与感慨做不了假。虽然我没有像导演一样全程行走过6300多公里的长江,但跟随者他的镜头,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母亲河的伟大。第9集里茨姆伸手去感受长江水,导演在一旁说“这里也有从沱沱河流过来的一滴”。我认为这个场景是全剧最棒的,从源头到入海,从涓涓细流到宽阔江面,长江始终在奔腾,正如长江两岸人们的生活,蒸蒸向上,奋斗不息。同样还是在第9集,导演真情流露“我真心地喜欢中国和中国人”,所以我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了中国人的圈子里。在这个系列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真诚。大家都在弹幕里开玩笑说,采访不是导演的工作,蹭饭才是。但是不要忘记吃饭是最家常最具烟火气的行为,能够接受外来的团队在自己家里吃饭,如果不是真正从内心接受是无法做到的,必然是感受到了对方释放出的善意才愿意施与同样的善意。如此,屏幕前像我一样的观众又怎会不受到触动?

  10年了,长江的生态变好了,人们依然在热气腾腾地生活,导演通过镜头呈现出的人本主义还在,这一切都令人欣喜。那么10年之后呢?就让我们相约2031年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