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唱得好不如故事惨(2)

时间:2012-08-13来源:腾讯娱乐 作者:腾讯娱乐 点击:

 
   好好唱歌很容易被埋没,苦情故事可以增加话题和爆点,例如某些生病的选手带病参加,就会引起是先比赛还是先治病的讨论。而且越惨就越值得讨论,镜头多曝光高,矛盾和争执最容易增加收视率,所以,选手们果断不能幸福。
 
原因三:牢牢抓住目标观众 轻松博其同情
 
   作为我国收视的主力,中老年和家庭妇女是强劲的队伍,她们也是相当有同情心的一群人,因此要打动在电视机前面的观众,首先要打动她们。悲催的经历,煽情的配乐,MV里娓娓道来选手的苦逼背景,这完全就是为她们量身定做的故事。
 
最后,当然是因为人人都爱“屌丝逆袭”的故事
 
   说到底,这些煽情苦逼出现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人都爱屌丝逆袭的故事。谁要看大侠统治武林,只想看小人物逆天上位;谁要看白雪公主嫁给富二代,当然最好是灰姑娘才可以嫁给王子。因此在节目上入选晋级的都算成功人士,如果装备了一个华丽的出身,那真是天理何存。因此节目投其所好,宁可给选手作假身份,也不要让人看见真实的一面。

评委都看不下去:别说自己可怜


 
   这种比苦煽情的节目,让人想到周星驰那句“谁比我更惨”,似乎最惨就可以拿第一名一样,你都不知道在看“好声音”还是“好悲惨”。这套已经玩了七年的把戏,导演们还是乐此不疲,遗憾的是从七年前观众们还认真的流下眼泪,到今时今日已经开始人肉打假,杀了诸位煽情派个措手不及。而选秀节目的另一“主角”——评委,也对这种比惨、比苦模式颇有微词。


三位“选秀评委新秀”都不喜欢选手节目上说家史、比悲惨。蔡国庆更直言:故事都是设计的。

蔡国庆:故事编得好不好都成评选标准了

   蔡国庆做客网络脱口秀谈起近几年当选秀评委的经历,“故事编得好不好,迫不得已成为评选标准,这都成惯例了”。
 
   父亲病故、亲戚重病治不好、孩子残疾、媳妇跟人跑了,选手编的故事五花八门。蔡国庆说他了解内幕,“首先是节目组设计,现在栏目都是拿钱砸出来的,拼收视率都疯了。”蔡国庆认为现在选秀就爱拼故事、拼眼泪,关键是观众还真信。比如蔡国庆的姑姑在家看节目时,无论蔡国庆怎么说“别信”,姑姑还是会哭。“就有那么一批中年妇女相信选秀里的故事,太要命了。要是谁因为悲惨的故事而没选上,那可不得了。”
 
那英:别在台上说自己多可怜
 
   因为《好声音》人气暴涨的那英鲜有担任选秀节目评委,性格直率的她并不认同选手煽情:“我开始参加节目有点顾虑,怕选手都去“痛说革命家史”、强调家境不好。反正我是来找好声音的,所以不想听学员们站到台上说‘我多可怜’,‘我多苦’,‘我吃不上饭’,我觉得这跟唱歌本身没关系,跟是不是好声音也没关系。”
 
倪萍:煽情对别人不公平
 
   被称为“主持界的煽情高手”的倪萍,在对待选手时却态度完全不一样。此前她坐阵某大型选秀节目,每当选手玩煽情说身世,哪怕现场泪流满面,倪萍都会毫不客气地按下红灯,表示对煽情的不认同、不接受。她不无深意地告诉选手:“我们今天这个大赛,是为选拔好的主持人,你个人的事情属于你自己,跟大赛无关,希望选手们不要拿自己的事情到舞台上来说。这对其他选手不公平。”

死守着一条道,只能走到黑


 
   如果说苦情的故事是杀鸡取卵,那么杀了七年依然流行,说明苦情的市场还是在的。但是苦情再怎么感天动地,也有审美疲劳的一天,造假的苦情故事更让人恶心,直接让观众怀疑一切励志苦情的选手经历是不是真的。参见几年各个选秀节目播出后24小时内就被挖出的八卦。是的,观众已经不是七年前那样“单纯”,口味开始慢慢进阶、发生变化,一味的煽情和比苦更容易引来质疑,赢得的关注也无法长久。
 
   这就如同N年前人们为“pk”疯狂、为“晋级”熬夜,但到了2012,一个叫做《好声音》的节目没有靠新颖的形式杀出了重围。
 
   创新和创意是节目制胜的关键,若有了这样好的内核,那么背后的故事,自然有人去挖掘。祝各位选手早日脱离“苦海”。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