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大秦帝国》观剧杂谈

时间:2012-06-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雨润心晴 点击:

    所谓杂谈,信马由缰,想到哪写到哪是也。

坦白说,春秋战国乃至秦代之历史,于我而言,所知原本极为有限,也并无什么特殊感情,之所以会关注这部剧,皆源于两三年前朋友对该剧原著小说的推荐。正史我既不熟,原著亦才刚开始拜读,故而虚构也好,杜撰也罢,在此无意探究,只谈电视。
  
  其一:人治与法治,兼谈历史剧的现实意义
  
  ——不能变?
  ——法立如山!
  ——不能缓?
  ——法贵时效!
  ——不能减?
  ——减刑溃法!
  ——不能特赦?
  ——法外无恩!
  这是渭水大刑之前,孝公和卫鞅的对话,斩钉截铁,字字千钧。还有很多很多的经典辨析,引人深思。这些,仅仅是为表现两千多年前的那段历史吗?显然不是,头脑清醒之人都该知道历史剧乃至历史小说,与真实历史都是绝不能混为一谈的。对于真实历史,可以有多种解读,而将其再现于文艺作品,则往往会加入一些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为此可以对历史事件加以虚构挪移,对人物加以夸大或扭曲,都不足为奇,也是可以被允许的,典型例子便如《三国演义》。而《大秦》对商鞅变法做这样的大力渲染,想来自然也不会仅仅是为了给历史上被司马迁同学批为刻薄寡恩的商鞅同学平反,在我看来,拔高商鞅,目的无非是借古喻今,借他之口,宣扬法治精神,陈说人治之害罢了。而这种法治精神,且不说在当时的真实历史上是否存在过,纵然时至今日,也没有这种如此深彻的法治,以人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依然存在,某只身在公职单位,对此更是深有所感,比如政令法规模糊,执法尺度不一,领导发言至上,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借古讽今的意图,在该剧中是极其明显的,也正因此,我很怀疑,这部片子能否在主流电视台上广为播出。纵观近年大受好评的主流热播历史剧,都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如《雍正王朝》之于当时的吏治整顿,如《汉武大帝》之于汉文化的复兴,而这些片子,都是得到国家主流媒体的大力支持的。《大秦》能否得到这种支持,尚在未知之数。不管怎么说,电视剧终究只是电视剧,我们也不能寄望于通过一部电视剧能改变什么。
  
  还有一点,剧中所展现的这种以法至高的精神,对人治的批判,几乎是对以往所有历史剧古装剧的无情讽刺,比如孝公临终前留下数道密诏,拳拳之心尽在指望自己身后能保卫鞅周全,类似这种先君密诏情节在各种历史剧古装剧中可谓比比皆是,往往是为了表现这些君王的未雨绸缪之英明,然而在这里,这些布置密诏却被卫鞅一一收回销毁,其理由是,“你有密诏,他有密诏,谁想抗命就抗命,国法何在,安定何在?”还有许许多多的片子,不遗余力的表现某某君主如何如何的英明神武,臣子都是愚蠢或者狡诈的,只有君主能洞悉一切,而这里,依然是借商鞅之口,说出了“国治,断民王,断臣强,断君亡”这样的话,是说,国家事务,是非若能由民众判断,则国家可以称王于世,若能由群臣决断,国家也可强盛,若只能由国君一人裁断,则离亡国不远矣。而剧中所展现的孝公作为一国之君的博大胸怀,与卫鞅这一大权臣之间的那种坚定不移的信任,更是令人感慨,相比之下,那些大肆宣扬诸如“皇上的心意便是最大的国家典制”云云,处处充斥着揣摸上意与勾心斗角,大肆渲染帝王之术平衡之道的宫廷剧,实在是天渊之别,可惜,就是这些东西,却每每在主流媒体上大行其道。
  
  其二:人物与演员
  
  秦孝公嬴渠梁,这是全剧之中我最喜爱的人物。有朋友说,自古以来,秦孝公一直只是隐藏在商鞅变法背后的一个模糊的影子,的确如此,只要是学过中学历史,都知道“商鞅变法”,然而对于变法背后的秦孝公,却是知之甚少。这部片子,终于将这个背后的影子推倒了前台,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国君。少入军旅,上马可于三军之中生擒敌方主帅;危难之中继任为君,他可以忍辱负重,以求休养生息,血书国耻以奋发图强,继而以博大胸怀广招天下贤士以共图大业。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用人不疑,他身上集中了太多太多令人沉迷的品质。一般而言,太过完美的人物,往往会给人以高大全、假大空的感觉,然而这里,这个秦孝公,却完全没有给我这种感觉,事实上,我更愿意直呼他的名字——嬴渠梁。也许这多少要归功于他的饰演者,侯勇。对侯勇得了解,除了大秦,仅限于记忆中多年前的一部《大染坊》,然而也是极其喜爱的片子。他的表演,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这个人物的真诚。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剧中的孝公却无数次的落泪,有时候甚至只为一曲民谣。然而你决不会产生如刘备过江哭民的那种假惺惺的感觉,只因他的泪,不是流给别人看的。他的眼睛里,有着那样深沉的苦痛,又有着山岳般的沉着和坚毅。正如剧中台词,“公如青山”,那是怎样一种气场啊!他站在那里,就像山一样,让人仰望,让人倚赖,让人安心,更让阴暗小人不敢稍有异动。这个人物,实在是被侯勇演得太好了,让人想不花痴都难!
  
  然后说卫鞅,这个同样是全剧重中之重的人物。个人感觉,角色尚可,表演欠佳(这个问题已经有过很多争论,我不想跟人争,所以我说的是我“个人感觉”,青菜萝卜尚且各有所好,何况是一个演员,所以想要骂人想要扣帽子想要诛心的就免了,如果观点不合,敬请高抬贵步绕道便是)。王志飞,也是我所不了解的演员,看他的卫鞅,尤其是前期,常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中年以后颇为好转。就人物角色而言,剧中极力刻画的,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所谓“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良臣,力行变法不顾自身安危的改革家。可惜王的表演,恕我不敢恭维。
  
  公子嬴虔,受刑之前,他是一个可爱的深明大义的粗汉子。身为献公长子,掌握着实权,面对一众老世族的拥戴,能不为所动,坚决支持弟弟继位,仅此一点,何其难得。看惯了兄弟相残的宫廷斗争剧,骤然见到这样的兄弟同心,反而颇不习惯,以至于总要担心他会变。可是他没有。他深知自己没有弟弟的才能谋略,但他并不嫉妒,而是全力的支持和信任。孝公说要变法,变法是什么,当时的他并不完全明白,但他明白一点,只要是对秦国有好处,只要是能富国强兵,他做什么都可以,于是他让出了国君以下最高的实权职位。而后不幸受太子之累,为稳定乱局,甘受劓刑之辱,然而,这一刀,也终结了那个明朗的汉子。他把自己囚禁起来,自绝于世,仇恨却使他清醒。孝公死后他复出鼓动嬴驷除掉卫鞅,虽为私仇,却也不忘大局,他坦荡依然,我力主杀他,是为私恨,但为根除复辟势力,他也必须死,这是大局。很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