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说说我们是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时间:2015-06-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走过人间千百回 点击:
  “教育”应是时下人们比较关注也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也许本身水平有限,不足以在此高谈阔论些什么,纯粹发表一下个人见解,但愿不会是无稽之谈,也希望能与更多的人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事例一:
  
  一亲戚家里,小孩一岁多,是儿子,很顽皮,整天在家里翻箱倒柜,弄得乱七八糟。父母上班,孩子多由其外公外婆带。有一次母亲早上逗小孩玩得开心,忽然小孩耍起脾气来,其忽地用力一把把小孩推开,转身而去,还忍不住抱怨责骂上几句。小孩摔倒在地啼哭不停,外婆赶忙扶起,又是哄又是抱,这才把小家伙稳住,其母可是不见一点心疼与悔疚之心。
  
  在面对来自工作生活种种的压力,年轻的父母们不知几人有那份耐心与闲情带小孩,无一不多是小孩乖的时候就有心情抱来玩玩逗逗,满足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自豪感与虚荣心。不乖的时候,心烦得要命,巴不得快点走开,哪还有心情理会。只有老人才会有这种耐心替年轻人收拾这残局,也只有在他们眼中才会把下一代看得比自己重要。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做父母挺自私的(在小孩未完全懂事之时)甚至可以说是过分,仿如把小孩当作自己取乐的工具一般,心情好时拿来一用,心情不好扔一边去,孩子无形中就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物品。
  
  事例二:
  
  一朋友,丈夫上班,逢周末才难得回来一聚,平时就是她自己带着小孩在家过日子。那次偶尔到她那去,见证了她是如何照料对待自己孩子的全过程。
  
  小家伙是个女儿,可绝对不逊色于男孩,甚至比男生还要跳皮捣蛋。已经两岁多了,喂她吃一顿饭还要母亲追着跑来跑去,吃上一个钟都还未吃完,饭早已凉。房间里的东西也是看什么动什么,刚刚收拾好的东西一下子又被她“恢复”过来,其母甚是生气。带她到外面吃饭更是麻烦,坐不定,在饭店餐厅里到处跑,乱拿东西,人见人畏。走在外面得精神高度绷紧,时刻提防走失。别人都说她这小孩顽皮得过分,朋友为此很是心烦,自然没多少好脾气。在那的一天时间里我就看她无数次责骂与打小孩(当然不是真用力),小孩自是哭闹,但又还要跟着她,缠着她。我有点看不过去,便说着小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哪个小孩不是这样,天真活泼一点也是好事呀。朋友却给我讲起另一件事,有一次小孩让她实在生气便拿衣架打她,过后才发觉身上竟是起了一条条疤痕。可能下手重了点,从那以后她就再也不敢动真格打她了。想必她也有点后悔了,毕竟自己的孩子,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朋友,其实也不容易,爱人不在身边,自己独守空房,女儿就是唯一的寄托。心情不好,有时难免会把气发在孩子身上,这是许多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
  
  这事让我联想起曾经一位朋友说过的一句话,那时是在工作之余谈及及生育问题,我忍不住发出有了小孩也挺麻烦不好带的感慨,朋友却说道,小孩子不懂事难免会有任性顽皮的时候,很正常,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他说有时候小孩虽然会让你头痛心烦,但也因此可以给家里平添许多乐趣。朋友已经结婚,小孩也有两三岁多,他说这话的时候,不像有的年轻父母那样只会一味抱怨带孩子的麻烦,把责任尽往孩子身上推,而是脸上洋溢着一种淡淡的满足与幸福感。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的父母在面对小孩的无理取闹时会有他这般开阔的胸怀,这么一种可以说是纵容以及引以为荣的心态,不嫌是一种负担累赘都已不错了。有的则更甚,自己在工作生活受了气或者感情出了问题,心情不好就发泄在孩子身上。小孩是多么的无辜,无缘无故就成了替罪羊。
  
  说得多好的一句话,我们小时候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想当初父母带我们又谈何容易?而现在我们在面对我们的下一代,面对自己的“翻版”,怎就不能多一点耐心与包容?中国有句话叫“不知者不为罪”,小孩不懂事,做错任何事情得罪任何人都是可以谅解的,你根本就没理由去指责与批评和抱怨些什么。何况,小孩子的童真与稚趣才是最可贵与最值珍惜,为什么不尝试换另一种眼光和心态来看待?也许在带小孩的问题上会轻松许多。而假如你真没这份耐心,在生育问题上就应慎重考虑了,任何事情肯定是需要代价的。小孩不是我们取乐的工具,更不是我们发泄的替代品。
  
  事例三:
  
  公交车上,一个打扮很是高贵时髦的中年妇女,看样子应是有钱人家之妇。身边坐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是她女儿,也是一身高贵不俗的打扮,一眼看去就给人一种聪明伶俐的感觉。我坐她们对面,听到女孩经常向她母亲提问各种问题,她母亲却像是没听见,一脸漠然的神色,爱理不理的样子。女孩脸上显示出颇为扫兴失望的神情,却也不敢多开口,大概平时她对她母亲都有种敬畏的感觉。
  
  那时我就想,作为一个母亲,在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应是尽量热情解答与满足才是,这样才不会挫失他们求知的热情,怎会这般不冷不热?而且从她们的着装来看应是在一个富贵之家,应不需为生活发愁,怎会让她这么没心情?那时,我心中甚是疑虑,直至许久后才偶然找到答案。
  
  一直以为,女人有了小孩之后,就可以取代一切,包括爱情,其实是大错特错。虽然小孩在女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在一个女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还是一份“真情”的寻觅,一份真爱的呵护。小孩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冲淡女人这方面的渴望,但不代表就没有了,只是放在心底里。于是,在某些时候,当女人在情感上过于空虚的时候,小孩则根本起不了角色的作用;于是,可以对先前那女人的行为有所理解。
  
  当她获得了无尽的荣华富贵与鲜花掌声时,可未必就是她身为一个女人所真正找寻的幸福所在,而守护一个有钱的家庭远远比经营一个贫穷的家庭更要困难,你必须得作出相应的牺牲,对于爱人在外面的各种胡作非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试问这个时候女人心中还有多少自豪与满足感。在女人一生的生涯中,感情绝对是任何东西都无可替代的,包括金钱,包括小孩。
  
  事例四:
  
  租房邻居家刚生下一小孩,才半岁多,经常让她才十多岁大的女儿抱着哄着,只是饿了的时候抱过来喂一下奶,仿如喂奶的工具。她自己做什么呢?天天和别人泡在麻将桌上,赌钱。一种说不出的难过,小孩成了我们的什么?
  
  许多父母以为把小孩生下来就可以了,或者纯粹就是满足父母抱孙的愿望,生下之后多是不怎么理会,或干脆把小孩扔给长辈,自己消遥或浪漫去了,乐得一身轻松,这样倒真验证了“女人只是一个生育工具”的说法。看看身边年轻的父母有几人是手把手地带着小孩长大,教他走路、说话、识字、学习。当然为了生活,未必人人都有时间和那条件这样做,但即使在有条件的家庭里也不多见。年轻人的心永远都不想受过多牵绊,小孩也不会成为收住他们心的最佳理由。
  
  把小孩交给老人带其实是有很多弊端的,首先老人不爱讲究,在卫生饮食方面过不了关;其次,老人身体不好,带小孩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事情做得未够全面;再则,老人把小孩当宝,出于一种溺爱之心必会使其养成许多不良习惯,日后难以更改;还有,老人年纪大了,难免会犯糊涂,一个疏忽大意便有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过错;而且,老人知识水平有限,你想其能够教育好孩子学习成长基本是不可能的。说这些不是有意贬低与排斥老人,而是这是事实,相信人们也有所体会。记得以前在家里,听到大人们说着某某小孩念小学无心学习老是逃课,还到处偷东西,常有人到学校里投诉他,老师也曾多次教导,可就是没用,小小年纪成了一个如社会上混的小人物。可能全怪小孩吗?其父母双双出外打工,没人管教,爷爷奶奶都上了年纪,不会管也管不了。在一个缺乏亲情温暖与教导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就不足为怪了。看看那些年纪小小就走上了《超级女声》《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的小孩,我们在羡慕别人孩子成龙成凤时,可曾知道别人父母又是付出了多少辛酸与汗水的栽培才换来今天这辉煌的成就?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不是一般的过,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最好就是自己亲自带他与教育他,效果肯定会好很多。当然,这是需要劳动付出,一种长久而且辛苦的工作,不是一朝半夕的事情。而你是愿意短暂的享受换来日后一辈子的操劳,还是愿意暂时的辛苦换来日后的好过,就看你自己心中的意愿了。记得曾在某书上看过,教育小孩最重要的是在1——3岁这个阶段,因为小孩的思维逐渐形成和懂事,这个时候你向其适当灌输一些做人的道理很容易让他耳濡目染,养成一些良好习性,或者说对他的人生起一个决定性作用。可惜的是,这段时间是小孩最难带的时候,父母往往避而观之,让长辈们理会,就错过了教育的最好时机,是永远也不可能弥补过来。
  
  事实上,生小孩容易养小孩难,诞生一条生命是要对其负责的。我们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生育,也不是为了老有所养而生育,而是为了这条生命能更好地生活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不能给他一个好的生活条件,不能很好地教育他,那和养一头动物有什么区别,除了吃喝长大。看看身边那些有钱人,每天为生活忙得不可开交,有几人会抽时间来管教孩子,关心一下孩子的成长。有的就仗着自身家庭条件在外跟人学坏,走上邪路,父母还蒙在股里,等发现时已太迟。这些可以说少不了有父母的过错,因生活忙碌就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在关键时期没能加以正确引导与教育,才容易让社会上一些不良习俗渗入其脑海,走上不归路。这也有点像爱情,总想着拿更多的金钱来填补,可等你赚得钱来的时候却失去了一些更加可贵的东西,并且永远也无可挽回。
  
  其实我们之所以这么辛苦任劳任怨,除了父母亲人爱人,不就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让他们以后过得好一点,做父母是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伤害,可假如我们付出的这些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这个时候你会怎么想?所做一切都是前功尽弃!教育孩子重要的是要找对方法,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错误的方法大量的运用只会错得更离谱,离本意越走越远。
  
  在要不要小孩的问题上,父母也多是从自己利益角度出发来想问题,感觉是有点自私的。我们忘了那也是一条生命,将来会有他自己的思维能力与思想感情,永远也不可能附属于我们。父母充其量只能是给予一些建议和见解,却不可能完全取代孩子来选择,更不可能从我们手中安排与决定他们的人生之路,这是必然的。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永远都是走极端,要么过于关注溺爱把小孩宠坏,要么就是过于忽略与放纵,让小孩自生自灭的那种。有的甚至一权专制,喊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口号以暴力手段来教育孩子,往往适得其反,更加重孩子叛逆的心理。
  
  一般来说,人们多是对于孩子过于宠爱而种下各种苦恼的源泉,像以上事例一和事例二其实都是自己找来的,假如一开始你能让小孩不养成这些不良习惯,你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么的辛苦。看看大人们一看到小孩啼哭就紧张得不得了,赶紧就是过去抱。不要以为小孩不懂事,其实潜意识底下思想的萌芽状态会让他明白许多事情,他会想一哭就有人抱,出于一种小孩都渴望被大人亲近的感觉,总想让人来抱就总会以哭来换取这一“优惠”。尤其是他想要什么你不给他一哭你就给了,他会想只要一哭就可以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就会纵着他,于是下次还要闹得更厉害一点。当他无理取闹的时候,你不给他一点“颜色”(相对的)看看,他会想反正你不会有什么反应,下次心安理得地继续。当然,在小孩的思维里也许还不会想得这么周全与复杂,但他绝对是可以感知到的。只要一开始你能“狠心”一点,不要让他养成这种种环习性,以后他也会自己慢慢适应一种好习惯,并不断维持下去。而假如一旦让其成为习惯,要想更改过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习惯,就是这么一样可怕的东西,让人难以摆脱,这也如我们对某个人产生了习惯也就难以远离一样。事实上小孩哭一下又会怎样,父母就那么心急担忧?小孩哭累了闹够了自然就会睡着了,就如大人一样,唱独角戏总不可能唱长久,除非你在一旁助长“气氛”,你不怕日后麻烦或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尽可煸风点火。
  
  记得以前在校念书时听同学说到班上某老师对小孩的教育情况,说她即使小孩跌倒在地啼哭不停也不会去扶一下,而让她哭够了自己爬起来。你会说这母亲狠心吗?这才是一个母亲真正的爱也最伟大的爱!不用说作为母亲肯定都心疼,没有谁是冷血动物,可为什么不去扶呢?是为小孩未来的成长着想,让其从小养成一种独立自强,以后出到社会才容易适应和生存下来。不知道有多少父母会有一点这样的“狠心”,多是把小孩当宝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样样亲力亲为,结果到最后当他长大远离父母身边时却是摔跤摔得更厉害,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曾在某杂志上看过一文说某女大学生第一次离家进入校门却是连衣服都不会洗,因在家平时都是父母代洗,实在是可笑又可悲。还有很多在家是娇娇子娇娇女离开父母的怀抱与搀扶就无法生存的例子,这都反映了什么,父母的爱有时就是害。
  
  还记得曾在某报刊上所说某母亲著的一本关于自己如何教育先天性失明女儿的故事,书籍一出版,很是轰动。其中说到这么一个片段,因为自卑,当女儿渐渐懂事之后,在生活遇到各种麻烦困难时,女儿无数次常会想到要退缩,甚至想过走绝路,其母亲为了断绝孩子心中这种念头,用一个枕头故意紧紧捂住其女儿的口鼻,让其喘不过气来,当生命越来越遭受难以承受之痛苦时,女儿拼命反抗,挣扎,母亲依旧不松手,两人都出了一身汗,直到最后关键时刻两人都瘫倒在地,才是松手。女儿流泪了,母亲也流泪了。女儿的泪是在得知死亡的痛苦之后对生命唤发出由衷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母亲的颇不理解,母亲的泪则是一种心疼、歉疚、难过与无可奈何,那里面都是一种亲情的浓缩。从那以后,女儿再也不轻言放弃生命了。不知别人看到这会持一种什么态度,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方法,因为也只有在亲身体会过死亡的恐惧之后才会坚决杜绝掉这种念头,否则人在未尝试过之前永远都会有一种跃跃欲试之心,永远都有可能不经意间再度重蹈覆辙。这位母亲是费尽多少心思才想出这么一个方法来激励孩子生存的斗志啊,实在是可嘉可颂。如果说上面母亲的所作所为人们已经认为狠心无法做到,那么该母亲的行为想必更是天下无二。
  
  有句话说得对,打是亲骂是爱,有时候对孩子狠心绝情一点,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大最深的爱。中国的父母如果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能学一下这两位母亲,想必孩子不成才都难。遗憾的是,人们多是陷入一个溺爱孩子的误区,反而更加耽误孩子的成长。我很是佩服日本人的教育手法,他们的宗旨重在培养小孩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能力,更多强调的是实践,而不像中国的教育多强调一些书面上的内容形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会自发地组织孩子们到野外活动,进行探险,不允许有亲人陪同,依靠自己双手求得生存。孩子在各种实践中得到学习成长,于他们长大后步入社会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
  
  谁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军国主义很强的国家,是那种为了祖国利益可以抛生与死毫不犹豫毫无怨言的那种,这是与他们国家的教育分不开的。因为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么一种国强家盛,国家的兴衰荣辱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概念,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身上神圣的使命所在而甘愿为实现这种愿望付出一切,而他们对于孩子从小到大的磨练更在另一方面推动了这方面的进展,这也大概可成为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强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理由之一吧。
  
  的确,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一个国家对下一代的关注程度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状况如何。在这些方面,感觉我们就远远做不到位,而目前人们对于教育的贬低与排斥,也导致教育的一种恶性循环。虽然我们也一直在倡导九年义务教育,可事实上并未曾落实到位,不是父母供读不起,而是社会给孩子们造成一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他们禁受不住诱惑产生一种向往之心,而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也让他们想要从书海中逃离出去。看看现在的许多孩子都是初中尚未念完有的甚至小学未毕业就逃学出外打工去了,水平能力都有限,自是少不了一番头破血流的比拼,也由此导致一些为了生活违规行为的出现。
  
  如今的打工一族也渐渐偏向年龄小龄化,以前十七八岁出来社会还说小,现在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的都已司空见惯不怪,这是一个潜在的危机所在。一代人没进过多少学堂,当他们成为父母,本身就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素质与修养,可想而知还能教出多好的孩子来。父母没有一定水准,肯定也多是不重视教育,导致下一代也没念多少书,当下一代再成为父母的时候,这种历史便又重演了。于是,一代接一代,便造就了这教育永远都跟不上去。记得曾看过一文,一个没念过书的村妇因小孩偷拿了家里的十块钱竟是用针把小孩的嘴巴给缝上。你可以想象,一个思想如此愚味的母亲,还能教出怎样好的孩子来?奇迹!
  
  中国的《三字经》里有一句很著名的成语:养不教,父(母)之过;教不听,儿之过。当我们,为人父母在责怪孩子的不是,抱怨孩子的不成才,恨铁不成钢时,是否应先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我们对孩子尽了应教育的责任了吗?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我们有没更多地从孩子自身角度利益出发想问题,还是只为自己的愿望?我们有没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有没静下心来聆听过他们的心声,还是一味强人所难?我们在为生活忙碌的同时可曾关心过孩子的成长,关注过他们的内心世界?!
  
  不要说没时间没条件,所有的一切都是借口,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做。其实孩子也一如我们的爱人一样,所需要的都不是过多物质上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关注。看看那些父母远离不在身边的孩子,性格无不多偏向于内向,与同龄人相处起来无形中就有了一种隔阂。父母在外总是寄各种各样的东西回去以作补偿,其实父母的问候和关心才最重要,也比任何东西都要来得有收效,而这些,我们都给予了吗?很奇怪,人总是双眼盯着前面一些渺不可及的东西翘首以待,可在身边随手可得可给予的却不屑于去拾取和给予。
  
  有句话叫“朽木不可雕”,感觉应更改一下,朽木其实也可雕,只要你手艺够精够准。引用到教育上来,任何人都不是与生俱来就能成大事,虽也有所谓天赋之分,但那充其量只是一个基础,就如一个习武之人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一样,如果没有后天的改造和努力,也不可能练得一身好武艺,同样的道理。为人父母,谁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是不可能,只要你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老师,就一定可以梦想成真。
  
  愿天底下的父母都能少为儿女操一份心,天底下的儿女都能有所作为,一份耢耘一份收获,春天的播种与耢耘必会在秋天收获丰硕的果实。真情融化真情感,人生总要走好,谁也莫叹人生苦与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