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失败者丧失志向,成功者苦练心智(8)

时间:2023-01-07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保蘅 点击:


    母亲的节俭在约翰·D·洛克菲勒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但是约翰·D·洛克菲勒却一直将节俭当做不乱花钱来理解,而对节俭的这一理解一直保持到上小学四年级之前。在小学四年级之后,约翰·D·洛克菲勒对节俭一词的理解不再是单纯的不乱花钱这么简单了。他对节俭的理解变成了——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花,不该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让它待在能够产生效益的地方。

    1851年夏天,12岁的约翰·D·洛克菲勒已经读完了小学三年级,过完这个暑假,他就要成为一名可以帮老师做实验的四年级学生了。可是,约翰·D·洛克菲勒做梦也不会想到,过完这个短暂而又美丽的暑假之后,他不但成为了一名四年级的学生,而且也是一个拥有同龄小朋友所不具有的财富智慧的人——约翰·D·洛克菲勒的母亲将儿子心中的“节俭”一词重新作了定义,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花,不该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让它待在能够产生效益的地方。而让12岁的约翰·D·洛克菲勒对节俭这一人类传统美德有了重新定义的诱因,却是来自“私房钱”,来自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房钱”。

    受母亲节俭的生活习惯的影响,约翰·D·洛克菲勒不论在上学前有家人看护时期还是在上学后没有家人看护时期,都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约翰·D·洛克菲勒自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将母亲给他的生活费中剩余的钱存了起来。直到约翰·D·洛克菲勒上小学三年级时,他就已经存了24·7美元。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社会,24·7美元可是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半个月的日常生活支出的。因此,12岁的约翰·D·洛克菲勒对自己手中的这一笔“巨款”可谓是分外珍惜,他每天早上上学离家的时候,都会将自己的钱袋子存放在储物间的第二根柱子下面的旧铁箱子里,并将钱袋子包裹在一团看似没用的破布中,每天放学后再将钱袋子放进自己的枕头里。12岁的约翰·D·洛克菲勒之所以每天将自己的钱袋子藏来藏去,并不是怕母亲知道后像一些爱钱的母亲一样很随便地就将这些钱“没收”,他是想等到这些钱存到30美元的时候去买一张火车票。因为12岁的约翰·D·洛克菲勒从出生到现在还从没有见到过小镇阳嘉以外的世界,于是,他开始梦想着去距离他家不远的大城市纽约转一转。

    然而,就在约翰·D·洛克菲勒攒够30美元的这个暑假,他由于晚上太热开着门窗睡觉受了点湿气,不幸感冒了。感冒后的约翰·D·洛克菲勒被母亲强制躺在床上休息,母亲也坐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做着一些琐碎的家务事,以方便随时照顾儿子。

    躺在床上的约翰·D·洛克菲勒没过多久就昏昏入睡了,由于感冒不舒服,他动不动就将身上的毯子弄掉在地上,而母亲只好随时注意正在休息的儿子,好在他身上的毯子滑落的时候帮他盖上,免得他再次着凉。

    就在约翰·D·洛克菲勒的母亲又一次将滑落在地上的毯子盖在儿子的身上的时候,她发现他的枕头特别鼓,为了让儿子睡得舒服一点,她便动手去抚平枕头上那块鼓起来的地方。而这却让约翰·D·洛克菲勒隐藏了三年多的秘密暴露了出来——枕头里竟然存了这么多钱。

    刚开始,面对儿子的这一大笔钱,约翰·D·洛克菲勒的母亲和所有的母亲一样,都怀疑儿子身上的钱来路不正。但是,约翰·D·洛克菲勒的母亲一直都很信任自己的儿子,所以在儿子详细解释了这24·7美元的来路之后,她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儿子。

    虽然约翰·D·洛克菲勒的母亲对儿子存钱感到非常高兴,但同时她也告诉儿子,像他这样只会存钱的节俭是存不了多少钱的。于是,母亲便教给了儿子另一种节俭的方法——不该花的每一分钱都要让它待在能够产生效益的地方。

    之后,约翰·D·洛克菲勒的母亲去市场上买来了一群小鸡仔,并将这些小鸡仔交给他来喂养。而买这些小鸡仔的8·2美元都是从约翰·D·洛克菲勒的存款中拿出来的。

    一开始,约翰·D·洛克菲勒对这些叽叽喳喳到处乱跑的小鸡仔一点也不感兴趣,但是这个一直很听母亲话的孩子还是按照母亲吩咐的去做了——每天按时喂养这些小鸡仔。12岁的约翰·D·洛克菲勒经常在喂完这些小鸡仔之后产生这样的念头——喂小鸡仔就是为了让不该花的每一分钱待在能够产生效益的地方。

    转眼间,约翰·D·洛克菲勒的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那群小鸡仔,已经是会下蛋的开始下蛋,会打鸣的开始打鸣了。于是,就在圣诞节快来临的时候,约翰·D·洛克菲勒的母亲带着儿子,将这一群鸡卖给了距离他们家不远的一家烤鸡店,拿回了20·3美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